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六十宙集·古方八阵\因阵
景岳全书
卷之六十宙集·古方八阵\因阵
作者:明·张介宾  |  字数:23211  |  更新时间:2023-01-02 19:06:16

  卷之六十宙集·古方八阵\因阵

  眼目方

  《原机》当归补血汤 治男妇亡血过多,以致睛珠疼痛,不能视物,羞明酸涩,眼光无力,眉骨太阳酸痛。

  当归 熟地黄(各二钱) 白芍药 牛膝 白术 生地黄 天门冬(各一钱) 川芎 防风 炙甘草(各五分)水二钟,煎八分,稍热服。如恶心不进食者,加生姜煎。

  益气聪明汤:治目中内障初起,视觉昏花,神水淡绿色或淡白色,久则不睹,渐变纯白,或视物成二等证,并治耳聋耳鸣。

  人参 黄 (各五钱) 升麻 葛根 炙甘草(各三钱) 芍药 黄柏(各二钱) 蔓荆子(钱半)

  上每服四、五钱,水二钟,煎一钟,临睡热服,五更再服。

  (东垣)蔓荆子汤:治劳倦饮食不节,内障眼病,此方如神。

  蔓荆子(二钱半) 人参 黄 (各一两) 炙甘草(八钱) 黄柏(酒拌炒四遍) 白芍药(各三钱)

  上 咀。每服四、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 ,临卧温服。

  益阴肾气丸:治足三阴亏损,虚火上炎,致目睛散大,视物不的,或昏花紧涩,作痛羞明,或卒见非常等证,其功与六味还少丹同类。

  熟地(二两,酒洗) 生地 归尾(酒洗) 丹皮 五味 山药 山茱萸 柴胡 茯苓 泽泻(各二钱半)炼蜜丸,桐子大,水飞朱砂为衣。每服五、七十丸,空心淡盐汤下。

  济阴地黄丸:治证同上。

  熟地(倍用) 山药 山茱萸 当归 枸杞 巴戟肉 麦冬 肉苁蓉 五味子 甘菊花(各等分)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白汤下。

  神效黄 汤:方在补阵。治目紧缩小,及羞明畏日,视物不明。

  《局方》明目地黄丸:治男妇肝肾俱虚,风邪所乘,热气上攻,翳障,目涩多泪。

  熟地黄 生地黄(各一斤) 牛膝(三两) 石斛 枳壳 杏仁(去皮尖,炒) 防风(各四两)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前盐汤下。

  《简易》加减驻景丸:治肝肾气虚,两目昏暗,视物不明。

  熟地 当归(各五两) 菟丝子(酒煮,八两) 枸杞 车前子(炒) 五味子(各二两) 楮实子川椒(炒,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食前温酒下。

  (东垣)滋阴地黄丸:治足三阴亏损,虚火上炎,致目睛散大,视物不的,或昏花紧涩,作痛羞明,兼眵多燥热赤烂者。一名干熟地黄丸。

  熟地(一两) 归身(酒制) 黄芩(各半两) 天冬(焙) 甘草(炙) 枳壳 柴胡 五味子(各三钱) 人参 地骨(各二钱) 黄连(三钱) 生地(酒洗,一两半)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食前茶汤下,日三服。

  (谦甫)还睛散:治翳膜遮睛,昏涩泪出,瘀血 肉攀睛。

  川芎 龙胆草 草决明 石决明 荆芥穗 甘菊花 茺蔚子 楮实子 白茯苓(各一两)白蒺藜(炒) 木贼 甘草(各七钱) 川椒(炒出汗,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日三服。忌一切鸡鱼浓味,及荞麦面热物。

  八味还睛散:治肝肺停留风热,翳膜遮睛,痛涩眵泪。

  白蒺藜(炒去刺) 防风 甘草 木贼 山栀仁(各七钱) 草决明(一两,炒) 青葙子(二钱半,炒) 蝉蜕(二钱)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食后麦门冬汤调服。

  还睛丸:治男妇风毒上攻,眼目肿痛,怕日羞明,多眵,陷涩难开,睑 红烂,瘀肉攀睛,或暴赤痛甚,又治偏正头风头痛,皆有奇效。

  白术 菟丝子(制) 青葙子 防风 羌活 白蒺藜(炒去刺) 密蒙花 木贼 炙甘草(等分)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细嚼,白汤送下,空心食前,日二服。

  《正传》祖传固本还睛丸:治远年一切目疾,内外翳膜遮睛,风弦烂眼,及老弱人目眵多糊,迎风冷泪,视物昏花等症,悉皆治之。

  天门冬(酒浸一宿,另研如泥) 麦门冬 生地黄(酒浸焙) 熟地黄(酒洗,各三两) 人参白茯苓 干山药 枸杞(各两半) 川牛膝(酒洗) 石斛(酒洗) 草决明(微炒) 杏仁(去皮另研) 枳壳(面炒黄) 菟丝子(酒浸煮) 甘菊花(用小金钱,各一两) 羚羊角(细锉取净末)乌犀角(锉用) 青葙子(微炒) 防风(去芦,各八钱) 五味子(焙干) 炙甘草 黄连(去须)白蒺藜(取仁) 川芎(各七钱)

  上为末,蜜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盐汤下。

  定志丸:方在补阵。治阳气不足,眼目不能近视。

  地芝丸 治目不能远视,但可近视,或并不能,乃阴气不足也,宜用此方。

  生地黄(四两) 天冬 枳壳(面炒) 甘菊花(各一两)炼蜜丸,桐子大。每服百丸,茶清或温酒下。

  (东垣)助阳和血汤:治眼发之后,犹有上热,白睛赤色,隐涩难开而多眵泪等证。

  黄 当归(酒洗) 柴胡 炙甘草 防风(各五分) 升麻(七分) 白芷(三分) 蔓荆子(二分)水煎热服。

  (东垣)芎辛散:治两眼风热,昼夜隐涩难开,羞明恶日,视物昏暗,赤肿而痛。

  细辛(二分) 芎 蔓荆子(各五分) 甘草 白芷(各一钱) 防风(一钱半)

  上 咀。水二盏,煎一盏,临卧温服。

  (东垣)明目细辛汤:治两目发赤微痛,羞明畏日,怯风,恶灯火,多眵隐涩,鼻塞流涕,津唾稠粘,大便微硬。

  细辛 麻黄 羌活 蔓荆子 防风 本 川芎 荆芥穗 白茯苓(各四分) 生地黄 归尾(各八分) 花椒(七粒)水二钟,煎八分,食后、临卧稍热服。

  决明夜光散:治眼目夜昏,虽有灯月亦不能视。

  石决明 夜明砂(各二钱) 猪肝(一两)

  上以药为末,乃将竹刀切肝为二片,铺药于内,合定,用麻皮缚之,以米泔水一碗,用砂锅煮至半碗,临卧连肝、连汁俱服之。

  石斛夜光丸:治神水散大,昏如雾露,眼前黑花,睹物成二,久而光不收敛,及内障瞳人淡白绿色。

  石斛(酒洗,五钱) 人参 生地 熟地(酒洗) 麦门冬 天门冬 白茯苓 防风 草决明黄连(酒炒,各一两) 羚羊角(镑) 犀角(镑) 川芎 炙甘草 枳壳(面炒) 青葙子(微炒)五味子(炒) 肉苁蓉(酒洗去鳞,炙,各五钱) 牛膝(酒洗) 白蒺藜(炒去刺) 菟丝子(制)家菊花 山药 杏仁 枸杞(各七钱)

  上为末,炼蜜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酒、盐汤任下。

  (东垣)泻热黄连汤:亦名黄连饮子。治眼暴发赤痛。

  黄连(酒炒) 黄芩(酒炒) 龙胆草 生地 柴胡(各一钱) 升麻(五分)水煎。于午前,或饭后热服。

  (东垣)黄芩黄连汤:治两眼血热赤痛。

  黄芩 黄连 草龙胆(俱各酒洗,炒) 生地(酒洗)

  上等分, 咀。每用五钱,水二盏,煎一盏,去 ,热服。

  (东垣)当归龙胆汤:治眼中白翳。

  归身 龙胆草(酒洗) 黄芩(酒炒) 黄柏(酒炒) 芍药(各八分) 黄 黄连 甘草(各五分) 防风 羌活 升麻 柴胡 五味子 石膏(各五分)水二盏,煎一盏,去 ,入酒少许。临卧热服。忌言语。

  芍药清肝散:方在寒阵。治赤脉贯晴,眵多 燥,紧涩羞明,脏腑秘结。

  蝉花散:治肝经风热,毒瓦斯上攻,眼目赤痛,及一切内外翳障。

  蝉蜕 甘菊花 谷精草 羌活 甘草(炒) 白蒺藜(炒) 草决明 栀子(炒) 防风 密蒙花 荆芥穗 木贼 川芎 蔓荆子 黄芩(各等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五味泻白散:治风热翳膜血筋,一切肺热外障。

  当归 生地 芍药 栀子 黄芩(各等分)每服三、五钱,为散,为汤任服。

  明目羊肝丸:治肝虚风热,冷泪赤涩,内外障眼。

  黄连(三两) 家菊花 龙胆草 石决明( ) 人参 当归 熟地 枸杞 麦冬 牛膝 青盐黄柏 柴胡 防风 羌活(各八钱) 肉桂(四钱) 羯羊肝(一具,烙干为末)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三、四十丸,温汤下。

  黄连羊肝丸:治前证。

  单用黄连一味,同羊肝俱为末,炼蜜丸服。《济生方》用生羊肝去筋膜,同黄连捣丸,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温水下。

  黄连天花粉丸:治两眼赤痛,眵多 燥,紧涩羞明,赤脉贯睛,脏腑秘结。

  黄连(酒炒) 天花粉 家菊花 川芎 薄荷叶 连翘(各一两) 黄芩 栀子(各四两) 黄柏(酒炒,六两)

  上为细末,滴水丸,梧子大;或用蜜丸。每服五、七十丸,或百丸,食后、临睡茶汤下。

  《局方》密蒙花散:治风气攻注,两眼昏暗,眵泪羞明,并暴赤肿翳障。

  密蒙花 羌活 白蒺藜(炒) 木贼 石决明(各一两) 甘菊(三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春雪膏:点赤眼。

  朴硝置豆腐上蒸之,待流下者,瓦器盛点之。

  玄明春雪膏:治时气热眼。

  玄明粉(半两) 月石(三钱) 冰片(三分)

