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秘传证治要诀及类方
第一部分
作者:明·戴原礼  |  字数:21575  |  更新时间:2022-12-25 20:50:22

  序

  尝闻医者。意也。盖人之致疾。有风寒暑湿劳逸之异。药之为味。有酸苦辛咸甘澹之殊非神圣工巧。焉能测其表里虚实之证。审其浮沉滑数之脉。变化顺逆。千态万状。要在因病制宜。临机应变。药不执方。随时增减。辩其温凉寒热。度其缓急重轻。定以君臣佐使。

  制方施治。非造诣精深。洞明阃奥者。乌能与于此哉。本朝太医院使戴元礼。得神农品尝之性。究黄帝问答之旨。明伊芳尹汤液之法。察叔和诊视之要。精东垣补泻之秘。故凡疗疾。加减用药。取效如神。虽古之扁鹊华陀。不是过矣。况其际遇明时。遭逢圣主。位总医流。名扬四海。有正谊不谋利、明道不计功之心。惟以活人为念。尝着证治要诀类方二册。藏之箧笥。甚为秘惜。惟灵隐住持永乐寺僧缵西绪者。极与为方外契交。间尝获睹。爱而录之珍藏什袭。正统辛酉。监察御史陈君嶷。巡按浙江。至宁波之慈溪。道经永乐寺。西绪以御史之先大夫。尝丞其邑。迨今颂其德政。由是情意欢洽。出其秘藏医书见示。陈君遍阅。不能释手。味其论断。出新意于法度之中。推测病源。着奇见于理趣之极。观其随病加减之妙。

  不特药之咸精。抑亦治疗之有据。诚医门之规矩准绳也。后之欲为方圆平直者。可不于是而取则焉。今陈君得之。如获至宝。亟欲锓梓。广布流传。征予为序。着其所得之由。其与人为善之意。利人济物之心。何其至哉。予惟陈君簪缨世裔。积德行善。凡有可利于人者。靡不尽心。且如今年春朝鲜国渔人数辈。泛海捕鱼。被风飘至浙江。官军以为倭寇。擒获解京。送院收候。饥寒困苦。君独念之。悉备衣粮供赡。使无失所。卒复宁归。其存心制行。率皆类是。若是书刊行使天下后世。不惟赖要诀而脱沉。亦必转夭横而跻寿域矣。其有功于医道、康济斯民之德。岂浅浅哉。正统八年岁次癸亥十一月初四日资德大夫正治上卿礼部尚书前太子宾客兼国子祭酒毗陵胡序。

  卷之一·诸中门

  中风

  (附破伤风漏风)

  天地间惟风无所不入。一罅不塞。来不可御。人之一身。缜密者少。疏漏者多。风乘之轻则为感。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古人谓避风如避寇。盖欲窒源以防患。中风之证。卒然晕倒。昏不知人。或痰涎壅盛。咽喉作声或口眼斜。手足瘫缓。或半身不遂。或舌强不语风邪既盛。气必上逆。痰随气上。停留壅塞。昏乱晕倒。皆痰为之也。五脏虽皆有风。而犯肝经为多。盖肝主筋属木风易入之。各从其类。肝受风则筋缓不荣。或缓或急。所以有斜、瘫缓、不遂、舌强、语涩等证。治之之法调气为先经云。善治风者以气理风气顺则痰消徐理其风庶可收效。先用麻油调苏合香丸。或用姜汁。或用白汤调。如口噤抉开灌之。稍苏则进八味顺气散。

  诸中或未苏或已苏。或初病或久病。忽吐出紫红色者死昏沉不省人事。口噤不可进药。急以生半夏为末。吹入鼻中。或用细辛皂角为末。吹入喉。喷嚏则苏。此可以验其受病深浅。则知其可治不可治。若稍得苏省者。八味顺气散便服治风药。然未遽绝治气药。小续命汤煎熟去滓。调苏合香丸一粒。或五积散加麝香少许。或星香散。或醒风汤加木香一钱。如服前药不效。其人顽涎愈盛。或前证不解。或增困重。宜星附汤。或三生饮加全蝎三个。间磨沉香汤下养正丹肥人多有中病。以其气盛于外而歉于内也。肺为气出入之道。人肥者。气必急。

  气急必肺邪盛。肺金克木。胆为肝之腑。故痰涎壅盛。所以治之必先理气为急。中后气未尽顺。痰未尽除。调理之剂。惟当以藿香正气散。星香散煎服。此药非特可治中风之证。治中气中恶霍乱尤宜。寻常上呕下疼多痰者。亦可用之。

  若中后体虚有痰。不可峻补。热燥者。宜四君子汤和星香饮或六君子汤和之。中而口眼斜者。先烧皂角烟熏之。以逐去外邪。次烧乳香熏之。以顺其血脉。若前证多怒。宜小续命汤加羚羊角。热而渴者。小续命汤去附子加秦艽半钱。恍惚错语者。加茯神远志各半钱。不得睡者。加炒酸枣仁半钱。不能言者。加竹沥一蚬壳许。人虚无力者。去麻黄加茯苓如其数若人自苏者。能言能食。惟身体不遂。急则挛蜷。缓则耽曳。经年累月。难以起止。加仙丹常服。若中饮食。坐卧如常。但失音不语。俗呼为哑风小续命汤。去附子加石菖蒲一筋骨疼者。俗呼为痛风。或痛而游走无定。俗呼为走注风。并宜乌药顺气散。利煎复元或青龙丸。未效。用大防风汤。或五积散调乳香末。胫细而膝肿者。俗呼为鹤膝风。宜感冒后四逆。手足不遂。牙关紧急。与霍乱后四逆。手足搐捻。欲成风者。草果饮和星各半帖煎服。有无故口眼斜。投以中风药剂不效。盖缘骨虚中受风所致。当于此求之。

  不可例作寻常中风治之川乌一味。决不可少。宜炮熟用。

  遍身骨节疼痛。昼静夜剧。如虎之啮。名曰白虎历节风。并宜加减地仙丹或青龙丸乳香有于窗牖间梳洗。卒然如中。呼为檐风。五积散加防风一钱。有痛风而痛有常处。其痛处赤肿灼热。或浑身壮热。此欲成风毒。宜败毒散。

  两颊赤肿。其状如痱。名头面风。酒调消风散食后服。仍以生杏仁去壳频揩之。诸般头见在诸痛门头痛证。病有终身不愈者。其在腰或屈而不能伸。或伸不能屈者。在手足亦然。

  以风伤肝。肝主筋。筋为之也。治法活血为先。多服四物汤吞活络丹。

  治风之法初得之即当顺气。及其久也。即当活血。此万古不易之理。久患风疾。四物汤络丹愈者。正是此议。若先不顺气。遽用乌附。又不活血。徒用防风天麻羌活辈。吾未见能风有偏枯。风痱、风懿、风痹。此皆言其至重也。外有证状不同。其名亦众。非旦暮可非口耳可受不复繁引。若中人发直、吐清沫、摇头、上撺、面赤如妆汗缀如珠。或头面赤黑眼闭口开。手撒遗尿。声如鼾睡。皆不可治。所谓风中脉则口眼斜。中腑则支体废。中脏则性命危不特中风。他中亦然。

  其有害大风者。古谓之癞风。欲呼为麻风。病之至恶无出于此。得此病而眉发髭髯先落犹风撼木而叶先落也。间有食蛇服大风油而愈者亦幸耳。

  破伤风者。因皮肉曾有破伤处。风从疮口入。其证项强牙关紧。状如发。不似中风。

  又似产后角弓反张用苏合香丸。进防风散。玉真丸。

  漏风不论冬夏。额上常有汗出。得之醉后当风所致。头乃诸阳之会酒能发阳。所以饮必醉后阳气上升。头面之毛窍必开。当风坐卧。风邪入之。以致头面汗。名曰漏风。黄六一汤加防风。麻黄根。桂枝各半钱。风已除、只口开斜未正者。以萆麻去壳烂捣。右涂在左。左涂在右。或以膳鱼血入麝香少许涂之也。

  有虚热生风。元气虚。虚则风乘之。治虚当兼风治。有虚证似风。此权当治其虚。不可中风而疼痛甚者。或在遍身。或在手足。惟铁弹丸佳。如碧霞丹。青州白丸子。防风丸角丸。八风散。骨碎补丸。乌荆丸。大三五七散。四生散。省风汤。五痹汤。四生丸。轻脚丸。伏虎丹。秘方换腿丸。左经丸。木瓜丸。胡麻散。皆治诸中风。斟酌病源。当用治效方

