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
看到没?建模的方式不一定是不变的。但是能流传下来的必定是符合规律应用的。
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
“奇恒之府”,是写《内经》之前,别的医书里的定义。
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差一个“心包”,五脏是五数,五腑也是五。
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
魄门即肛门,《内经》将其归属于大肠的功能。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藏魄,故名。从现象上看,魄门是糟粕的出口,故有人认为魄通“粕”,这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我们在讨论“神”的时候,知道魄属阴,阴成形,故魄与人的肢体运动及触觉有关。
魄为五神之一,所以魄门的启闭主要受心神的支配,此外,魄门与其余四脏也都有联系:肾开窍于二阴,因而魄门又为肾之窍,某些方面受肾的掌控;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之肃降,肝气之疏泄,都能影响魄门的开合;脾胃与大小肠同为“土脏”,脾胃之气的升降与魄门的开合更为直接。所以,魄门的启闭开合受五脏的支配,反过来又影响五脏六腑功能的正常发挥。
五脏“藏而不泻”,六腑“泻而不藏”,在维持脏腑藏泻功能协调统一的过程中,魄门发挥了特殊的作用。“水谷不得久藏”句,就寓有藏泻协调之义。水谷不能不藏,不藏则精微无以化,虽化亦必陷于下而使神气脱失;久藏则脏腑浊气填塞,使五脏气机紊乱,六腑壅塞不通,正如《类经》注云:“虽诸腑糟粕,固由其泻,而脏气升降,亦赖以调,故亦为五脏使。”
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
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恶于针石者,不可与言至巧。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矣。
所以前文有说:阳者,胃脘之阳。并且有二十五阳。
没什么好讲的,《内经》大部分篇章就是在构建人体的易学模型,需要整体而全面的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