  上乳无声,瓷罐密收,用时点二大 内。

  龙脑黄连膏:点赤热眼。

  龙脑(一钱) 黄连(去毛净,酒炒,八两)先锉黄连令碎,以水四碗贮砂锅内,入连煮至一大碗,滤去滓,入薄瓷碗内,重汤煮成膏半盏许,以龙脑为引,或用时旋入尤妙。

  立消膏:治浮翳宿障,雾膜遮晴。

  雪白盐(净器中生研如尘)

  上以大灯草蘸盐少许,轻手指定浮翳点上,凡三次即没,亦不疼痛。

  黄连甘石散:治眼眶破烂,畏日羞明。

  炉甘石(制,一斤) 黄连(四两) 龙脑(量加)先以黄连研极细,同甘石再研,俱用细绉纱筛过收贮。用时取一、二两加入龙脑,用井花水调如稠糊,临睡抹敷破烂处,不破烂者点眼内 ,勿使入眼珠内为妙。

  黄连人参膏:治目赤痒痛。

  宣黄连 人参(各五分或一钱)

  上切碎,用水一小钟同浸,饭锅蒸少顷,取出冷定,频点眼角自愈,或于临用时研入冰片少许更妙。一方但用人乳浸黄连频点 中,《抱朴子》云∶治目中百病。一方用黄连少加生白矾,以人乳浸蒸,点抹眼角大效。

  丹砂散:点治诸眼皆妙,此李时珍方也。

  硼砂 海螵蛸(去壳) 炉甘石(上好者, 淬童便七次,飞,各一两) 朱砂(五钱,用此则不粘)

  上为极细末,瓷瓶收贮。临用少加冰片研点极妙。

  清凉膏:治眼目赤肿不能开,痛闷,热泪如雨。

  生南星 脑荷叶(各半两) 荆芥 百药煎(如无,即用文蛤)

  上各三钱,为末,井水调成膏。点眼角上,自然清凉。

  《正传》光明丹:治一切风热上壅,两目赤肿涩痛,烂弦风眼,及内外翳障。

  制甘石(一两) 朱砂(一钱) 硼砂(二钱) 轻粉(五分) 冰片(三分) 麝香(一分)

  以上用乳钵研极细,收贮为君。如眼赤肿痛,加乳香、没药各五分;内外翳障,加珍珠五分,胆矾二分。烂弦风眼,加铜绿五分,黄丹五分;或以诸药合一,以治诸般眼疾。上各研为细末,并一处再研二日,用瓷器密收,勿令泄气,点、服绝妙。

  青火金针:治头风牙痛赤眼。

  火硝(一两) 青黛(一钱) 脑荷 川芎(各五分)

  上为细末。口噙冷水勿咽,用此药吹鼻。

  赤火金针:治赤眼头风冷泪,鼻塞耳鸣牙疼。

  火硝(一两) 川芎 雄黄 乳香 没药 石膏(各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二分;如前吹鼻,三次愈。

  吹鼻六神散 治眼目暴发赤肿,热泪昏涩,及头脑疼痛。

  焰硝(提净,五钱) 白芷 雄黄 乳香(制) 没药(制) 脑荷叶(各一钱)

  上为细末,瓷罐收贮。左吹左,右吹右,先令病患口含水吹之,其气上行,须臾觉效。

  头痛吹法亦然,或两鼻皆吹之。若久患眼疾者,不可吹。

  (东垣)点盐法:明目,去昏翳。大利老眼,得补法之良。

  用海盐(二斤,拣净),以百沸汤泡,滤取清汁,于银石器内熬取雪花白盐,瓷器盛贮。每早用一钱擦牙,以水漱口,用左右手指互以口内盐津细洗两眼大小 内,闭目良久,却用水洗面。能洞视千里,明目坚齿,极妙之法,苏东坡手录。目赤不明,昏花老眼,惟宜此法,大效。

  洗烂弦风赤眼方:一名万金膏。此药之效如神,人家所不可少,无目病则以施人,价廉功倍,济人甚大。

  文蛤 黄连(去毛净) 防风 荆芥穗(各五钱) 苦参(四钱) 铜绿(五分)

  上为极细末,外以薄荷煎汤丸,弹子大。临用时以热水化开,乘热洗眼,日三次。立愈神效。一方有当归、川芎各四钱。

  傅烂弦歌:

  烂弦百药煎为奇,研细汤澄 去之,熬作稀膏入轻粉,盐汤洗了敷之宜。

  搜风散:箍风热眼及肿痛。

  黄连 大黄 朴硝 黄丹(等分)

  上为末,以苦参煎汤,少加炼过白蜜,同调敷眼四弦,甚妙。

  拜堂散:敷风赤热眼,倒睫烂弦。

  五倍子不拘多少为末,蜜水调敷患处。

  汤泡散:治肝虚风热攻眼,赤肿羞明,渐生翳膜。

  杏仁 防风 黄连(去须) 赤芍药 归尾(各半两) 铜青(二钱) 薄荷叶(三钱)

  上锉散,每用三、四钱,沸汤泡。乘热先熏后洗,冷则再暖又洗,每日三、两次。一方加白盐少许,闭目沃洗,尤能散血。

  收泪散:治风泪不止。

  海螵蛸(五分) 冰片(少许) 绿炉甘石(一钱)

  上乳极细末,点大 角,泪即收,上二药以燥湿,片脑以辛散。

  去星凡胡椒、韭菜根、橘叶、菊叶之类,皆可杵烂为丸,用棉裹塞鼻中触之,过夜则星自下。

  眼目打伤青肿。

  以生半夏为末,水调涂之即愈。

  明目第一方:此方始于上阳子,以授鲁东门左丘明,杜子夏、左太冲,凡此诸贤皆有目疾,得此皆愈。夜省看书一,减思虑二,专内视三,简外视四,晨兴迟五,夜眠早六。

  凡此六事,熬以神火,下以气饮,蕴于胸中,纳诸方寸,修之一时,长服不已,非但明目,亦可延年。

  耳病方

  桂星散:治风闭耳聋。

  官桂 川芎 当归 石菖蒲 细辛 木通 木香 白蒺藜(炒去刺) 麻黄(去节) 甘草(炙,各一钱) 白芷梢 天南星(煨裂,各钱半)水二钟,葱白二根,紫苏五叶,姜五片,煎八分,食后服。一方加全蝎去毒一钱。

  《类方》复元通气散:治诸气闭涩耳聋,及腹痈、便痈、疮疽无头者,能止痛消肿。

  青皮 橘红(各四两) 甘草(炙,三寸) 连翘(一两)

  上为末。热酒调服一、二钱。

  补肾丸:治肾虚耳聋。

  巴戟(去心) 干姜(炮) 白芍药 山茱萸 人参 黄 当归 熟地黄 远志(制) 肉苁蓉(酒浸) 菟丝子(制) 蛇床子 牡丹皮 附子(炮) 石斛 细辛 泽泻 桂心 甘草(各二两) 石菖蒲(一两) 茯苓(半两) 防风(一两半) 羊肾(二枚)

  上为末,将羊肾用酒煮,研烂,仍加酒煮面糊丸,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空心盐酒送下。

  聪耳益气汤 治肾虚耳聋。

  黄 (一钱) 人参 炙甘草 当归(酒洗) 白术(各五分) 橘红 菖蒲 防风 荆芥(各三分)升麻 柴胡(各二分)

  上水煎服。

  肉苁蓉丸:方在补阵。治肾虚耳聋。

  耳明矾散:治脓耳。

  枯矾 龙骨(研,各二钱) 黄丹(飞,钱半) 干胭脂(七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先须以绵杖缠拭去脓,别用绵杖蘸药引入耳中。如无干胭脂,即以济宁油胭脂同枯矾拌擦如粉用之。又,红玉散∶止枯矾、干胭脂、麝香三味,等分用。一方∶单用枯矾,吹入即愈。

  耳流脓方:

  用菖蒲根水洗净,捣取汁,先以绵 将耳中脓水搅净,然后将蒲汁灌入荡洗数次,全愈最妙者。

  白龙散:治小儿肾热上冲于耳,生脓作痛,或因沐浴水入耳中,亦令作脓,谓之 耳,久而不愈则成聋。

  枯矾 黄丹 龙骨(各五分) 麝香(一分)

  上为极细末。先以绵杖子展尽耳内脓水,用药一字,分掺两耳,日二次。勿令风入。

  百虫入耳。

  用香油滴入耳中即出。《本事方》用白胶香烧烟熏耳中,暖即出。一方用葱涕灌入,活者即出。一法用生姜擦猫鼻,其尿自出,取尿滴入,虫即出。或以麻油滴耳则虫死。或以炒芝麻枕头,则虫亦出,但不若猫尿之捷也。

  蜈蚣入耳。

  用姜汁滴入,或韭汁、鸡冠血滴入俱好。

  暴聋灸法:

  用小苍术一块长七分,一头削尖,头截平,将尖头插入耳内,平头上用箸头大艾炷灸之,轻者七壮,重者十四壮,觉耳内有热气则效。

  又方∶用鸡心槟榔一个,将脐内剜一窝如钱眼大,实以麝香,坐于患耳内,上以艾炷灸之,不过二、三次即效。

  塞耳聋:

  用大蒜一瓣,一头剜一坑子,好巴豆一粒,去皮,慢火炮令极熟,入在蒜内,以新绵裹定塞耳中。

  龙脑膏:

  龙脑(一分) 椒目(五分) 杏仁(去皮,二分)

  上件捣研匀,绵裹枣核大,塞耳中,日二易之。

  杏仁膏:治耳中汁出,或痛或脓。

  上用杏仁炒令赤黑,研成膏,绵裹内耳中,日三、四度易之,或乱发裹塞之亦妙。

  一方治耳卒痛或水出,用杏仁炒焦为末,葱涎搜和为丸,以绵裹塞耳,又治耳聋兼有脓。

  通圣散:

  穿山甲(炙) 蝼蛄(各五分) 麝香(一分)

  上为细末,以葱涎和剂塞耳,或用少绵裹塞之,或用葱管盛药末塞耳中。

  通耳法:

  瓷石(用活者,如豆一块) 穿山甲(烧存性,为末,一字)

  上二味,用新绵裹塞患耳内,口中衔生铁少许,觉耳内如风雨声即愈。

  面鼻方

  《医林》川芎散:治风寒鼻塞。

  川芎 本 细辛 白芷 羌活 炙甘草(各一两) 苍术(米泔浸,五两)

  上咀。每服三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寸,煎服。

  《济生》辛夷散:治肺虚为四气所干,鼻内壅塞,涕出不已,或气不通,不闻香臭。

  辛夷 川芎 细辛 白芷 升麻 防风 羌活 本 炙甘草 木通(各等分) 一方有苍耳子(减半)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温肺散:治闭塞阳明鼻塞。