  卷之一·诸中门

  中气

  中气、因七情内伤。气逆为病。痰潮昏塞。牙关紧急。但七情皆能使人中因怒而中尤多气之状。大略与中风同。风与气亦自难辨。以气药治风则可以风药治气则不可。才觉中气急以苏合香丸灌之。候醒。继以八味顺气散。或调气散。中气与中风相似。所以别者。风中身气中身冷。既苏之后。尚有余痰未尽平复。宜多进四七汤。及星香散。若其人本虚痰。气上逆。关膈不通。上下不升降。或大便虚闭宜用三和丹诸气皆可用。不独中气。

  卷之一·诸中门

  中寒

  中寒之证。人身体强直口噤不语。或四肢战掉或洒洒恶寒或翕翕发热。或卒然眩晕身无此为寒毒所中。宜先用酒调苏合香丸。轻则进五积散加香附一钱。麝香少许。重则用姜附汤若人渐苏。身体回暖。稍能言语。须臾。问其别有何证。挟气攻刺姜附汤。加木香半钱。

  挟气不仁。加防风一钱。挟湿而肿痛者。加白术一钱。筋脉牵急者。加木瓜一钱。肢节疼痛者。加桂二钱。

  卷之一·诸中门

  中暑

  中暑为证。面垢闷倒。昏不知人冷汗自出手足微冷。或吐或泻。或喘或满。切不可以冷水及用十分冷剂。却暑散水调灌下亦得。或以来复丹末同苏合香丸用汤调灌。或以来复丹研末汤调灌之。候其人稍苏。则用香薷饮香薷汤煎熟去滓。入麝香少许服或剥蒜肉入鼻中或研蒜水解灌之。盖中伤暑毒阳外阴内。诸暑药多有暖剂。如大顺散之用姜桂。枇杷叶散之用丁香。

  香薷饮之用香薷。香薷味辛性暖。蒜亦辛暖。又蒜气臭烈。能通诸窍。大概极臭。极香之物皆能通窍故也。

  初觉中暑。即以日晒瓦。或布蘸热汤更易熨其心腹脐下。急以二气丹末汤调灌下。

  曾有客人。中暑迷闷。四肢厥逆。冷汗如雨裸形欲投水中。口吻涎沫流溢。此中暑已深阴阳离绝难除。又有暑途一证。似中而轻。欲睡懒语。实人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虚人星香饮加香薷一钱。苏后冷汗不止。手足尚逆。烦闷多渴者。宜香薷饮。苏后为医者过投冷剂。致吐利不止。外热内寒。烦躁多渴。甚欲裸形。状如伤寒。阴盛隔阳。当用温药。香薷饮加附子浸冷服。渴者缩脾饮加附子亦浸冷服。

  卷之一·诸中门

  中湿

  风寒暑湿。皆能中人。惟湿气积久。留滞关节。故能中。非如风寒暑之有暴中也。中湿之证关节痛重浮肿喘满腹胀烦闷昏不知人。宜白术酒。有破伤处。因澡浴湿气从疮口中入。其人昏迷沉重。状类中湿。名曰破伤。宜白术酒。

  卷之一·诸中门

  中恶

  中恶之证。因冒犯不正之气。忽然手足逆冷。肌肤粟起。头面青黑。精神不守。或错言妄语牙紧口噤。或头旋晕倒。昏不知人。即此是卒厥、客忤、飞尸、鬼击、吊死、问丧、入庙、登冢、多有此病。苏合香丸灌之。候稍苏。以调气散和平胃散服。名调脉平胃散。

  霍乱之病。挥霍变乱起于仓卒。与中恶相似。俗呼为触恶。但有吐利为异耳。其证胸痞腹气不升降。甚则手足厥逆。冷汗自出。或吐而不泻。或泻而不吐。或兼作吐泻。或吐泻不透。且苏合香丸以通其痞塞。继进藿香正气散加木香半钱。仍以苏合香丸调吞来复丹。若果泻已甚。则不可用来复丹。泻而不吐。胸膈痞满。先以阴阳汤。或浓盐汤。顿服以导其吐。

  已吐未吐。并藿香正气散。间进苏合香丸。吐而不泻。心腹痛。频欲登圊苦于不通。藿香正气散加枳壳一钱。多下来复丹。欲捷则用生枳壳。若不能见效。逼迫已甚。其势不容不用神保丸。但神保虽能通利。亦入大肠而复有功。若膈于上而不能下。转服转秘。须用来复丹研末。汤调吞下养正丹百粒。庶可引前药到下。吐泻兼作。心腹缠扰未安者。藿香正气散加官桂木香各半钱。不愈则投四顺汤。

  吐利不止。元气耗散。病势危笃。或水粒不入。或口渴喜冷。或恶寒战掉。手足冷逆。

  或发热烦躁。欲去衣被。此盖内虚阴盛。却不可以其喜冷欲去衣被为热。宜理中汤。甚则附子理中汤。不效。则四逆汤并宜放十分冷服。

  欲吐不吐。欲泻不泻。心腹缠扰。痛不可忍。上下不通。言语不定。如见鬼神。俗谓之干霍乱。先以浓盐汤顿服。次调苏合香丸吞下来复丹。仍进藿香正气散加木香枳壳各半钱。近世俗医谓之卷肠沙多信之。殊不知即是霍乱。侥幸而愈者。一通之功耳。

  霍乱转筋。理中汤加冻胶锉炒一钱。仍令其系缚腿胫。若筋入腹。及通身转筋者不可治筋转者。以造曲蓼汁暖热浸。或用浓盐汤浸。

  霍乱已透。而余吐余泻未止。腹有余痛。宜一味报秋豆叶煎服。干者尤佳。

  霍乱之后。阳气已脱。若遗尿而不知。或气少而不语。或膏汗如珠。或大躁欲入水。或四肢不收。皆不可治。霍乱并诸吐泻后。胸膈高起痞塞欲绝。理中汤加枳实半钱。茯苓半钱。名枳实理中汤。吐泻已愈。而力怯精神未复者十补饮。

  夏天感暑。吐泻如霍乱者。六和汤香薷汤。皆是要药。大吐泻复厥逆躁扰。审之因暑得之。

  止宜香薷饮。人于夏月多食瓜果。及饮冷乘风。以致食留不化。因食成痞。膈绝上下。遂成霍乱。六和汤倍藿香煎熟调苏合香丸。

  卷之一·诸中门

  厥

  厥者、逆也。手足逆冷也。其证不一。散之方书者甚多。今始撮其大概。寒热厥逆。见诸伤门风寒证。

  尸厥。即飞尸、卒厥、本门中恶证。

  蛔厥。见呕吐门吐蛔证。

  痰厥。饮厥。见呕吐门各证。

  气厥。即中气。见本门中气证。

  卷之二·诸伤门

  伤风寒

  (附感冒凡看病不令染用雄黄末涂鼻孔及须知避忌行从客位边入男子病秽气出于口。女子病秽气出于阴坐立对语间宜识得向背)。

  伤风。伤寒。俗呼为伤寒。传经分三阳三阴。三阳。是太阳、阳明、少阳经也。三阴。

  太阴、少阴、厥阴经也。经之阴阳以脏腑言。腑为阳膀胱胃胆是也。脏为阴脾肾肝是也。病之阴阳。乃是外邪之阴阳。阴气阳气是也。阴阳二气。皆能犯脏腑。故阳气犯太阳。则为伤风。

  恶风而有汗阴气犯太阳。则为伤寒。恶寒而无汗在太阳未得解。转入阳明、少阳二经。则纯乎阳。不如太阳易其治。若阳气未能罢。以次传入阴经。则为阴中之阳。盖缘阳经之阳气。

  来入阴经。虽有自利、欲寝、唇青、手足厥冷、舌卷。囊缩等证。不可妄投热药宜泻其阳之在阴经也。

  若阳病下之太过。阳气已脱。遂变为阴。所谓害热未已。寒病复起。或初得病。便是阴此是阴中之阴。盖缘阴气攻阴经。阴自得传。非自传诸阳经来只当以温药回其阳。故阳入阴者。变阳以救阴。阴入阳者。用阳以救阳。二者不可不辨。