  升麻 黄 丁香(各一钱) 羌活 葛根 炙甘草 防风(各五分) 麻黄(不去节,二钱)水二钟,葱白二茎,煎八分,食远热服。

  《千金》细辛膏:治鼻塞脑冷,清涕常流。

  细辛 川芎 川椒 黑附子(炮,去皮脐) 干姜 吴茱萸(各二钱半) 桂心(三钱) 皂角屑(钱半)

  上将诸药用米醋浸过宿,次用猪脂二两熬油,入前药,煎附子色黄为度,以绵蘸药塞鼻中。

  《三因》苍耳散:治鼻流浊涕不止,名曰鼻渊。

  苍耳子(炒,二钱半) 辛夷仁 薄荷叶(各五钱) 白芷(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葱汤或茶清食后调下。

  神愈散:治风热在肺,鼻流浊涕,窒塞不通。

  细辛白芷与防风,羌活当归半夏芎,桔梗陈皮茯苓辈,十般等分锉和同,三钱薄荷姜煎服,气息调匀鼻贯通。

  醍醐散:治伤风鼻塞声重。

  细辛(半两) 川芎(一两) 薄荷(一两半) 川乌(炮,去皮脐) 白芷 甘草(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葱茶汤或薄荷汤下。

  《良方》防风汤:治鼻塞不闻香臭。

  防风 麻黄 官桂(各半两) 升麻 木通(各一两) 栀子(七枚) 石膏(三两)

  上 咀。每服水一盏,煎七分,空心温服。

  《宣明》防风汤:治鼻渊脑热渗下,浊涕不止,久而不已,必成衄血之证。

  防风(一两半) 人参 麦冬 炙甘草 川芎 黄芩(各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沸汤调服,食后,日三服。

  荆芥散:治肺风酒 鼻赤 。

  荆芥穗(四两) 防风 杏仁(去皮尖) 白蒺藜(炒,去刺) 僵蚕(炒) 炙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后茶清调下。

  《正传》脑漏秘方:祖传经验治鼻中时时流臭黄水,甚者脑亦时痛,俗名控脑砂,有虫食脑中。

  用丝瓜藤近根三、五尺许,烧存性,为细末,酒调服之即愈。

  《简易》黄白散:治鼻 、 肉、鼻痔等症。

  白矾 雄黄 细辛 瓜蒂(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以雄犬胆汁为剂,如枣核,塞鼻中。

  细辛散:治鼻 有 肉,不闻香臭。

  北细辛 瓜蒂(等分)

  上为末,棉裹如豆大,塞鼻中。

  《御药》菖蒲散:治鼻内窒塞不通,不得喘息。

  菖蒲 皂角(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钱,绵裹塞鼻中,仰卧片时。

  轻黄散:治鼻中 肉。

  轻粉 杏仁(去皮尖,各一钱) 雄黄(五钱) 麝香(少许)

  上四味,用乳钵先研杏仁如泥,后入雄、麝、轻粉同研极细,瓷盒收盖。每有患者,不拘远近,于卧用箸头蘸米粒许点 肉上,隔一日卧点一次,半月见效。

  雄黄散:治鼻 。

  雄黄(五分) 瓜蒂(二个) 绿矾(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末,吹入鼻中。

  千金 肉方:一名瓜丁散。

  瓜蒂 华阴细辛(等分)为末,绵包少许塞鼻中。

  简易 肉方:

  用枯白矾为末,以绵胭脂塞鼻中,数日肉随落。

  白矾散:治肺风酒 鼻等疾。

  白矾 硫黄 乳香(各等分)为末,绵裹擦之。或用茄汁调敷患处更妙。

  二神散:治赤鼻久不瘥。

  大黄 朴硝(等分)为末,津调涂鼻上。

  酒 鼻粉痔:亦名硫黄散。

  硫黄 轻粉(各一钱) 杏仁(五分)

  上为末,用蜜酒调,于卧时涂上,早洗去,效。或用津唾调搽更妙。又方∶只以铜绿为末,晚时切生姜蘸擦之。

  点痣去斑:

  用锻石水调一碗如稠糊,拣好糯米粒全者,半置灰中,半露于外,经一宿,灰中米色变如水晶。若或面或手有黑痣黑靥及纹刺者,先须针头微微拨破,置少许水晶者于其上,经半日许,靥痣之汗自出,乃可去药,且勿着水,二、三日则愈。

  面鼻雀斑:此连子胡同方。

  白芷 甘菊花(各三钱,去梗) 白果(二十个) 红枣(十五个) 珠儿粉(五钱) 猪胰(一个)

  上将珠粉研细,余俱捣烂拌匀,外以蜜拌酒酿炖化,入前药蒸过,每晚搽面,早洗去。

  面疮二方:

  面上暴生疮∶用生杏仁捣烂,以鸡子清调如煎饼,至夜洗面敷之,旦洗去,数十次愈。

  指甲抓破面∶用生姜自然汁调轻粉敷破处,无痕。

  止鼻衄方:

  龙骨为细末,吹入鼻中少许即止。凡九窍出血者,用此皆能治之。

  止鼻衄歌:

  石榴花瓣可以塞,萝卜藕汁可以滴,火 龙骨可以吹,水煎茅花可以吃。

  又∶墙头苔藓可以塞,车前草汁可以滴,火烧莲房可以吹,水调锅煤可以吃。

  鼻衄蒸法:治衄如涌泉不止者。

  用草纸折十余层,井花水湿透,分发贴顶心中,以热熨斗熨之,微热不妨,久之即止。

  鼻塞不通葱熨法:

  但用葱头,以绳束成一把,去根头实处,切成寸长一饼。先以熨斗烙葱一面令热,置顶心囟会穴处,乃以熨斗或火从上熨之,俟鼻内作葱气方住。未通,再作饼熨之。其有婴儿伤风,鼻塞不能吮乳者,但用大南星为末,以生姜自然汁和作薄饼,用两掌合暖置囟上,片时即通。

  硝石散:治风邪犯脑,患头痛不可忍,不问年岁。

  硝石 人中白(等分) 冰片(少许)

  上为末,用一字,吹入鼻中。

  《良方》通关散:治卒然牙关紧急,腰背反张,药不能咽,或时毒痈肿,鼻塞气闭等证。

  细辛(如无真者,不用亦可) 薄荷叶 牙皂角(等分)

  上为细末,以纸捻少许入鼻内,候得喷嚏口开,随进汤药。《圣惠》搐鼻法止用二味,无薄荷。

  (陈氏)通关散:方在痘疹。通心经,降心火,利小便良方。

  擦牙通关散:方在小儿。治风搐关窍不通,痰塞中脘,留滞百节。

  口舌方

  《良方》玄参散:治满口并舌生疮,连齿龈烂痛。

  玄参 黄芩 黄柏 栀子仁 大黄 前胡 独活 犀角屑 麦冬 升麻 炙甘草(各等分)

  上为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玄参升麻汤:方在外科。治口舌生疮,重舌木舌,腮颊咽喉肿痛,斑疹疮疡。

  清凉饮子:治上焦积热,口舌咽鼻干燥。

  黄芩 黄连(各二钱) 薄荷 玄参 当归 芍药(各钱半) 甘草(一钱)水二钟,煎八分,不拘时服。大便秘结,加大黄二钱。

  清热化痰汤:治上焦有热,痰盛作渴,口舌肿痛。

  贝母 天花 枳实 桔梗(各一钱) 黄芩 黄连(各钱二分) 玄参 升麻(各七分) 甘草(五分)水煎服。

  甘露饮:方在寒阵。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龈溃烂。

  龙胆泻肝汤:方在寒阵。治肝火内炎,上为喉口热疮,下为小便涩痛等症。

  五福化毒丹:方在外科。治咽喉牙口疮毒痈肿。

  《良方》冰柏丸:治舌疮口疮。

  薄荷叶(苏州者) 黄柏(等分) 硼砂(半之) 冰片(一分)

  上为末,生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噙化。

  上清丸: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止嗽清音,宽膈化痰,极效。

  砂仁 桔梗(各一钱) 月石(二钱) 冰片(一分) 甘草 玄明粉 诃子(各一钱) 百药煎(八钱)苏州薄荷叶(一两六钱)为极细末,炼蜜丸,芡实大。临睡含化一丸。或为小丸,茶清送下。

  硼砂丸:治口疮舌疮。

  寒水石(一两) 牙硝(四钱) 硼砂(二钱) 冰片 麝香(各一分)甘草膏和丸,麻子大。不时含化一丸,津咽。

  《良方》圣金散:治舌上出血不止。

  黄药子(一两) 青黛(一钱)

  上为细末。每服一钱,食后新汲水调下,日二服。

  金花煎:治舌上出血如簪孔。

  黄柏(三两) 黄连(五钱) 栀子(二十枚)

  上咀。以水二升,浸一宿,煮三沸,去滓。顿服。一方用酒浸煮。

  飞矾散:治木舌渐肿大满口,若不急治即杀人。

  白矾(飞) 百草霜(等分)

  上为细末。捻糟茄自然汁调服,若口噤,灌之妙。

  寸金散:治心经烦热,动血妄行,舌上出血不止。

  新蒲黄(三钱) 新白面(三钱) 牛黄(五分,研) 脑荷(五分,研)

  上研匀。每服一钱,生藕汁调服,食后。亦可掺舌上。

  黄柏散:治舌出血不止,名曰舌衄。

  黄柏(不拘多少,涂蜜慢火炙焦为末)

  上每服二钱,温米饮调下。

  舌上出血重出。

  升麻黄连丸:治多食肥甘,口臭秽恶。

  升麻(半两) 黄连 黄芩(酒炒) 生姜 檀香 甘草(各二钱) 青皮(半两)

  上为细末,汤泡蒸饼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不拘时,细嚼,白汤下。

  丁香丸:治口臭秽。

  丁香(二钱) 川芎(二钱) 白芷(五分) 炙甘草(一钱)

  上为末,炼蜜丸,弹子大。绵裹一丸噙化。

  应手散:治伤寒舌出寸余,连日不收。

  梅花冰片。

  为末。搽舌上,应手而收,重者须用一钱方收。

  阴阳散:亦名赴筵散。治口疮效。

  黄连(一两) 干姜(炒黑,三钱)为细末。干掺口疮上,涎出即愈。

  《外科》阴阳散:方在外科。治疮属半阴半阳者。

  绿云散:治口疮烂臭久不愈。

  黄柏(蜜炙) 青黛(等分)