  伤风伤寒。初得病时。俱见发热头疼体痛。属太阳经。但伤风恶风有汗伤寒恶寒无汗。并宜和解散。芎芷香苏散。或养胃汤加草芎各半钱。热服温覆。若的是伤风。有前自汗恶风等证可用桂枝汤。令其热服温覆。喘加杏仁一钱。咳加五味子一钱。渴加参半钱。外热未止者败毒散。热而有汗者。败毒散加桂枝半钱。或阳旦汤。呕者不宜用桂枝汤。合于本方加半夏一钱添姜煎。此非合病之呕。系伤寒杂病。即非正伤寒。故可用也。风寒二证。理当发汗而其人虚不可汗者。宜桂枝汤加黄半钱。若的是伤寒。有前恶寒无汗等证。可用五积散热服。浓被覆之取汗。喘嗽者。杏子汤加麻黄半钱。欲汗而不得汗者。再进。已汗而身热不退者。参苏饮。或败毒散加桂枝半钱。呕者。养胃汤。此非治合病之呕。若风寒俱伤。或恶风而无汗。或恶寒而无汗。疑似之间。只宜五积散半帖和败毒散半帖。名交加散。喘嗽者。小青龙汤。有初得病太阳证具但寒而未即为热。至一二日后方热。此伤于寒。若伤风即有热矣。但寒未有热者。五积散发汗。有已服解表药。不恶风。不恶寒。诸表证已罢于里又未躁未渴小便亦未赤大便如常。独身热未除者。宜香苏饮败毒散。小柴胡汤加桂枝半钱有已服解表药。证已罢又无里证。其人体痛不减者。恐是发汗多。荣卫不和所致。宜小建中汤用半浓半薄之桂。

  若风寒二证。传经后、身热烦渴。小便赤。大便不通。言语不得。睡不宁。鼻干头目疼。日晡增剧。不恶寒。反恶热。舌上白胎。中有断文。或黑胎方为极热。甚则昏不知人。此属阳明经。宜大柴胡汤。小承气汤下之。若具诸证。而大便自调者。宜白虎汤少加小柴胡汤。

  若胸胁俱痛头疼。耳聋。口苦。或渴或呕。大小便或利或不利。往来寒热如疟。此属少阳证宜小柴胡汤嗽加北五味子半钱。渴甚加栝蒌根半钱。不渴而外有热者。加桂枝半钱。自汗而尚恶风者。以小柴胡汤半帖。加桂枝汤半帖。

  如妇人病中。经水适来。或经水失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寒热往来如疟。昼则明了。夜则谵语。宜小柴胡汤。或加生地黄半钱。

  若胸膈不快。手足自温。或自利而渴。或腹满时痛。此属太阴经或自利不渴。宜理中汤重则加附子四逆汤。此阴中之阴也。腹满而痛。当得通壅。宜桂枝汤加芍药。即是小建中汤。

  但易浓桂为桂枝耳。不愈。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一钱。或枳芍各半钱。腹痛甚、大便不利者。桂枝汤加大黄一钱临熟入。或大柴胡汤。以诸实各痛当下。此阴中之阳也。

  若兀兀欲吐。心烦喜寐。或自利口燥而渴。或口中和而背恶寒。此属少阴经但少阴用药有阴阳之分。自利而渴者宜猪苓汤。盖阳热传入肾。少阴经肾系舌本。故自利口燥而渴。以猪苓汤利肾中之热。不愈。则当自大便去之。古法合用大承气汤若难用大承气汤。则用小承气汤或且进白头翁汤。上项诸药。为阴中极阳者也。

  泄利下重。其人四逆。先以水盏半。葱白二根。煎一盏去葱。煎四逆散至七分。咳加北五味子、干姜各半钱。悸加桂枝一钱。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钱。腹痛加熟附半钱。

  若审是下利清谷。手足四逆。其人面带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四逆汤倍干姜。面赤者。加葱一根。腹痛加芍药一钱半。呕加生姜。咽病加桔梗一钱。

  若口中和而背恶寒。宜正方四逆汤不必加减。四逆散四逆汤。俱治少阴下利。四肢逆冷泄利下重者。与下利清谷者。一凉一温。又自有阴有阳之别。(四逆散是治四逆阳证。四逆汤是治四逆阴证。)

  若初得病。便见少阴证。其人发热恶寒。身疼头不痛者。宜麻黄细辛附子汤微汗之。或五积散加熟附半钱。或五积散加以顺元散。若烦闷厥逆。或舌卷囊缩。或下利清谷。里寒外热。

  此属厥阴经下利清谷者。阴中之阴。宜进通脉四逆汤。或当归四逆汤。加生姜茱萸。舌卷囊缩。不特阴中之阴有之。阳明之热。陷入厥阴亦有之。盖阳明主宗筋。宗筋为热毒风所致。故弗荣而急引舌与卵风以舌卷囊缩。当泻阳以救阴宜大承气汤。阳传太阴而利故用小建中汤。及小柴胡汤去黄芩加芍药。此一药治太阴泄利。肠鸣而痛。已利而痛为虚。虚则肠鸣。盖为传阴之阳气渐微。

  不敢过用冷剂。但以芍药通壅耳。

  南阳谓伤寒手足必微冷。若手足自温者。系太阴也。说欠分晓。若阳明手足安得微冷。

  少阳厥阴而大冷。安得言微冷。但当言三阴经。少阴厥阴手足厥冷。惟有太阴手足自温耳。

  凡渴。问其所饮。欲冷欲热。欲多欲少。若饮多而欲冷者阳渴也。更须审其有何证在经也。

  其太阳证小便不利而渴者。五苓散。其阳明证。大便不利而渴者。宜于前本经求之。已利犹渴。宜白虎汤。其少阳证。寒热往来而渴者。小柴胡汤去半夏。加括蒌根如其数。阴亦有自利而渴。各已见本经。但阴有渴。古人多有冷剂。以其皆挟阳气耳。经虽阴而病则阳也。然亦有下利清谷不系热利。纯是阴证。而反见渴者。此是阴在下隔阳于上。兼因泄泻。津液既去。枯燥而渴。其人虽引饮。所饮自少而常喜温。不可投冷剂。宜理中汤。或四逆汤加人参一钱。渴甚连理汤。

  有阳证不渴。阴证反渴者。阳明不甚渴。太阴乃大渴。不可不知。治渴一也。有坚肾水而渴止者。有利小便而渴愈者。坚肾水则用天花粉之属。利小便则用茯苓猪苓之类。盖太阴以利小便为先。阳明以利小便为戒少阳以胆经。半表半里未可下之。其人或大渴不止当以小柴胡汤加天花粉之属。坚其肾水。肾水既坚。自还渗入大肠。大便微通。热去而渴解。若病在太阳。太阳在膀胱肾经非利小便。则热无从去。渴何由愈。外有非阳一证。烦躁发渴。此乃阴盛隔阳。不当顺其渴。惟当治其阴。

  烦躁、阴阳经皆有之。阳明经胃有热屎故烦。此当下之。太阳经已得汗而烦者、五苓散少阳亦或有烦。宜小柴胡汤。阴烦少阴为多。由阳气传入阴经。阴得阳而烦。自利而渴。烦不眠者、辰砂五苓散。若非是阳气传阴。阴气犯阴经。吐利手足厥冷而烦。经云。阳虚阴乘之故烦。又云。阴盛发躁。欲坐井中。吴茱萸汤。甚者四逆汤加葱白二根。

  外有虚烦一证。乃是病愈后。阴阳未复。时发烦热。竹叶石膏汤。痰多睡不宁者。温胆汤。

  呕者。橘皮汤。详见寒热门。潮热虚烦证。若误用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自利须辨阴阳。三阳自利。各已本经见之。太经与阳明合病。下利头痛腰疼肌热目疼鼻干。

  宜葛根汤。阳明与少阳合病。下利身热胸胁痞满而呕或往来寒热目疼鼻干。宜大柴胡汤。大抵阳热之利。与阴热之利。与阴寒之利。自不同。阳利粪色必焦黄热臭。出作声。脐下必热得凉药则止。得热药愈增。阴利必洞下清谷。粪色或白或淡黄。脐下多寒。宜温中止泻之剂此之谓阴利阳利。指阴阳二气而言。非曰阴阳二经也。缘阴中亦自有阳利。不可因下利便以为阴也。

  外有太阳证。医反下之。遂下利清谷。身体又自疼痛者。急用四逆汤救其里。后得大便已调。身上疼痛。却用桂枝汤解其表。(先救里后解表。恐洞下阳脱变生不测。)