  上为细末。临卧用少许掺舌咽津妙。

  细辛黄柏散:治口舌疮。

  黄柏 细辛(等分)

  上为末敷之,或掺舌上,吐涎水,再敷,须旋合之。

  白蚕黄柏散:治口糜。

  黄柏(蜜炙) 白僵蚕(直者,新瓦上烙干断丝)

  上为细末。用少许敷疮上,吐涎。

  硼砂散:治口疮。

  硼砂 青黛 龙脑薄荷 石膏( ,各等分)

  上为极细末。每用少许,临卧敷口中。

  黄莲朴硝散:治口疮绝妙。

  黄连 朴硝 白矾(各五钱) 薄荷叶(一两)

  上为粗末,用腊月黄牛胆将药入胆内,风前挂两月取下。如遇口疮,旋将药研细敷之,去其热涎即愈。

  柳华散:治热毒口疮。

  黄柏(炒) 蒲黄 青黛(真者) 人中白( )

  上等分,为末敷之。

  掺口疮天竺黄 月石(等分) 冰片(少许)为末掺之。

  碧雪:治一切热壅,口舌生疮,舌强腮肿,咽喉肿痛等症。

  蒲黄 青黛 硼砂 焰硝 甘草(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掺舌上,细细咽下,或饮凉水送下,频用之效。或用砂糖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噙化下咽妙。

  绛雪:治口疮舌疮,咽喉肿痛。

  硼砂(一钱) 朱砂(三钱) 马牙硝 寒水石(飞,各二钱) 冰片(半字)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掺舌上,咽亦不妨。喉痛者吹入咽中。

  孙真人口疮方:

  单用朴硝含之,甚良。

  皂角散:治重舌喉痹。

  皂角(不蛀者四、五挺,去皮核,炙焦) 荆芥穗(二钱)

  上为细末,以米醋调涂肿处。

  千金口臭方:亦治舌上出血如簪孔。

  用香薷一把,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稍稍含漱咽之。

  《圣惠》口齿方:治口臭秽及齿慝肿痛。

  用北细辛一两,煮取浓汁热漱,冷即吐之,立效。

  齿牙方

  (东垣)神功丸:治多食肉人口臭不可近,牙齿疳蚀,牙龈肉脱血出,并治血崩血痢,肠风下血,及逆气上行等证。

  黄连(酒洗) 砂仁(各五钱) 生地 甘草(各三钱) 当归 木香 藿香叶 升麻 兰叶(各一钱,无亦可)

  上为末,以汤浸蒸饼和丸,绿豆大。每服百丸或二百丸,白汤食远服。

  (东垣)清胃散:方在寒阵。治齿龈溃烂,喜冷恶热。

  《秘验》清胃饮:方在寒阵。治一切风热牙床肿痛,出血动摇。

  《三因》安肾丸:治肾虚牙齿肿痛。

  此与《局方》安肾丸同,但少肉桂、茯苓二味,方在热阵。

  《直指》立效散:治牙痛不可忍,痛连头脑项背,微恶寒饮,大恶热饮。

  防风(一钱) 升麻(七分) 炙甘草 细辛叶(各三分) 草龙胆(酒洗,四分)

  上用水一钟,煎五分,去滓。以匙抄在口中, 痛处少时,立止。如多恶热饮,更加草龙胆一钱。此法不定,宜随寒热多少临时加减。若恶风作痛,须去草龙胆,加草豆蔻、黄连各五分,累用得效。

  细辛煎:治牙齿肿痛不可忍,及口气臭。

  用北细辛一味煎浓汁,乘热噙漱良久,吐之,极妙。

  驱毒饮:治热毒上攻,宣露出血,牙龈肿痛不可忍。

  屋游(此即瓦上青苔,不拘多少洗净)

  上用水煎汤,澄清入盐一撮,频频漱之。

  《御药》丁香散:治牙齿痛。

  丁香 荜茇 蝎梢 大椒上等分为末。每用少许擦于患处。

  《选要》芫花散:治风虫诸牙痛。

  芫花 细辛 川椒 蕲艾 小麦 细茶(等分)

  上咀。水一钟,煎七分,温漱之,日三、四次,吐涎出即愈。

  如神散:治风牙虫牙攻蛀疼痛,牙齿动摇,连颊浮肿。

  川椒(炒出汗) 蜂房(炙)

  上等分,为细末。每用二钱,水煎数沸,热漱即止。

  赴筵散:治风虫牙痛。

  良姜 草乌 细辛 荆芥穗上等分为末。擦牙,有涎吐之。

  蟾酥膏:治风蛀诸牙疼痛。

  蟾酥(少许) 巴豆(去油,研如泥) 杏仁(烧焦)

  上共研如泥,以绵裹如粟米大。若蛀牙塞入蛀处,风牙塞牙缝中,吐涎尽愈。

  虫牙痛:

  苍耳 艾 小麦 花椒 芫花 黑豆煎熬,屡漱之即愈。

  韭子汤:治虫牙。

  用韭菜子一撮,以碗足盛之,用火烧烟,外用小竹梗将下截劈为四开,以纸糊如喇叭样,引烟熏其蛀齿。如下牙蛀者,以韭子煎浓汤漱之,虫自出。

  瑞竹堂方:治虫牙疼痛不已。

  用天仙子不拘多少,烧烟,以竹筒抵牙引烟熏之,其虫即死。

  巴豆丸:治虫牙疼痛,蚀孔空虚。

  巴豆(一枚) 花椒(五十粒,细研)

  上为极细末,饭丸,黍米大。绵包塞蛀孔。

  藜芦散:治虫牙疼痛。

  用藜芦为末,塞牙孔中,勿令咽汁,有涎吐之,大有神效。

  北枣丹:治走马牙疳。

  用北枣去核,每个内入信一厘,烧存性,研细。每以些小敷患处。

  青金散:治走马牙疳,蚀损唇舌,腐臭牙落,其效如神。

  铜绿 砒霜(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些少敷患处。

  三仙散:治走马牙疳,一时腐烂即死。

  铜绿(三分) 麝香(一分) 妇人溺桶中垢(白者,火 ,一钱)

  上为极细末。敷齿上,不可太多。

  麝矾散:治走马牙疳危恶证候。

  麝香(少许) 胆矾(一钱) 铜绿(半两) 白矾(生用,五分)

  上为细末。敷牙患处。

  神授丹:治牙疳。

  枯矾(七分) 白毯灰(三分) 麝香(一分)为末。以竹管吹疮上。

  黄连散:治齿龈间出血,吃食不得。

  黄连 白龙骨 马牙硝(各一钱) 枯矾(五分) 冰片(半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敷牙根下。

  雄黄麝香散:治牙龈肿烂出血。

  雄黄(一钱半) 铜绿 轻粉 黄连 黄丹(炒,各一钱) 血竭 枯矾(各五分) 麝香(一分)

  上为细末,研匀。每用些少敷患处。

  齿缝出血。

  上用纸 子蘸干蟾酥少许,于血出处按之,立止。

  固齿雄鼠骨散:治肾水不足,牙齿浮动脱落,或缝中痛而出血,或但动不痛者。

  雄鼠骨 当归 没石子 熟地 榆皮 青盐 细辛(等分)

  上为细末,用绵纸裹倏 牙床上缝中,则永固不落矣。

  《秘方》雄鼠骨散:治牙落可以重生。

  雄鼠骨(一具,生打活雄鼠一个,剥去皮、杂,用盐水浸一时,炭火上炙,肉自脱落,取骨炙燥,入众药内同研为末) 香附 白芷 川芎 桑叶(晒干) 地骨皮 川椒 蒲公英青盐 川槿皮 旱莲草上为末。擦牙,百日复出,固齿无不效。

  《良方》荆槐散:治牙宣出血,疼痛不止。

  荆芥穗 槐花上等分为末。擦牙患处。

  石膏升麻散:治阳明风热流注,齿牙肿痛出血,化为脓汁等证。

  石膏 羊胫骨灰 地骨皮 升麻上等分为末。每用少许擦牙齿根上。或加麝香少许更妙。

  姜黄散:治牙疼不可忍。

  姜黄 白芷 细辛(等分)

  上为粗末。擦患处,须臾吐涎,以盐汤漱口。面赤肿者,去姜黄,加川芎,其肿立消。

  《济生》香盐散:牢牙去风。

  大香附(炒焦黑,三两) 青盐(一两半)

  上为末。如常擦牙。乃铁瓮先生良方。

  (子和)牙宣散:

  良姜 胡椒 荜茇 细辛 乳香 麝香 雄黄 青盐(下四味各另研)

  上等分为细末。先以温水漱净牙后,以药末擦患处,追出涎沫吐之,漱十余次,痛立止。忌油、盐二日。

  槐盐散:治食甘甜过多牙痛。

  食盐 青盐 槐枝(一斤,切断,用水五碗,煎一碗听用)

  上将二盐先炒干,乃入槐枝汤煮干,取起为末,用铅盒盛。擦牙固齿最妙。

  椒盐散:治牙痛用清凉药不效或反甚者,宜从此以治。

  川椒 青盐 荜茇 薄荷 荆芥穗 细辛 朝脑上为末。擦痛牙处,或煎汤漱之亦可。

  宣风牢牙散:驻颜补肾,牢牙固齿。

  细辛 青盐(各七钱) 当归(酒洗) 川芎(各一两)

  上为末。每用少许,清晨擦牙满口,漱良久,连药咽下,或先以温水漱口净,然后擦而咽之亦可。

  (万氏)青白散:治一切牙疼,固齿。

  青盐(二两) 食盐 川椒(煎汁,各四两)

  上以椒汁拌盐,炒干为末。擦牙,永无齿疾;以漱水洗面目,亦无疾。此药极妙。

  御前白牙散:

  石膏(四两,另研) 大香附(一两) 白芷(七钱半) 甘松 三奈 藿香 沉香 川芎 零陵香(各三钱半) 细辛 防风(各半两)

  上为细末。先以温水漱口,次擦之妙。

  (东垣)白牙散:

  升麻(一钱) 羊胫骨灰(二钱) 软石膏(三钱) 白芷(七分)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先以温水漱口,次擦之妙。

  《道藏经》方:治牙齿动摇,血出不止。

  用白蒺藜不拘多少,捣为细末。每日擦牙及患处,最妙。

  取牙不犯手。

  草乌 荜茇(各钱半) 川椒 细辛(各三钱)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点在患牙内外,一时其牙自落。