  又有内不太满。犹生寒热。未可下而便下之。内虚热入。挟热自利。脐下必热。大便赤黄色。及下肠间津汁垢腻。名曰利肠。宜白头翁汤。黄芩汤。

  要知均自为利。身不热手足自温者。太阴身体四逆者。少阴厥阴其余身热下利。皆属阳经。

  然阴利有反发热。或初病无热。利后却热。或初得病即身热。继而自利。此阴利。非阳传阴经之利。详见后段发热证。

  又有大便秘五六日。以药利之。利遂不止。用极热剂方瘥。阳有利。阳有秘。当更以他证别之。

  外热内烦。下利上渴。或痞或痛或呕。常法多用黄芩汤。半夏泻心汤亦可。不若生姜泻心汤之当。或温胆汤加入黄连。其中枳壳去取在人。

  诸阳发热。已见前三阳经。阴不发热。惟少阴能发热。然少阴发热。有二证初得病即见少阴证。发热恶寒头不疼。宜麻黄细辛附子汤。(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者。多在表。宜此汤。)

  若下利清谷。身热躁扰。里寒外热。仲景谓之反发热。此乃阴盛隔阳。宜四逆汤。附子理中汤。盖阳气传阴经而下利者。乃是热利。阳陷入里。外所以无热。阴气入阴经而下利者。乃是里寒自利。寒既在里为主。则阳气必客于外。所以外反热。要知阴阳二证。发热自是不同发于阳而发热者头必疼发于阴而发热者头不痛。此为验矣。

  汗下后发寒热。又发汗后只恶寒者为虚。虚乃表虚。发汗后只恶热者为实。实乃里实只恶寒者。是发其汗汗出太过。所谓阳微则恶寒。宜芍药甘草附子汤。只发热者。是表已解而里不消。所谓阴微则发热宜大柴胡汤。或小承气汤。

  又有汗下后。阴阳不相入。水火不相济。致余热未退。不可更用冷药内外俱未可攻。宜小建中汤。若其人已虚。虚能生热。宜小建中汤加当归一钱。或四君子汤加黄半钱。或十全大补汤调其荣卫。虚者。四桂汤真武汤。审之是邪热未解。虽经汗下。却不畏虚汤养病。宜竹叶石膏汤。

  又有潮热一证。经云。潮热者。胃家实也。属阳明经。当下。此之潮热。乃独热往来。

  多于日晡时发。如潮之期长落。非若先寒后热。寒往即热来此也。

  外有病瘥后。多食发热。名曰食复。作劳发热。名曰劳复。复者。愈而复作之义。食复宜小柴胡加大黄一钱。劳复宜枳实栀子汤。或小柴胡汤。今人有澡心浣衣沐发易床之戒。遂以幽冥鬼神之说。盖虑患者初愈。以垢秽为嫌。作劳太过。致成劳复耳。

  呕吐。有寒热二证。无物为呕。有物为吐。何以为吐有物。古语只闻有干呕。不闻干吐太阳与阳明合病。身热头疼项强烦热鼻干目疼而呕。宜葛根汤加半夏一钱。太阳与少阳合病。

  头疼腰疼往来寒热胸胁疼痛而呕。宜黄芩汤加半夏一钱半。入生姜五片煎。若少阳证俱不系合病。呕而热者。宜小柴胡汤。若阳明证具虽显然有可下之者。兼之呕多。犹属上焦。未可遽下。宜小柴胡汤。若太阳不与少阳阳明合病。而独见太阳证。或吐泻者。恐病患膈间素有痰饮停饮伤滞且以二陈汤定之。候呕吐定。徐进解太阳经药。若先呕却渴者。宜猪苓汤。先渴却呕者。

  宜治膈间有水。小半夏茯苓汤。渴欲饮水。水入即吐。吐已复渴。名曰水逆。由心经受热。

  而小肠不利也。宜五苓散。若少阴不渴而吐。或干呕者。理中汤去白术。加生姜。呕而吐涎沫者。吴茱萸汤。太阴厥阴间有呕吐。太阴宜理中汤。厥阴宜四逆汤。并加生姜煎。以上阴证。乃阴中之阴。宜用热剂。阳入阴者。能为利而不为呕。呕属上而近于外也。阳之所入者深故利也。又有阳证病新瘥后见呕。别无所因。此余热在胃脘也。宜竹叶石膏汤。或橘皮竹茹汤。

  大凡得之太阳而呕者必是合病。呕乃病渐入内。非正太阳也。曾记有人。初得病。太阳证在呕吐不止。药投暖剂。莫能治之。知太阳已汗解。固当用冷剂。是太阳见呕。非合阳明。

  则合少阳。其呕为热。用暖剂非矣。(曾见太阳证大呕。因呕吐药只解表自除。)

  又记人有初病具太阳证而呕。一家少长。患状悉类。进养胃汤八服。无不立效。此时行之气。适然如此。是为伤寒杂病。又非可以正经伤寒律之。

  面赤。分阴阳毒。太阳不解。阳气怫郁。令人面赤。宜败毒散。下虚、故面戴阳而赤。

  此阴证。更审有何病。在何经用药施治。

  仲景谓咳逆为哕。有阴阳二证。阴证乃胃寒所生。亦有初本是热。因大发汗后。复吐下之。

  攻热太过。以致胃寒。因寒而咳逆者。橘皮干姜汤。或半夏生姜汤。咳逆就桔梗枳壳汤中加半夏陈皮等分。生姜十片煎。亦治阴咳逆。阳证咳逆。乃胃家热。小柴胡汤。橘皮竹茹汤。

  阳咳逆而又兼腹痛者。问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前部猪苓汤。后部调胃承气汤。

  发黄有阴阳二证。阳证发黄。留热蓄在脾胃。瘀热与宿谷相搏。蒸郁而黄。凡病患身体发热头面汗出。颈以下都无汗。渴饮水浆。小便不利。通身头目悉黄。身干无汗。溺又不利。

  则热不外越。必蕴蓄而成黄证。宜五苓散用茵陈煎汤调。或栀子汤调服。

  又有瘀血一证。遍身亦黄。但瘀血则发狂。大便必黑。小腹按之急痛。而大便却自利以蓄血不利小便也。宜桃核承气汤。

  阴黄。乃太阳经中湿。体痛发热。身如熏黄。终不如阳黄之明如橘子色也。当叩其小便之利与不利。小便自利。术附汤。小便不利。大便反快者。五苓散。

  、有刚。柔。又有阴。阳。有汗。为柔。无汗为刚。缘先因伤风。又感寒湿致然。外证俱能发热恶寒。头颈强急。腰背反张。或螈口噤。状如发痫。又如产后角弓反张风。小续命汤。皆可用。审是柔。有汗者。桂枝汤加葛根一钱。重则附子防风散。

  审是刚无汗。宜葛根汤若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切牙。不恶寒者。大承气汤。

  发狂。阳证有二。阴证有一。阳证蓄血如狂。已见发黄条中。阳毒发狂。躁而狂走。妄言叫骂。如见鬼状。面赤咽痛。鼻如烟煤。或身斑如锦。或下利赤黄。宜阳毒升麻汤。阴证。乃是病发于少阴。不当正发汗。医见其恶寒。遂强发之。汗因漏不止。其人亡阳。故狂。大略与阴极发躁同。南阳云、亦无此一证。当用阴躁之药。加以收汗之剂。玉屏风散。入熟附子一钱。仍外以温粉敷之。或冷汗自出。手足逆冷。其人狂不止者。宜四逆汤冷进。(阴发狂亡阳证。多死。)

  医治伤寒。多问其小便利不利。赤不赤。以别其阴阳。亦有小便自利。遍数多。所出自少。

  色不甚清。不可因其利而遽谓之阴。必是小便如常。清而不赤。又无诸阳证。方信里之无热。若病在太阳。身体热。太阳属膀胱未有小便不赤者。不可因其赤。遽谓之实热。必是小便如灰汁。或如陈酒。或如血色。无诸表证。方见其热已入里。又有因发汗过多。津液枯竭。以致小便不利。或涩而赤。医者往往利之。重竭其泽液。又阳明病。不大便。而小便赤涩。或误利其小便。则津液愈无。胃愈干燥。此又利小便之戒。