  咽喉方

  《局方》甘桔汤:治一切风热上壅,咽喉肿痛。钱氏方用甘草二钱,苦梗一钱。

  甘草(二钱) 桔梗(四钱)水二钟,煎八分,食后服。此方加荆芥穗二、三钱,《三因方》即名荆芥汤,尤效。

  《拔萃》甘桔汤:治热肿喉痹甘草 桔梗 薄荷 连翘 黄芩(各等分)水二钟,加竹叶煎服。一方有山栀子。

  加味甘桔汤:方在痘疹。治咽喉肿痛。

  《医林》诃子甘桔汤:治火盛失音。

  诃子(四个,半生半煨) 桔梗(一两五钱,半生半炒) 甘草(二寸,半生半炙)

  上咀,分二服,每服水二钟,童便一钟,煎八分,食后温服。

  清咽利膈散:治咽喉肿痛,痰涎壅盛。

  防风 金银花 荆芥 薄荷 桔梗 黄芩 黄连(各一钱半) 山栀 连翘 玄参 大黄朴硝 牛蒡子(炒研) 甘草(各七分)水二钟,煎一钟,食远服。

  消梨饮:治喉痹。

  单用消梨汁频频饮之,或将梨削浸凉水中,频频饮之,尤妙。此物大解热毒。或南方少梨之处,但择好萝卜杵汁,加玄明粉徐饮,大效。

  《医林》透天一块冰:治一切风热喉痹,口舌生疮头目不清,痰涎壅盛。

  黄连(二钱) 脑荷 月石 槟榔 蒲黄 甘草(各一钱) 荆芥穗 黄柏(各五分) 冰片(半分或一分) 白砂糖(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噙化。

  靛花丸:治缠喉风声不出。

  靛花 薄荷叶(苏州者)

  上等分,为细末,炼蜜丸,弹子大。每服一丸,临睡噙化。

  《医林》杏仁煎:治咳嗽暴重,声音不出。

  杏仁(泡,去皮尖,研如泥) 冬蜜 姜汁 砂糖(各一小盏) 木通 桑白皮(去赤皮,炒)贝母 紫菀茸 北五味(各一两) 石菖蒲 款冬蕊(各半两)

  上将后七味为咀,用水五升,煎半去滓,入杏、蜜、姜、糖四味合和,微火煎取一升半。每服三合,两日夜服之。

  《三因》蜜附子:治隔阳咽闭,吞吐不通,及脏寒闭塞等证。

  用大附子一枚,去皮脐,切作大片,用蜜涂炙令黄,含口中,咽津;甘味尽,再涂蜜炙用,或易之。或用炮附子,以唾津调涂脚心。一方用肉桂含之。

  牛黄益金散:治虚火炎上伤肺,咽喉生疮破烂。

  黄柏(为末,用蜜炙数次,以热为度,另研为极细末) 白硼砂 白僵蚕(净,各钱半) 牛黄(三分)

  上用蜜调如稀糊涂敷患处;或丸如龙眼大,含化咽之。按∶此方必加冰片半分方妙。

  《秘方》三黄丸:治喉痹极佳。

  大黄 黄连 黄芩(各一两) 黄药子 白药子(各七钱半) 黄柏 山豆根 苦参(各三钱) 月石京墨(各钱半) 麝香(少许) 冰片(五分)

  上为末,猪胆调,甑内蒸三次,临后入片、麝、硼砂为丸,豆大。噙化一丸,津咽,日夜常噙,勿脱药味方妙。

  人参平补汤:治肾虚声哑不出。

  人参 川芎 当归 熟地黄 白芍药 白茯苓 菟丝子(制) 杜仲(制) 北五味子 白术巴戟(去心) 半夏曲 橘红(各半两) 牛膝(酒洗) 破故纸(炒) 益智仁 葫芦巴(炒)炙甘草(各二钱半) 石菖蒲(一钱半)

  上咀。每服五钱,姜五片,枣二枚,煎七分,吞山药丸百余粒。凡五鼓后肾气开时,不得咳唾言语,再进上药,则功效胜常。

  百合丸:治肺燥失声不语。

  百合 百药煎 杏仁(去皮尖) 诃子 薏苡仁(等分)

  上为末,鸡子清和丸,弹子大。临卧噙化。或用蜜丸亦妙。

  《秘方》竹衣麦门冬汤:治一切劳瘵痰嗽,声哑不出,难治者,服之神效。

  竹衣(取金竹内衣膜鲜者,一钱) 竹茹(弹子大一丸。即金竹青皮也,刮取之) 竹沥(即取金竹者) 麦冬(三钱) 甘草 橘红(各五分) 白茯苓 桔梗(各一钱) 杏仁(七粒,去皮尖,研)

  上咀。水一钟半,加竹叶十四片,煎七分,入竹沥一杯,和匀服。

  射干丸:治悬壅肿痛,咽喉不利。

  射干 炙甘草(各半两) 川升麻 川大黄 木鳖仁(各二钱半) 杏仁(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小弹子大。常含一丸,津咽。

  《医林》铁笛丸:治讴歌动火,失音不语者神效。

  薄荷叶(四两) 连翘 桔梗 甘草(各二两半) 诃子(煨) 大黄(酒蒸) 砂仁(各一两) 川芎(一两半) 百药煎(二两)

  上为细末,鸡子清和丸,弹子大。临卧噙化一丸。或炼蜜丸亦可。

  《三因》雄黄解毒丸:治急喉风双蛾肿痛,汤药不下。

  雄黄(飞) 郁金(各一两) 巴霜(十四枚)

  上为末,醋糊丸,绿豆大。热茶清下七丸,吐出顽涎即苏,未吐再服,大效。如口噤,以物斡开灌之,下咽无有不活者。如小儿惊热,痰涎壅塞,或二丸三丸,量大小与之。一法,以此丸三粒,用醋磨化灌之,其痰立出,尤妙。

  《三因》玉钥匙:治风热喉痹及缠喉风。

  月石(五钱) 牙硝(一两半) 白僵蚕(一钱) 冰片(一字)

  上为细末。每用五分,以竹管吹入喉中,立愈。此方加雄黄二钱,即名密钥匙。

  《济生》二圣散:治缠喉风,急喉痹。

  胆矾(二钱半) 白僵蚕(炒,半两)为细末。用少许吹入喉中。

  《秘方》夺命散:治急喉风。

  白矾(枯) 僵蚕(炒) 月石 皂角(炙烟尽,各等分)为细末,每用少许吹喉中,痰出即愈。

  马牙硝散:治喉痈,及伤寒热后咽痛,闭塞不通,毒瓦斯上冲。

  马牙硝细研。每服一钱,绵裹含咽津,以通为度。

  烧盐散:治喉中悬壅垂长,咽中妨碍。

  烧盐 枯矾(各等分)

  上和匀研细,以箸头蘸点即消。

  《宝鉴》开关散:治喉风气息不通。

  白僵蚕(炒,去丝嘴) 枯白矾(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钱,生姜、蜜水调下,细细饮之。

  七宝散:治喉闭及缠喉风。

  僵蚕(直者,十个) 硼砂 雄黄 全蝎(十个,全者,去毒) 明矾 牙皂(一挺,去皮弦,(各一钱) 胆矾(五分)

  上为细末。每用一字,吹入喉中即愈。

  破关丹:治乳蛾喉闭,缠喉风等证。

  硼砂末(五钱) 霜梅肉(一两,捣烂)

  上二味,和匀丸,芡实大。每服一丸,噙化咽下,内服荆防败毒散。

  通气散:方在外科。治时毒肿甚,咽喉不利,取嚏以泄其毒。

  诸毒方

  紫金锭:一名神仙太乙丹。一名玉枢丹。一名万病解毒丹。解除一切中毒积毒,虫毒蛊毒,茵蕈、砒石、死牛、死马、河豚等毒,及时行瘟疫,山岚瘴气,喉闭喉风,癫邪鬼气,狂乱迷死,牙关紧急,小儿急惊等证。凡行兵兴役之处,尤不可无。

  文蛤(捶破洗焙,净末,三两) 山茨菰(去皮,净末,二两) 千金子(去油取霜,一两) 红芽大戟(去芦,焙干为末,一两五钱) 麝香(另研,三钱)

  上用糯米煮浓饮为丸,分作四十锭。每服半锭,用井花水或薄荷汤磨服,利一、二次,用粥止之。若治痈疽恶毒,汤火蛇虫犬兽所伤,以东流水磨服,并敷患处。如治癫邪鬼气,鬼胎,挛急疼痛,须暖酒磨服。凡修合时日,须用端午、七夕、重阳,或天德、月德日,于净室焚香修制。凡奇怪之病,屡用如神,效验不可尽述,医家、大家,皆不可一日无之。

  《三因》解毒丸:治误食毒草,或中蛊毒,并百物毒,救人于必死。

  板蓝根(洗净晒干,四两) 贯众(去毛) 青黛(研) 生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另以青黛为衣。如稍觉精神恍惚,即是误中诸毒,急取十五丸嚼烂,用新汲水送下即解。或用水浸蒸饼丸,尤佳。

  蓝根散:解毒药热药诸毒。

  蓝根(锉,一握) 芦根(锉,一握) 绿豆(三钱,研) FS 脚(一合,研)

  上先将二根,以水一碗,煎至七分,去滓,次入后药,和匀,分三服。或一、二服利下恶物,不用再服。

  白扁豆散:解诸毒入腹及砒毒。

  用白扁豆不拘多少,为细末,入青黛等分,细研,再入甘草末少许。巴豆一枚,去壳不去油,别研为细末,取一半入药内。外以砂糖一大块,用水化开和药,共成一大盏饮之,毒随利去,后却服五苓散之类。

  八毒赤丸:方在攻阵。治一切邪崇鬼疰等毒。

  饮食中毒:

  凡中饮食毒,而觉烦热胀满者,急用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煮半沸,陆续饮之,吐食出即瘥。或以水煮亦得。或用犀角汤亦可解。

  中酒毒:饮酒中毒者,经日不醒是也,谓之中酒。

  黑豆一升煮汁,温服一盏,不过三盏即愈。

  解面毒:

  只以萝卜生啖之,或捣汁服之。麦面大热,萝卜能解其性。或用大蒜嚼食之,亦善解面毒。

  解一切食毒:解一切饮食之毒,及饮酒不知中何毒,卒急无药可解者。

  荠 生甘草(各二两)

  上锉细。以水五盏,同煎取二盏,停冷去滓,分三服。一方∶加蜜少许,同煎服之,解一切毒。

  食鱼中毒:

  凡食鱼后中毒物烦乱者,用陈皮浓煎汁服之即解。

  河豚毒:

  五倍子 白矾(等分)

  上为细末,水调服之。一方∶凡中河豚鱼毒,一时困殆,仓卒无药,急以清油多灌之,使毒尽吐出即愈。

  解河豚鱼脍及食狗肉不消胀满毒。

  芦柴根,鲜者捣汁饮之,干者煎汁温饮之。

  解食鳝鱼龟鳖虾蟆自死禽兽等毒豆豉一合,新汲水煎浓,顿温服之可解。

  中蟹毒:

  凡食蟹中毒,用紫苏叶浓煮汁饮之;或用紫苏子捣汁饮之亦良。或捣藕汁,或捣蒜汁饮之俱可解。或用冬瓜汁,或食冬瓜亦可。

  食牛马肉中毒:

  粉草擂无灰酒服,当吐泻。若渴者不可饮水,饮水必死。一方∶淡豆豉擂入乳服之即解。

  食鸡子毒:

  好醋饮之即愈,未愈再服。

  食斑鸠毒:

  葛粉二合,水调服可解,姜汤调服亦解。

  解花椒毒:有服川椒气闭欲绝者。

  冷水饮之解,地浆水更妙。

  解诸菜毒:

  食后多腹胀者,是毒也,以醋解之。

  解蕈毒:

  忍冬叶生啖之愈,或煎浓汁饮之。崇宁间,苏州天平山白云寺僧五人,行山间,得蕈一丛甚大,摘而食之,发吐,三人急采怨鸯草生啖之即愈;二人不甚吐,至死。此即忍冬藤,亦名金银花,亦名鹭鸶藤也。

  解巴豆毒:其证口干,两脸赤,五心热,下利不止。

  干姜(炮) 黄连(微炒,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调下,如人行五里许再服。又方∶煮绿豆汤冷服之即愈。一方∶黄连、甘草煎汁,凉饮之。一方∶芭蕉根叶捣汁饮之,利止而安。

  解砒毒:凡中砒毒者,其人烦躁如狂,心腹绞痛,头眩呕吐,面色青黑,四肢逆冷,六脉洪数。饮食中得者为易愈,若空心酒醋服者难救。

  以地浆水顿服,若吐出,又服,所谓洗净腹中毒,全凭地上浆是也。其法掘地成坑,以水灌注,搅成混水饮之,谓之地浆。

  又方∶解砒毒最良,此为第一。

  用生绿豆半升擂粉,入新汲水搅和,去 取汁饮之。

  又方∶用新鲜羊血、鸭血饮之,皆可解。一方∶用甘草汁同蓝汁饮之即愈。

  钩吻毒:

  钩吻生池旁,与芹菜相似,无他异,惟茎有毛,以此别之,误食杀人。解之之法,用荠八两,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此即甜桔梗也)。一方用桂汤效。

  解附子等药毒:

  凡服附子酒多,而觉头重唇裂血流,或见内热诸证,急用绿豆、黑豆嚼服,或捣汁饮之,或浓煎二豆汤常饮食之。凡服散风药过多,以致闷乱不省,以醋灌之,或浓煎甘草同生姜自然汁顿饮之。一方;大豆汁、饧糖、枣汤,并能解附子毒。一方∶用田螺捣碎调水饮之。

  解乌头草乌毒:

  甘草煎浓汤服之。或米醋调沙糖俱可解。

  解半夏毒:

  生姜捣汁饮之。有中此毒,口不能言,倒地将死者,速用姜汁灌之,须臾自苏。

  解斑蝥芫青毒:

  猪脂油和大豆汁饮之。

  解藜芦毒:

  雄黄为末,温酒调服一钱。一方∶煮葱汁服。

  解雄黄毒:

  汉防己煎汤饮之。有用雄黄擦疮,或熏阴囊疮受毒者,防己煎汤洗数次愈。

  解杏仁毒:

  蓝子研水服则解。

  解服丹毒:

  地浆服之为上。一方∶用蚌肉食之良。

  解中药箭毒:

  交广黎人以焦铜作箭,中人破皮即死。粪清饮之立解,患处以粪涂洗之。

  解盐卤毒:

  凡妇女有服盐卤垂危者,急取活鸭或鸡,斩去头,将颈塞口中,以热血灌之可解。若卤多者,必数只方足尽收其咸毒。

  解漆毒:

  一州牧以生漆涂囚眼,囚即盲。适一村叟见而怜之,语之曰∶汝急寻蟹捣碎,取汁滴眼内,漆当随汁流散,疮亦愈矣。如其言,觅得一小蟹用之,目睛果愈,略无损。或成红斑烂疮,取生蟹黄涂之,不数次即愈。一方∶用杉木煎汁洗之。

  虫毒方

  解虎伤毒:

  麻油一碗饮之即无妨,仍用葛根汤洗伤处,绵试干,香油涂之,再以青布作条燃火入竹筒中,放烟熏伤处。口渴者,沙糖调水饮之。

  蛇毒:

  凡被蛇伤,即用针刺伤处出血,用雄黄等药敷之,仍须中留一孔,使毒瓦斯得泄,乃内服解毒等药。凡伤处两头俱用绳扎缚,庶不致毒瓦斯内攻,流布经络。

  一方∶治毒蛇咬伤,急取三七捣烂罨之,毒即消散,神妙无比。

  一方∶治蛇虫伤毒,用五灵脂、雄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酒调服,仍敷疮留口,如干燥,须以油润之。凡居山野阴湿之处,每用雄黄如桐子大一丸,烧烟以熏衣袍被褥之类,则毒不敢侵,百邪皆远避矣。

  凡蛇入七窍,急以艾灸蛇尾。又法以刀破蛇尾少许,入川椒数粒,以纸封之,蛇自出。即用雄黄、朱砂末煎人参汤调灌之,或食蒜饮酒,内毒即解。

  山居人被蛇伤,急用溺洗咬处,拭干,以艾灸之立效。又方∶用独头大蒜切片置患处,以艾于蒜上灸之,每三壮换蒜,多灸为妙,凡被毒蛇所伤皆效。

  《肘后方》∶用小蒜捣汁服,滓敷伤处。

  雄黄辟蛇毒:

  南海地多蛇,而广府尤甚。某侍郎为帅,闻雄黄能禁制此毒,乃卖数百两分贮绢囊,挂于寝室四隅。经月余,一日,卧榻外常有黑汁从上滴下,臭甚,使人穿承尘窥之,则巨蟒横其上死腐矣。于是尽令撤去障蔽,蛇死者长丈许,大如柱,旁又得十数条,皆蟠虬成窠,并他屋内所驱放者合数百,自是官舍清宁。

  疯犬伤人:

  急于无风处吮出疮口恶血,如或无血,则以针刺出血,用小便洗净,外用香油调雄黄少加麝香敷之。一、凡遇恶犬咬伤,如仓卒无药,即以百草霜、麻油调敷,或用葱捣烂贴之,牛粪敷之,或蚯蚓粪敷之,或口嚼杏仁烂敷之,皆能救急。如少延缓,恐毒瓦斯入经为害。一方∶拔去顶上红发,急令人吮去恶血,以艾灸伤处五、七壮,甚者灸百壮,神效。一方∶用米泔水洗净,沙糖敷之。一方∶用杏仁炒黑,捣成膏贴之。

  避犬法:

  《琐碎录》云∶凡行道遇恶犬,即以左手大拇指掐寅上,吹气一口,轮至戌上掐之,犬即退伏。

  糯米散:治疯犬伤毒。

  大斑蝥(二十一个,去头足翅)

  上用糯米一撮,先将斑蝥七个入米内,慢火炒,勿令焦,去蝥;又入七个,炒令焦色变,又去之;再入七个炒米赤烟为度,去蝥不用,只将米研为末。分三分,冷水入香油少许,空心调下一服,须臾又进一服,以二便利下恶物为度。若腹痛,急以青靛调冷水解之,或先用黄连、甘草煎汤,待冷服之,不可食热物。或用冷水调益元散解之,甚妙。甚者,终身禁食犬肉,每见食犬肉而复作者不救。又见单服斑蝥而死者亦有之,盖斑蝥毒之尤者,虽曰以毒攻毒,惟少用之。兹用糯米以夺其气,尤宜预备青靛、黄连以解其毒,而况单服斑蝥者,岂有不死?《宝鉴》定风散:治诸犬伤毒。

  南星(生用) 防风(等分)

  上为末。凡被犬咬,先以口含浆水吮洗伤处,或小便、盐汤俱可,洗净,用绵拭干,方上药末,即不发。或用制过南星一、二钱为末,以童便调下。亦可治破伤风。

  诸犬咬虫伤灸法:

  凡野狼、犬、蛇、蝎、蜈蚣诸伤痛极危急,或因伤受风而牙关紧急,腰背反胀,不省人事者,速切蒜片或捣烂罨伤处,隔蒜灸之,或二、三十壮,或四、五十壮,无不应手而愈,取效多矣,故《本草》谓蒜疗疮毒,有回生之功。夫积在肠胃,尚为难疗,况四肢受患,则经络远绝,药不易及,故古人有淋洗灸刺等法,正为通经逐邪,导引气血而设也。

  解毒散:一名国老饮。治蛊毒及一切蛇虫恶兽所伤,重者毒瓦斯入腹,则眼黑口噤,手足强直。此药平易,不伤元气,大有神效,不可以易而忽之也。

  明矾 甘草(各一两)

  上为末。每服二钱,不拘时冷水调下,亦可敷患处。

  治马咬伤:毒瓦斯入心则危。

  马齿苋捣烂煎汤服,外以栗子嚼敷患处。

  蜈蚣毒:

  以盐擦咬处,或盐汤洗伤处,痛即止。用后蝎螫方最妙,已试。一方∶用吴茱萸嚼烂擦之,或取井底泥敷之。

  解误吞蜈蚣方:

  昔有婢用火筒吹火,不知内有蜈蚣,向火一吹,蜈蚣惊窜入口,不觉下喉,求救,人无措手。适有人云取小鸡一只,断喉取血顿饮之,复灌以香油取吐,蜈蚣随出。

  蝎螫毒:

  用生半夏、白矾等分为末,以醋和敷伤处(亦治蜈蚣伤,无白矾亦可)。又蝎怕胆矾,蛇性雄黄。徐春甫云∶亲见蝎螫肿痛用胆矾擦之立消。可见南方人家不可无雄黄,北方人家不可无胆矾,此制蝎第一药也。

  解蜂螫毒:

  以小便洗擦拭干,以香油涂之。或以雄黄末擦之。或以蝎螫方治之。

  治鼠咬毒:

  猫毛烧存性,入麝香少许,香油调敷伤处则不害。

  治误吞水蛭:

  昔一人夜间饮水,误吞水蛭入腹,经停日久,复生水蛭,食人肝血,腹痛不可忍,面目黄瘦,全不进食,不治必死。方用田中泥一块,小死鱼三枚,同猪膏溶捣匀,再用巴豆十粒去油,同鱼膏四味捣匀,丸如绿豆大。用田中冷水吞下,大人五、七丸,小儿三丸,须臾泻下水蛭尽,却用八珍汤调理。

  中蚯蚓毒:

  锻石泡热水凉洗患处,久浸之则愈。小儿多受蚯蚓毒,则阴茎及囊俱肿如水泡,用鸭血涂之,或以鸭口含少时则消。一方∶用盐汤温洗之即效。

  治蚕咬毒:蚕咬人,毒入肉中,令人发寒热。

  苎叶捣敷之,汁涂之。今治蚕家以苎近蚕,则蚕不生发也。

  解蜘蛛咬毒:

  姜汁调胡粉敷疮口,或用清油擦之,内饮羊乳。

  《本草》云∶蜘蛛咬人,令人一身生丝,惟羊乳饮之可解。贞元十年,崔员外从质云目击有人被蜘蛛咬,腹大如孕,其家弃之,乞食于道,一僧遇之,教饮羊乳,未几日而平。

  《青囊》神授散:治传尸劳瘵,血气末甚虚损者,不必多方,只以此药早服,则虫自不能为患。无有不愈者。此方得之河南郡王府,济世之功不可尽述。

  川椒(二升,去合口者,略炒出汗)

  上为细末,空心米饮调服二钱。或酒煮米粉糊为丸,桐子大。每服三十丸,以渐增至五、六十丸,或用酒送。

  解射工溪毒:葱白散。治溪涧中射工虫专射行人形影,人中其毒,则病如疟状,或若伤寒,俗云沙发,中之深者死,急用后方治之。

  葱白(一握,切) 豉(半升) 葛根(二两) 升麻(七钱半)

  上锉如豆大。每服四钱匕,水二盏,煎一盏,去滓。不拘时温服,移时再服。

  《千金》雄黄兑散:治时气病 ,下部生虫。

  雄黄(半两) 桃仁(一两) 青葙子 黄连 苦参(各三两)

  上五味为末,绵裹如枣核大,纳下部。亦可用枣汁服方寸匕,日三。

  《千金》治大孔虫痒方:

  用大枣蒸烂为膏,以水银和捻长二、三寸许,绵裹纳大孔中过宿,明旦虫皆出。但水银损肠,宜慎之。愚按∶此方水银不必生用,但如治头虱法,烧烟以枣肉拌之用,必更妙。头发生虱方在新因。

  雄麝散:治五种蛊毒。

  明雄黄 麝香(各一字,另研)用生羊肺一指大,以刀切开,安药在内吞下。

  《医林》丹砂丸:治蛊毒。

  雄黄 朱砂(各另研) 藜芦(略炒) 鬼臼 巴豆霜(各二钱半)

  上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空心姜汤下,当利恶物并蛊毒。如烦闷,以鸭血为羹食之。

  《良方》七宝丸:治蛊毒。

  败鼓皮 蚕蜕纸 刺 皮(各烧存性) 五倍子(炒) 续随子 朱砂(另研) 雄黄(另研,等分)

  上为细末,糯米粥丸,小豆大。每服七丸,空心白水下。

  蜜髓煎:治中蛊令人腹内坚痛,面目青黄,病变无常。

  真蜜(一碗) 猪骨髓(五两,研)

  上同煎熟。分作十服,日三服即瘥。

  归魂散:凡国中蛊毒在膈上者,当用此药吐之。

  白矾 建茶(各一两)

  上二味,为细末。每服五钱,新汲水调下顿服之,一时久当吐毒出。若此药入口,其味甘甜,并不觉苦味者,即其证也。

  麦面散:治中蛊毒吐血。

  用小麦面二合,分为三服,以冷水调下,半日服尽,当下蛊即瘥。

  挑生蛊毒简易方:

  一方∶明矾、芽茶,等分为末,凉水调三钱。

  一方∶青蓝汁,频频服半合则解。

  一方∶石榴皮,煎汁饮之,当吐出活虫而愈。

  杂方

  嗽烟筒:治一切犯寒咳嗽,遇冬便作。

  款冬蕊 鹅管石 雄黄 艾叶(各等分)

  上为末,铺艾上,用纸卷筒,烧烟吸入口内吞下,即咽茶水一口压之,自效。一方有佛耳草,无艾叶,用纸卷成条,每切一节,约长三、五分许,焚炉中,吸烟咽之。

  灵宝烟筒:治一切寒喘咳嗽。

  黄蜡 雄黄(各三钱) 佛耳草 款冬蕊(各一钱) 艾叶(三分)先将蜡溶化,涂纸上,次以艾铺之,将三味细研匀,掺卷成筒。用火点一头,吸烟吞之,清茶送下。

  七宝美髯丹:补肾元,乌须发,延年益寿。

  何首乌(赤、白,各一斤) 川牛膝(半斤)将何首乌先用米泔水浸一日,以竹刀刮去粗皮,切作大片,用黑豆铺甑中一层,却铺何首乌一层,再铺豆一层,却铺牛膝一层,又豆一层,重重相间,面上铺豆盖之,蒸以豆熟为度,取起晒干,次日如前换豆再蒸,如此七次,去豆用。

  破故纸(半斤,洗净,用黑芝麻同炒无声为度,去芝麻) 白茯苓(半斤,用人乳浸透,晒干蒸熟) 赤茯苓(半斤,用黑牛乳浸透,晒干蒸熟) 当归身(半斤,酒洗) 枸杞子(半斤,去枯蒂者)

  上共为末,炼蜜丸,龙眼大。每日空心嚼二、三丸,温酒、米汤、盐汤俱可送下。制药勿犯铁器。按∶此即七珍至宝丹少菟丝子一味。

  北京乌须方:两京各处乌须者,惟此方颇好,用之虽未至简妙,然不坏须伤肉,制用得法者,可黑一月。

  五倍子(择川中之大者,打作碎粒,分粗细为二。先将粗者于锅内用文火炒成糊,次入细者同炒,初时大黑烟起,取出不住手炒,将冷,又上火炒,则黄烟起,叉取出炒,将冷,再上火炒,则青黄白烟间出,即可住火,先以真青布一大片浸湿,将倍子倾在布上,包成一团,用脚踏成饼,上用湿泥一担 一夜,色如乌羽为妙,瓷器收贮听用) 红铜花(用细红铜丝炭火 ,醋中淬之,不拘遍数,以化尽为度,去醋取铜花晒干) 皂矾 明矾(各三分) 没石子 食盐(各二分) 硼砂(净,一分)

  上每次染时,旋配旋用,以制倍子二钱为则,加铜花四分,余皆一、二分,和匀作一服,研细,以浓茶汁或烧酒用瓷钟调如稀糊,坐汤中煮之,看钟内绿气生面为佳。先用皂角汤洗须净,拭干,以抿柄涂上,用皮纸搭湿包之,或以青布囊囊之过夜,次早温水洗之。如不润,用胡桃油捻指润之。一连染二夜,其黑如漆亦妙。

  擦牙乌须方:先期而擦者,永久不白。

  青盐(一斤) 嫩槐枝叶(五斤,切) 黑铅(四两) 没石子(尖者,七钱)

  上将黑铅、青盐入锅内,槐枝搅炒俱成灰炭取起,将没石子研细末和入,用瓷罐盛之,每日早晚以药擦牙,漱水吐掌上擦须鬓,久久自然润黑。

  便易擦牙方:

  用五倍子大者一百个,装食盐一斤,铺在锅内,大火烧过存性,为末。每日擦之,久则须髯皆黑。

  (丹溪)疝气神方:其病甚,至气上冲如有物筑塞心脏欲死,手足冷者,二、三服除根。

  陈皮 荔枝核(为末,炒焦黄) 硫黄(火中溶化,即投水中去毒,研细,各等分)

  上为末,饭丸,桐子大。每服十四、五丸,酒下,其疼立止。若疼甚不能支持,略加五、六丸,再不可多也。

  神仙六子丸:男子三十岁后服此药,一岁二单,制服不息,永不白须发。四十以上,或见微白,及少年发黄不润者,服此百日,自然漆黑,其效如神。

  菟丝子(制) 金铃子 覆盆子 五味子 枸杞子 蛇床子(炒,各一两) 何首乌(酒浸,蒸极熟,焙) 牛膝(酒浸蒸) 熟地(酒蒸,捣) 地骨皮(各三两) 舶上茴香(盐炒) 川木瓜(各二两)

  上十二味,为细末,用浸菟丝酒作糊为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前温酒或白汤送下。一方加人参、白术、白茯苓各一两,尤有神效。服此大忌三白。

  疝气方重。

  四制川楝子丸:治疝气,一切下部之病,悉皆治之,凡肿痛缩小,虽多年亦可除根。

  川楝子(净肉,一斤,分四分。内一分用盐一两,茴香一协议炒黄色,去盐、香不用。外三分,一分用巴豆四十九个,一分用斑蝥四十九个,一分用巴戟一两,仍各加麦面一协议炒黄色,俱去面、药不用) 木香(一两) 破故纸(一两,炒)

  上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盐汤送下,甚者日进二、三服,或空心、或食前。

  木香导气丸:治男子小肠气肚疼,一切气积,下元虚冷,脾胃不和,并宜服之有效。

  木香 丁香 乳香 香附 川楝子肉 大茴香 破故纸 葫芦巴(炒) 甘草(炙) 三棱(各一两) 杜仲(炒,半两)

  上为细末,酒糊丸,梧子大。每服三、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用温酒,或盐汤食前送下,日进二、三服。

  去铃丸:治疝消铃。

  用大茴香一升,以老生姜二斤,取自然汁浸茴香一宿,以姜汁渗尽为度,入好青盐二两同炒赤,取出焙干为末,用无灰酒浸蒸饼为丸,梧子大。空心、食前酒下二、三十丸,或米饮亦可。此方实脾疏肝,所以治疝多效,非如常法之克伐,故为妙也。

  事后中寒腹痛方:

  凡房事后中寒厥冷,呕恶腹痛者,用葱、姜捣烂冲热酒服之,睡少顷,出汗即愈。如腹痛甚者,以葱白头捣烂摊脐上,以艾灸之或熨之亦可解。鼻尖有汗,其痛痛即止。

  湿疝阴丸作痛。

  蕲艾 紫苏叶(烘干热) 川椒(炒热,各三两)