  不得眠。阴阳皆有之。正病于不得眠者。阳明也。若少阴当病于欲寐。今乃不得眠。缘阳气入少阴经。非少阴正病也。仲景云。二三日。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者。阳明也。于前阳明证中求药。少阴下利而渴。六七日。咳而呕。心烦不得眠。宜猪苓汤。若少阴病得之三二日以上。心中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外有因发汗大过。胸中烦躁。不得眠。欲饮水者少少与之。其人发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若因吐下后。心烦气乏。昼夜不得眠。宜酸枣汤。若下后复汗。昼夜烦躁。不得眠夜则安静、不呕不渴。身无大热者。是汗太过。阳气衰遂成阴证。干姜附子汤。外有伤寒已解。或因饮食复剧。烦闷、干呕、口噪、呻吟、错语、不得眠。宜黄连解毒汤。又有病瘥后。自不得眠。宜温胆汤。或眠而精魂散乱。异梦惊悸者。温胆汤尤宜。

  古论鼻衄。属太阳经。风寒皆有之。既衄而表证仍在。于寒当用麻黄汤。于风当再用桂枝汤且谓发烦目瞑。极者必衄。既发烦目瞑。岂纯是太阳经。兼阳明之脉循鼻。是太阳侵入阳明。汗下俱难。若衄已而热不退者。惟升麻葛根汤。败毒散。阳旦汤为稳。衄而烦渴。饮则吐水。先服五苓散。次服竹叶石膏汤。大衄不止宜茅花汤。或黄芩芍药汤。加茅花一撮。

  若少阴初得病。医误以正发汗之法。致迫血动经。妄行而衄。其血非独出于鼻。或从口中。

  或从耳目。又有阳陷入阴。四肢厥逆。医见其厥。谓寒邪在表。从而汗之。当下反汗。以致动血。是谓下厥上竭。为难治。先哲云。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正以此也要知汗不出彻。为阳之衄。误发其汗。为阴之衄。二者大不同也。又云阳盛阴虚。汗之则死。

  恶寒。阴阳皆有之。太阳经伤寒。病在表。故恶寒。少阳半在表半在里。亦微恶寒。阳明在里。本不恶寒。阳明或恶寒者。与太阳合病。未可下。宜小柴胡汤。

  三阴。惟少阴经有恶寒之证。太阴厥阴皆不恶寒然少阴恶寒。又有二证。发于少阴者。

  无热而恶寒。宜温之属。理中汤、四逆汤。少阴无热恶寒。似与前太阳经未即热一条相似。所谓寒未即热者。为太阳证具而未热耳。此之无热恶寒。盖无太阳头痛等证知为少阴也。阳气传入少阴者。或恶寒而倦。时时自烦。不欲浓衣。属大柴胡汤。

  若太阳得汗后。大恶寒者。表虚也。芍药甘草附子汤。表虚恶寒。而筋惕肉者。真武汤。外有太阴自利不渴。厥阴下利厥逆。俱或恶寒。太阴宜理中汤厥阴宜四逆汤前既言二阴不恶寒。今又言或恶寒。要知太阴厥阴。皆不恶寒者。此阳传阴者也。三阴皆能恶寒者。阴入阴者也。特在少阴为多耳。皆恶寒有二证。三阳合病。皆恶寒者。必口中不仁。口燥舌干也。少阴病皆恶寒者。必口中和也。以此别之。合病白虎汤。少阴附子汤。(仲景云。有热而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而恶寒者发于阴也。与此理同。)

  身体痛。阳证病在太阳。阴证病在少阴厥阴。在太阳宜汗。于前本经求药。自利而身体痛。

  无热证者。为阴病也。急当救里。宜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去芍药加干姜。或加官桂。如其数。若发汗后身大痛不止。宜小建中汤。和其荣卫。加以筋惕肉者。真武汤。外有阴毒身疼。如被杖。与中湿风湿等证。皆能身体痛重。活人书载之。以详兹不复述。

  自汗九证。备见活人书。但少阴不得有汗。而或反自汗出以阳气衰少。无以固阴液。故汗不当出而出。宜真武汤。阳明病法多汗而或反无汗。如虫行皮中状者。以病患久虚。津液竭不能为汗。宜用黄建中汤。得津液既和。而阳明证仍在。徐用小柴胡汤。若太阳发汗多。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宜桂枝汤。加熟附子一钱。漏汗而筋惕肉。身欲振振擗地者。真武汤外有头汗数证。引饮。小便不利。身必发黄。已见前发黄证。胸胁微痛。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小柴胡汤。心下紧满。无大热。但头有汗。此名为水结胸。以头汗别水结证。

  小半夏茯苓汤。内加苓倍半夏。

  白胎。舌上微白者。未可便为热证。必胎白而浓。其上如刺焦裂破纹。摸之略无小润甚成黑胎。方为热极。加以下证。悉具。无表里证。方可用小承气汤。大柴胡汤。亦有病属阴证。下利清谷。阳气客于上焦。烦躁引饮。舌胎如前证。或鼻烟煤。欲去衣被。不可误以为阳。附子理中汤。四逆汤。冷服。

  阴阳之病。皆能发厥。故有阳厥。有阴厥。皆病之深也。二厥惟阳厥易误。当问其初得病如何。若初得病。头不痛。四肢逆冷。足多挛卧。而恶寒或汗。自引衣盖覆。或不渴。或利清谷。或小便自调。人多惺惺而静此寒厥也。是为阴中之阴。宜四逆汤附子理中汤。若初得病头痛身热。外别有阳证。至五六日方发厥。其人虽厥。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多昏愦者此热厥也是为阴中之阳宜白虎汤。或大承气汤。热厥。虽手足冷而指甲暖不若寒厥。并指甲俱冷此辨阴阳要法也。

  近有阳病。自腰以上极热。两脚常冷。盖三阴脉。上不至头、故头不疼。三阳脉。下不至足故足冷也。

  咽喉痛。有阴阳二证。面赤。身发斑如锦。睡脓血而咽喉痛者。此阳毒证。宜阳毒升麻汤。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喉痛者。此少阴证。宜通脉四逆汤。于中加桔梗一钱。

  又有非是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旬月方发。先咽痛而次下利。宜半夏桂甘汤。谓之肾伤寒(此证人罕知。)亦有初得病。头痛发热。无阳毒少阴诸证。而咽喉自痛者。此因感冒后。

  顿浓衣被。或用蛮法。服生姜热酒即卧。遂成上壅。或先有壅热。欲取凉快。致为外邪所袭既有风寒又有热壅。宜参苏饮倍桔梗加木香半钱。或消风百解散。或败毒散。或五积散。

  败毒散。各半帖。名交加散。

  腹肚满痛。有阴阳之别。腹痛属里。正太阳经腹不痛。少阳有胸胁痛而无腹痛。若有阳明腹满急而痛此为里实。宜大柴胡汤。小承气汤。此总论三阳经。阳中之阴。三阴下利清谷。而又腹痛者。里寒故也。四逆汤。附子理中汤。阳气传太阴经。腹满而痛。其证有二。有实痛。

  有虚痛。肠鸣泄利而痛者。虚痛也。此独论太阴经。阴中之阳。小建中汤即桂枝加芍药汤。

  但桂有浓薄耳。不瘥则小柴胡汤。去芩加芍药如数。腹满大便秘。按之痛者。实痛也。桂枝汤加大黄一钱。此之虚痛实痛。乃是以阳邪渐消为虚。阳气正大为实。又阳气传少阴。六七日。腹胀满。不大便者当下。宜大承气汤。痞结胸。皆误下所致。按之胸膈石硬而痛。小结胸也不按自痛者。大结胸也。心下满而不痛者。痞也。恶寒身热。病发于阳。未有下证而反下之。则为结胸。恶寒无热病发于阴。不当下而反下之。则为痞。二证之中。又各分阴阳。

  痞结胸皆应下。表未解尚恶寒者。且宜解表。用桔梗枳壳汤。和桂枝汤各半帖煎。如表已解则可用小陷胸汤。以攻小结胸。大陷胸汤以攻大结胸。或先宜用桔梗枳壳汤。不效则用大小陷胸汤。此大小结胸。乃为热结。其人必烦躁渴。心中懊。(仲景云结胸证。脉尚浮。

  未全结也。宜桂枝汤。)

  又有寒实结胸。虽痛而无烦躁等证。此因下后虚逆。寒气独结。宜理中汤加枳实半钱茯苓一钱。或枳实理中丸。(寒实结胸。仲景用三白散。)