  上三味,拌匀,乘热用绢袋盛夹囊下,勿令走气,冷即易之。

  熏熨脱肛方:治气痔脱肛。

  枳壳(面炒) 防风(去叉,各一两) 枯矾(二钱半)

  上咀,用水三碗,煎至二碗,乘热熏之,仍以软帛蘸汤熨之,通手即淋洗。

  熏洗脱肛法:

  用赤皮葱、韭菜二味各带根者煎汤,入大枫子、防风末各数钱,乘热熏洗立收上。一方∶用五倍子煎汤洗,以赤石脂末掺上托入。或脱长者,以两床相并,中空尺许,以瓷瓶盛汤,令病患仰卧浸瓶中,逐日易之,收尽为度。又涩肠散方,在小儿五四。

  参术芎归汤:治泻痢产育气虚脱肛,脉濡而弦者。

  人参 白术 川芎 当归 黄 (酒炒) 山药(炒) 白芍药 白茯苓 升麻 炙甘草上生姜水煎服。按∶此方若治泄痢虚滑脱肛,仍须加制附子、肉豆蔻方效。

  凉血清肠散:治大肠血热脱肛。

  生地黄 当归 芍药(各钱半) 黄芩 黄连 防风 荆芥 升麻(各一钱) 香附 川芎 甘草(各五分)水一钟半,煎服。

  缩砂散:治大肠伏热,脱肛红肿。

  缩砂仁 黄连 木贼(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空心米饮调下。

  诃子人参汤:治证同前。

  诃子(煨,去核) 人参 白茯苓 白术 炙甘草 莲肉 升麻 柴胡(等分)水一钟半,加生姜,煎服。

  涩肠散:治久痢火肠滑脱。

  诃子 赤石脂 龙骨(等分)

  上为末。以腊茶少许和药,掺肠头上,用绢帛揉入。又方用鳖头 存性,入枯矾少许,如上揉入。

  蟠龙散:治阳证脱肛肿痛。

  地龙(晒干,一两) 风化硝(二两)

  上为末。每用一、二钱,肛门湿,则干掺;燥,则清油调擦。先以见肿消,荆芥、生葱煮水候温洗,轻轻拭干,然后敷药。

  伏龙肝散:治阴症脱肛。

  伏龙肝(一两) 鳖头骨(五钱) 百药煎(二钱半)

  上为末。每用一、二钱,浓煎紫苏汤候温洗过,以清麻油调药敷如前法。

  独蒜通便方:治小便不通。

  独蒜(一枚) 栀子(三、七枚) 盐花(少许)

  上捣烂摊纸上贴脐,良久即通。未通,涂阴囊上立通。

  小便不通经验方。

  以朴硝为末。每服二钱,空心煎茴香汤下。又方∶用蚯蚓杵,以凉水摅过,浓服半碗立通,大解热疾不知人事欲死,服之甚效。

  小水不通葱熨法:

  用葱三斤,慢火炒香熟,以绢帕裹,更替熨脐下即通。或用盐炒热熨之,冷则再易,须臾即通。

  鸡内金散:治气虚溺尿。

  用雄鸡 并肠烧为末。温酒调服。

  狐腋气五方:治阴汗 臭,两腋下臭不可与人同行。

  枯白矾 密陀僧 黄丹(各二钱半) 麝香(五分)

  上于乳钵内研细。以醋于手心内调药擦腋下,经两时许,即以香白芷煎汤洗之,一日用一次。

  又∶治腋气神效方。

  密陀僧(四两) 枯白矾(二两) 轻粉(三钱)

  上为细末。频擦两腋,擦至半月见效,半年全愈。

  又∶腋气方。

  用热蒸饼一枚,擘作两片,掺密陀僧细末一钱许,急挟在腋下,略睡少时,候冷弃之。

  如一腋有病,只用一半。叶元方平生苦此疾,来绍兴偶得此方,用一次遂绝根本。

  又∶腋气方。

  单用枯矾为极细末,以绢袋盛之。常以扑于腋下,不过十度即愈。一方以唾调涂之。

  又∶腋气方。

  先剃去腋毛令净,用白定粉水调擦敷患处,至六、七日后,清晨看腋下有一黑点如针孔大者,以笔点定,即用小艾炷灸七壮,灸过或有浊气攻心作痛者,当用后药下之∶丁香 青木香 槟榔 檀香 麝香 大黄上煎服,以下为度。

  脚汗牡蛎散:治脚汗,除秽气。

  牡蛎( ) 枯白矾 密陀僧 黄丹(等分)

  上为细末。每用少许,干掺脚指缝中即收。

  燥囊牡蛎散:治阴囊湿痒,搔之则汁水流珠,用此极效。

  牡蛎(醋 ,一两) 雄黄(一钱) 枯矾 硫黄 苦参 蛇床子(各二钱)

  上为细末。先用苍术、椒、盐煎汤洗湿处,后用此药掺之。

  蒸洗阴囊法:治一切阴囊湿痒。

  陈茶(一撮) 苍术(二钱) 花椒 蛇床子 白矾(各一钱) 苍耳草(量入) 炒盐(半两) 朴硝(三钱)

  上用水四碗,先将前五味煎汤,去 ,乃入后三味泡化,先熏后洗,三、四次绝痒。

  梅苏丸:

  龙脑薄荷 粉草 冰糖(各四两) 乌梅肉(三两) 白檀香 紫苏叶(各二两)

  上为极细末,以熟枣肉捣丸,芡实大。勿用铁器。

  冰梅丸:

  龙脑薄荷(二两) 白糖 柿霜(各四两) 乌梅肉 桔梗(各五钱) 儿茶(三钱) 甘草(一钱) 冰片(一分)

  上为极细末,炼蜜丸,龙眼核大。

  龙脑上清丸:

  乌梅肉 脑荷(各四两) 白檀香 苏叶 儿茶 硼砂 沙糖(各二两) 冰糖 柿霜(各八两)干葛 粉草(各一两) 冰片(三分)

  上为极细末,蜜丸,樱桃大。

  上清丸:佳方。

  脑荷(二两) 雨茶 白硼砂(七钱) 乌梅肉 贝母 诃子(各三钱) 冰片(三分)炼蜜丸。

  辟邪丹:方在痘疹。辟一切秽寒邪气。

  福建香茶饼:能辟一切瘴气时疫,伤寒秽气,不时噙口中,邪气不入。

  沉香 白檀(各一两) 儿茶(二两) 粉草(五钱) 麝香(五分) 冰片(三分)

  上为极细末,糯米调饮汤为丸,黍米大。噙化。

  香发木 油采桂花半开者,去茎蒂令净,每花二升,用真麻油一斤,轻手拌匀,纳瓷瓶中,用油纸紧封器口,坐釜中汤煮一饷,持起顿燥处,十日后掀出,用麻布滤绞清油,封闭紧密收之,愈久愈香。或用菜子油亦可。

  玉容散:治面生黑鼾雀斑。

  甘松 三奈 茅香(各半两) 白芷 白芨 白蔹 白僵蚕 白附子 天花粉 绿豆粉(各一两) 防风 零陵香 本(各二钱) 肥皂(二钱,去皮弦)

  上为细末。每早、晚蘸末洗面。

  硫黄膏:治面部生疮,或鼻赤风刺粉刺。

  硫黄 白芷 天花粉 水粉(各五分) 全蝎(一枚) 蝉蜕(五个) 芫青(七个,去头足)

  上为细末,用麻油、黄蜡约多寡,如合面油,熬匀离火,方入前末药和匀。每于临卧时洗面净,以少许涂面,勿近眼,数日间肿处自平,赤鼻亦消。如退风刺,一夕见效。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目录

作品相关共5章·本卷共3547
卷之一入集·传忠录(上)共1章·本卷共19606
卷之二入集·传忠录(中)共1章·本卷共15470
卷之三道集·传忠录(下)共1章·本卷共17881
卷之四道集·脉神章(上)共1章·本卷共5634
卷之五道集·脉神章(中)共1章·本卷共11424
卷之六道集·脉神章(下)共1章·本卷共6152
卷之七须集·伤寒典(上)共1章·本卷共25610
卷之八须集·伤寒典(下)共1章·本卷共19964
卷之九从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5
卷之十从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1583
卷之十一从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6800
卷之十二从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0676
卷之十三性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3428
卷之十四性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5971
卷之十五性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20007
卷之十六理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8880
卷之十七理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8216
卷之十八理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20322
卷之十九明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20322
卷之二十明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3070
卷之二十一明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2298
卷之二十二心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0256
卷之二十三心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8779
卷之二十四心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6137
卷之二十五心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5850
卷之二十六必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0557
卷之二十七必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4762
卷之二十八必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0664
卷之二十九必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9454
卷之三十贯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5207
卷之三十一贯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6857
卷之三十二贯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9777
卷之三十三贯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8531
卷之三十四天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8214
卷之三十五天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6208
卷之三十六天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5324
卷之三十七天集·杂证谟共1章·本卷共10869
卷之三十八人集·妇人规(上)\总论类共1章·本卷共19072
卷之三十九人集·妇人规(下)\产育类共1章·本卷共27613
卷之四十谟集·小儿则(上)共1章·本卷共14996
卷之四十一谟集·小儿则(下)共1章·本卷共11424
卷之四十二谟集·痘疹诠共1章·本卷共9772
卷之四十三烈集·痘疹诠\痘疮(上)共1章·本卷共9625
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共1章·本卷共24843
卷之四十五烈集·痘疹诠\痘疮(下)共1章·本卷共18345
卷之四十六圣集·外科钤(上)\外科钤(上)共1章·本卷共38237
卷之四十七贤集·外科钤(下)\外科钤(下)共1章·本卷共44663
卷之四十八大集·本草正(上)共1章·本卷共26114
卷之四十九大集·本草正(下)共1章·本卷共22691
卷之五十德集·新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4156
卷之五十一德集·新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32224
卷之五十二图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569
卷之五十三图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15827
卷之五十四书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35556
卷之五十五宇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12392
卷之五十六宇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10472
卷之五十七宇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14926
卷之五十八宙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18030
卷之五十九宙集·古方八阵共1章·本卷共5815
卷之六十宙集·古方八阵\因阵共1章·本卷共23211
卷之六十一长集·妇人规古方共1章·本卷共16591
卷之六十二长集·小儿则古方共1章·本卷共13005
卷之六十三长集·痘疹诠古方共1章·本卷共14087
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共1章·本卷共42719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