  又有水结胸。无大热证。头微汗出。宜小半夏茯苓汤。如寒痞。则用理中汤加枳实半钱茯苓一钱。或枳实理中丸。阳痞时有热证者。先用桔梗枳壳汤。次用黄连泻心汤。虽有热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表解而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或甘草泻心汤。痞而有阴阳杂证。半夏泻心汤。痞而渴。饮水即吐者。五苓散。亦有不因误下而自痞者。审在何经。且当治本经病痞。甚则攻其痞。

  大结胸为阳。然亦有阴结。用理中热剂。痞则为阴。亦有阳痞。用三黄凉剂。此盖随阴阳变通。不可执也。喘嗽有阴阳。太阳经喘嗽。略于前本经言之。详见嗽门。少阳有嗽无喘。有喘非少阳也。其见少阳证而嗽者。宜小柴胡汤。加北五味六分。干姜四分。阳明有喘。无嗽有嗽非正阳明也。其阳明证喘有潮热者。宜大承气汤。阴证喘。惟少阴有之。若四肢沉重疼痛小便如常。大便自利而嗽者。真武汤去芍药。加北五味干姜各半钱、细辛三钱。此阴中之阴。若四肢厥逆。腹中痛。泄利下重而咳。四逆汤加北五味干姜各半钱。下利呕渴。身烦不得眠而咳嗽者。猪苓汤。此阴中之阳。诸阴喘促。最为危证。反阴丹。

  谵语属阳。郑声属阴。经云实则谵语。虚则郑声。谵语者。颠倒错乱。言出无伦。常对空独语。如见鬼状。郑声者。郑重频繁、语虽谬而谆谆重复不自已。年老之人、遇事则谇语不休以阳气虚故也。此谵语郑声。虚实之所以不同也。二者本不难辨。但阳盛里实。与阴盛隔阳。皆能错语。须以他证别之。大便秘。小便赤身热烦渴而妄言者。乃里实之谵语也。小便如常。大便洞下。或发躁。或反发热而妄言者。乃阴隔阳之谵语也。里实宜下。调胃承气汤。

  热躁甚而妄言不休大渴喜冷。宜理中汤。阴隔阳。宜温胆汤。四逆汤。附子理中汤。又有不系正阳明。似困非困。间时有一二声谵语者。当随证施治。

  外有已得汗。身和而言妄者。此是汗出后。津液不和。慎不可下。乃非阳非阴者宜小柴胡汤和建中汤各半帖。和荣卫。通津液。若阳传入阴。自利。手足厥逆。语或错乱。此虽已自利。其中必燥屎。犹当下之。阴中之阳。宜调胃承气汤。瘀血在里。大便黑。小便利。小腹痛。其人如狂。谵语者。桃核承气汤。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隔断。此热入血室。其血必结。

  亦能谵语。宜小柴胡汤。病后血气未复。精神未全多于梦寐中。不觉失声如魇。此不系谵语郑声。宜温胆汤。去竹茹、入人参半钱。或用六君子汤。

  多寐四证。风湿多寐。见活人书。不可更发汗。宜败毒散。属阳经。

  久不得寐。一旦欲寐。别无余病。此为阴阳和而愈也。若少阴得病。但欲寝者。急投四逆汤。外有狐惑。忽忽喜寐。当于活人书求之。

  小便难。须别阴阳。经云。阴虚则小便难。然阴虚则阳必凑之。于小便故难。而其色赤黄者。为阳所凑。中有热也。是阴血虚。不足以胜阳气。则阳盛而便难。宜五苓散加滑石末。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

  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而小便难者。是阳气虚。不足以固阴液。则液干而便难。宜桂枝汤。加熟附子一钱。或更加茯苓。又有阳明短气。腹满。胁下及心痛。鼻干。不得汗。身黄。小便难。潮热而哕者。小柴胡汤。

  加茯苓一钱。经云。日晡所发潮热者。胃家实也。此属阳明当下证。然亦有每至脯时发热。五更复退。而大便自利。用姜附辛热剂而愈。岂可以日晡潮热。遽谓之阳遽谓之实。要须以他证参之。愚曾治患人沈其姓之子。乃所亲见而亲试者也。

  三阳有头痛。三阴无头痛。此论古矣。然阴间有头痛。厥阴循喉咙之后。与督脉会于颠阳间不头痛。似非正法。曾治邻叟范家。身热、头略不痛。进小柴胡汤八服才愈。亦不可不知诸病已解。无别证。但头疼者。连须葱白生姜煎汤。若发汗太过。致头疼甚者。宜小建中汤加芎一钱。

  阳病能食。阴病不能食。热则消谷善饥。阴证能食。为欲愈以阳气复也。然犹不可多与之食恐脾气尚怯。不能消化。阳病不节食。则增病。愈后多食。则病复生。古谓之食复。今谓之发哺。以谷气多。则助阳气。稼穑作甘。辛甘辛发散为阳也。所以病后虚寒一证。先贤以为慎谷则愈。

  伤寒治法。阳有此证。阴亦有此证。似阳而阴。似阴而阳。最难分别。毫厘之差。千里之谬前之所述虑。正及此。故逐条辨论。其如阴毒、阳毒、风温、湿温、温疫、温疟、吐血、吐蛔、发斑、两感、百合、狐惑、阴阳易、毒心气包络、当并遵南阳活人书。用药何在。具陈况治伤寒大纲。不出阴阳。举其纲。则虽节目纤悉。有未能尽。不妨于活人书参考。胃中冷必吐蛔。吐蛔人能皆知为阴也。然亦有阳证吐蛔者。盖胃中空虚。既无谷气。故蛔上而求食。至咽而吐。又看别证如何。不可专以胃冷为说。曾记一人。阳黄吐蛔。又大发斑。阳毒证。口疮咽痛。吐蛔。皆以冷剂取效。非亦有阳证矣。伤寒先犯太阳。以次而传。此特言其概耳。然耳中变证不一。有发于阳。既少阴受之者。有夹食伤寒。食动脾。脾太阴之经。初得病。即腹满痛者亦有不循经而入。如初得病。径犯阳明之类不皆始于太阳也。亦有首尾止在一经。不传他经。亦有止传一二经而止者。不必尽传诸经也。至如病之逾越。不可泥于次序。当随证施治。所以伤寒得外证为多。仲景云。日数虽多。有表证者。犹宜汗日数虽少。

  有里证者。即宜下。

  上论。少阳居阳明之次。此以五行生克论。若谓阳主生。则水生木太阳膀胱阳水合传之少阳胆木。兼太阳在表。少阳表里之间。阳明在里。自外渐入内。次第正当如此。果如伤寒论中所说。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岂可第二日病在里。而第三日方半表半里者乎。愚固不能辄反其说。然于心终所未安。

  伤寒六日。或七日。若一手有脉。若两手俱无此欲成候也。宜半夏泻心汤。或生姜泻心汤。此合病之剂。

  阳明下证已具。其人喘嗽。或微恶寒。为太阳阳明。或往来寒热。为少阳阳明。于阳明证中而有太阳少阳证未罢。此非正阳明也。慎未可遽下。所以古注阳明有三。常须识此。

  有伤寒杂病。有伤寒正病。伤寒杂病者。难以正病治。如病患证状不一。有冷有热。阴阳显在目前。当就其中大节先治。徐治其余证。然亦不可用独热独寒之剂。又如呕渴烦热。进小柴胡汤。呕渴烦热者止。而下利不休。以小柴胡汤为非。则呕渴烦热不应止。以为是。则下利不应见。吐利厥逆。进附姜汤。吐利厥逆止者。而热渴谵语。昏不知人。以姜附为非。则吐利厥逆不应止。以为是。则热渴谵语不应见。此亦伤寒杂病。虽无前项冷热二证。显然并见之迹。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潜伏其间。未即发见。用药一偏。此衰彼盛。医者当病有可疑之处。能反复体认。无致举一废一则尽善矣。

  伤寒有坏病者。缘已发汗吐下。仍不解。为坏病。如或病中、又感寒热异气。若重感于寒。

  则先热后寒。而为温疟。重感于风。则四肢不收。头疼身热。常自汗出而为风温。重感温热则身发斑。为病最重。而为温毒。至此则经候传变。无复纪纲。皆名坏伤寒。当活人书中本病而治之。

  伤寒要紧处。在分表里。而为汗下。有病患自汗自下者。有医用药汗之下之者。中间节目颇多。汗药宜早下药宜迟。此亦大纲之论耳。且如失血家不可发汗。淋家不可发汗。如此等类岂宜遽用表剂。当徐徐解散。

  苟或不当汗而强汗。则津液耗竭。变生百病。因兹夭伤。岂可一以汗药宜早为说。阳明汗出而多。宜急下少阴下利而渴。宜急下。厥阴舌卷囊缩。宜急下。如此等证。当速用利下之剂。苟或当下而不下。则热毒转深。遂致失下。不可救疗。岂可一以下药宜迟为说。

  又发汗法。但欲遍身不欲如淋漓。下之法。进一服后。如人行十里许未通。方进次服。

  已通之后。服不必尽剂。伤寒用药。不可轻易解表。虽当用麻黄桂枝。亦且先用芎芷朴术。

  如和解散。芎芷香苏饮加苍术之类。攻里虽当用大承气。大柴胡。且先用小承气。小柴胡。

  又阴证虽合用四逆汤。且用理中汤。欲用真武汤。且用三白汤。庶不失古人重敌之意。若证候已危。不可失机。勿拘此说。

  伤寒有阴证而头或疼。未有正阳证而头略不疼者。有阴证而反发热。未有正阳证而身不热者。有阴证而或小便自赤。未有正阳证而小便不赤者。此当正法也。

  感冒为病。亦有风寒二证。即是伤寒外证。初感之轻者。故以感冒名之。若入里而重。

  则是正伤寒。初感用药。与前项太阳证亦同。今病患往往恶言伤寒。不知轻则为感。重则为伤。

  又重则为中。有其病而讳其名。甚为无义。特以俗呼为大病。故讳言之耳。

  曾人发热畏寒。身疼头痛。医谓太阳证。以五积散表之。六日后。发渴谵语。大便自得病竟不通。用小柴胡汤。继以大柴胡汤。得利后。忽四肢逆冷。舌卷囊缩。气息喘急。面里睡卧。用真武汤。利不止。而病如故。遂用附子理中汤。四逆汤。方得利止。手足稍温。当夜帖然。次日忽又发热。谵语口渴。小便赤痛。又经六七日。大便仍复不通。再用润肠丸。通得大便。而诸证不减。后来只用温胆汤。加人参及减桂五苓散。久而渐愈。此病用凉药则阴胜。随手辄变。皆是用之过也。若四逆之后。阳证仍复。医苟不审。再用大柴胡承气之属。

  必又复为阴。所以终收功于温胆汤五苓散。以平稳故也。故出为用药太过之戒。

  春病曰温。夏病曰热。不出此诸证。但因时而异其名耳。其时有不正之气。感袭于人。

  因得时气之名。今俗总呼为伤寒。只是天气尚热。古人有用热远热之戒。桂枝汤宜加黄芩。名阳旦汤。五积散宜加石膏升麻知母。其真武汤。乃阴证之先剂。或未敢遽用熟附。则不若生附为稳。或半生半熟。若其人多痰。附子尤宜生用。寻常感冒。和解散、香苏饮。或可加苍术不换金正气散。普贤正气散。对金散子。养胃汤。皆是面手表散之剂。解肌热。及上焦热参苏饮。败毒散。百解散。十神汤。□□□太阳有风与寒之不同。三阳有正证合病之不同不可不别。

  北人初得病。以苍术麻黄。并用相半。为发汗第一义。才觉壮热。便用防风通圣散。南北殊俗。其禀受素实故也。

  曾记一老成人言。感冒服发汗药。得汗证候尽除。只身热未退。再用熟药。而热仍在。

  表里都无别病。温凉汗下。俱所不可者。宜进养正丹四五十粒。

  病愈后。别无他证。只微热未尽除。其人脾气久虚。欠调理。脾主肌肉。故生余热。燥补不可。宜用理中汤。加蜜一匙头许煎。

  元是阳证。因汗下大过。遂变成阴。盒饭作阴证治。却不可。谓其先初是阳。拘拘于阳传阴之说。乃是三阳坏证。转为阴也。此为阳之反。而非阳之传。

  有虚人感冒发热。才得一日。热不为久。又不为重。便见谵语。此乃虚不禁热。不可遽用十分冷剂。

  三阴头痛。非是正病。然阴盛隔阳者。亦有头疼。以其病本在阴。而阳又为阴所病。故亦见阳证也。

  有元是阳证。因冷剂太骤。遂见下利不止。而诸阳证仍在。略不少衰。此当以暖药固其下洞稍定。又宜随证治之。不可用热。初病是阳经见头疼。以次阳传入阴。头略不疼。不可便谓不疼为阴证。须问其得病之初。头疼与否。

  有汗下而热不退。多用凉肌药。而又不退。动至半月。或兼旬者。乃是阳气离经。不能复还客于皮肉之间。病此甚众。此当调补收敛之。不可用辛热重剂药。又病六七日。候至寒热作汗之顷。反太躁扰。复得汗而解。盖缘候至之时。汗已成而未彻。或者当其躁扰。误用冷剂。为害非轻。不可不审也。

  有微恶风。微发热。起居饮食自如常。但不甚清快。又不可过用表剂。若投以和解、养胃、清金之类不效者。宜神术散。有阳证下后。热退脉平。而神思恍惚。昏昏不知痛痒处。不省人事。如痴如喑。不可谓其为虚。妄投补剂、只一味参汤。或不药自愈。

  阳证身热。而胸膈痞塞者。减桔梗枳壳之半。前胡柴胡足其数。

  卷之二·诸伤门

  伤暑

  伤暑必自汗背寒。面垢。或口热烦闷。或头疼发热。神思倦怠殊甚。所谓暑伤气。而不伤形。是也。但身体不痛。与感风寒异。宜香薷饮。六和汤。香薷汤。

  呕而渴者。浸冷香薷汤。或五苓散。兼吞消暑丸。呕不止者。枇杷叶散。去茅根。吞来复丹。呕而痰。却暑散。吞消暑丸。或小半夏茯苓汤。或消暑饮。

  泻而渴者。生料平胃散。和生料五苓散各半帖。名胃苓饮。间进来复丹。此丹本非治泻之药。惟施之暑泻则宜。然泻甚亦不可用。泻定仍渴。春泽汤。或缩脾饮。伤暑心头痞闷人皆谓暑毒攻心。不知有暑即有痰。痞闷者痰为之也。

  盛暑涂中。仓卒无水。渴甚。急嚼葱头二寸许。抵饮水二升。

  泻而复痛。有积者。生料五苓散。藿香正气饮。匀各半帖。若泻虽无积。其腹痛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分。或六和汤。加木香半钱。或不加木香。止与二药。煎熟去滓。调下苏合香丸。

  又有不渴而腹干痛者。六和汤煎熟。调苏合香丸尤宜。

  泻而发热者。胃苓饮。泻而发渴者。胃苓饮。兼进缩脾饮。泻渴兼作未透者。汤化苏合香丸。

  吞来复丹。或研来复丹作末。白汤调下。已透者。香薷饮。感冒外发热者。六和汤、香薷汤、香薷饮。身热烦者。五苓散。或香薷汤。加黄连一钱。热而汗多。畏风甚者生料五苓散。热而渴者。五苓散。兼进缩脾饮。

  暑气攻里。热不解。心烦口干。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饮。加黄连一钱。若大渴不止。辰砂五苓散。吞酒煮黄连丸。

  暑气攻里。腹内刺痛。小便不通。生料五苓散。加木香七分。

  冒暑饮酒。引暑入肠内。酒热与暑气相并。发热大渴。小便不利。其色如血。生料五苓散去官桂。加黄连一钱。五苓散去桂。吞酒煮黄连丸。

  暑气入肠胃。而小便艰涩不通者加味香薷饮。仍佐以三黄丸。

  暑气入心。身烦热而肿者。宜辰砂五苓散。或香薷饮。加黄连一钱。

  伤暑而伤食者。其人头疼背寒。自汗发热。畏食恶心。噫酸臭气。胸膈痞满。六和汤、倍砂仁。

  若因暑渴。饮食冷物。致内伤生冷。外伤暑气。亦宜此药。暑偏要入心者。心属南方离火。

  暑气所入。各从其类。小肠为心之腑。利心经暑毒。使由小肠中出。五苓散。利小便。为治暑上剂也。

  有伤于暑。因而露卧。又为冷气所入。其人感暑复感冷。自汗怯风。身疼头痛去衣则凛着衣则烦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并宜六和汤。内加扁豆砂仁。一方用藿香一方用紫苏。正治已感于暑。而复外感于风寒。或内伤生冷。以藿香紫苏。兼能解表。砂仁扁豆。兼能温中。然感暑又感冷。亦有无汗者。只宜前药。若加以感风。则断然多汗。审是此证。宜生料五苓散。内用桂枝为佳。市井中多有病。往往日间冒热经营。夜间开窗眠卧。欲取清凉。失盖不觉。用药所当详审。有此证而发潮热。似疟。犹未成疟者。六和汤。养胃汤。各半帖。相和煎。有此证而鼻流清涕。或鼻孔热气时出。六和汤加川芎半钱。羌活七分。

  有因伤暑。遂极饮以冷水。致暑毒留结心胸。精神昏愦。语音不出。煎香薷汤。化苏合香丸服。

  有因伤暑。用水沃面。或入水洗浴。暑湿相搏。自汗发热。身重。小便不利。宜五苓散伤暑而大汗不止。甚则真元耗散。宜急收其汗生料五苓散倍官桂。或加黄如术之数。

  此亦古法也。伤暑自汗。手足厥冷者。煎六和汤。调苏合香丸。

  伤暑自汗。手足时自搐搦者。谓之暑风。缘已伤于暑。毛孔开。而又邪风乘之。宜香薷饮。或香薷汤。并可加羌活一钱。痰盛者。六和汤半帖。和星香散半帖。

  暑月身痒如针刺。间有赤肿处。亦名暑风。末子六和汤。和消风散。酒调服。暑风而加以吐泻兼作者。六和汤。藿香正气散。各半帖。加全蝎三个。

  有毒暑客于上焦。胸膈痞塞。汤药至口即出。不能过关。或上气喘急。六和汤浸冷。调入麝香少许。

  伏暑烦渴而多热痰者。于消暑丸中。每两入黄连末二钱。名黄连消暑丸。或二陈汤。或小半夏茯苓汤。并可加黄连一钱。暑气久而不解。遂成伏暑。内外俱热。烦躁自汗。大渴喜冷。

  宜香薷饮加黄连一钱。继进白虎汤。若服药不愈者。暑毒深入。结热在里。谵语烦渴。罔顾去近衣。大便秘结。小便赤涩。当作热病治。可于伤寒阳明证求药。

  卷之二·诸伤门

  伤湿

  (附痹)

  伤湿为病。发热恶寒。身重自汗。骨节疼痛。小便秘涩。大便多泄。腰脚痹冷。皆坐卧卑湿。或冒雨露。或着湿衣所致。并除湿汤。

  又前诸证。而腰痛特甚。不可转侧。如缠五六贯重。皆由湿气入肾经。肾属水。从其类也。宜肾着汤。或渗湿汤煎服。

  小便秘。大便溏者。尚书。雨淫腹疾者是也。五苓散。吞戊巳丸。戊巳属土。土能克水因以得名。五苓乃湿家之要药。经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义盖取此。

  伤湿而兼感风者。既有前项证。而又恶风。罔顾去衣被。或额上微汗。或身体微肿汗渍衣湿当风坐卧。多有此证。宜除湿汤。桂枝汤各半帖。和服。合微发汗。若大发其汗。则风去湿在。已得汗而发热不去者。败毒散。加苍术一钱。防风半钱。

  伤湿又兼感寒。有前诸证。但无汗。惨惨烦痛。宜五积散。和除湿汤各半帖微发汗已。

  仍复热而渴者。除湿汤半帖。和五苓散半帖。

  伤湿而兼感风寒者。汗出身重。恶风喘满。骨节烦疼。状如历节风。脐下连脚冷痹。

  不能屈伸。所谓风寒湿合成痹。宜防己黄汤。五痹汤。详五痹。用药于风湿最宜。若因浴出。

  未解裙衫。身上未干。忽尔熟睡。致及肾经。外肾肿痛。腰背挛曲。只以五苓散一帖。入真坯少许。下青木香丸。如此三服。脏腑才过。肿消腰直。其痛自止。

  卷之二·诸伤门

  伤酒

  伤酒。恶心呕逆。吐出宿酒。昏冒眩晕。头痛如破。宜冲和汤。半夏茯苓汤。或理中汤加干葛七分。或用末子理中汤。和缩脾饮。酒渴缩脾汤。或煎干葛汤。调五苓散。久困于酒。

  遂成酒积。腹痛泄泻。或暴饮有灰酒。亦能致然。并宜酒煮黄连丸。多饮结成酒癖。腹中有块。随气上下。冲和汤。加蓬术半钱。酒停胸膈。为痰饮者。枳实半夏汤。加神麦各半钱冲和汤。加半夏一钱。茯苓七分。

  多饮酒积入脾。遂成酒黄。详见拾遗门疸证。

  卷之二·诸伤门

  伤食

  伤食之证。胸膈痞塞。吐逆咽酸。噫败卵臭。畏食。头痛。发热恶寒。病似伤寒。但身不痛耳。治中汤。加砂仁一钱。或红丸子。小七香丸。和服。

  食过多而伤。停留中脘。闻食气则呕。二陈汤加砂仁一钱。未愈。更加丁香半钱。或治中汤加砂仁一钱。丁香十粒。大呕不止者。大便去之。枳实半夏汤。加砂仁一钱。白豆蔻仁半钱咽感应丸。

  初因食一物过伤。得病后再食之。旧病复作。一味红丸子常服。

  伤食腹痛胀满。大便不通。遂成食积。小七香丸一帖。用水一盏。姜三片。煎八分。去姜。吞感应丸。

  卷之二·诸伤门

  伤食泻

  (见大小腑门泄泻证)

  伤于生冷油腻。停滞膈间。脾气不温。食难消化。或多餐糯食。及一切非时难化之物。

  并宜红丸子。金上牢内消丸。

  伤食兼感风寒。其证与前同。但添身疼一证。俗谓之夹食伤寒。宜生料五积散、或养胃汤。

  香苏饮。和解散。选用。若不瘥。而病入里者。用泻。少见诸伤门。伤寒证。食蟹。太过致伤。一味丁香足以治之。有饮食不节。伤食。以致半身不遂。状如中风。不可作风。治盖人之饮食。下咽而入肝。由肝而入脾。由脾而入胃。因食所伤肝食不理。故痰涎壅塞。若中风然。亦有半身不遂者。肝主筋故也。治以风药则误矣。宜用消食之剂。其中当木瓜散。却不可妄下之食毒物。非时物、多病。此不伤脾。不伤胃。而伤肝。病不在下故不可妄下。(饮食下咽直入于胃。此云。由肝入脾。由脾入胃必自有说。)

  卷之三·诸气门

  七气

  七气致病。虽本一气。而所以为气者。随证而变、三因方论最详。喜怒忧思悲恐惊。谓之七气。所伤。有小疾在咽喉间。如绵絮相似。咯不出咽不下。并宜四七汤未效。进丁沉透膈汤审知是思虑过度。宜四七汤。去茯苓。加半夏如数。仍加石菖蒲人参各半钱。审知盛怒成疾。面色青黄。或两胁胀满。宜调气散。或四七汤。加枳壳木香各半钱。因惊恐得疾。心下怔忡者。见惊悸门外有七气眩晕者。当于诸中门、中气证取药。

  卷之三·诸气门

  痞塞

  (附噎膈)

  诸痞塞。及噎膈。乃是痰为气所激而上。气又为痰所膈而滞。痰与气搏。不能流通。并宜用二陈汤。加枳实缩砂仁各半钱。木香一钱。或五膈宽中散。应诸痞塞胀满。胸膈不利。或气上逆。或腹疼痛。并宜木香流气饮。应膈上诸般冷气。不问痞塞。及疼痛。且与姜汁一二盏痰饮尤宜。

  邪气作痞。宜用疏剂。若气不顺。逆上为痞。此乃虚痞。愈疏而痞愈作。宜于收补中。

  微有疏通之意。不可十分用香剂。古方载泻后膈痞。用理中。即此意也。因七气所伤。结滞成疾痞塞满闷。宜四七汤。或导痰汤。加木香半钱。或下来复丹。因冷气滞停中脘。痞塞。并可用挝脾汤。加丁香。或丁沉透膈汤。因伤食痞塞。见诸伤门。伤食证。气虚上逆。遂成痞塞而疼者。六磨饮。吞黑锡丹。

  若痞塞服诸药不效。大便不甚通者。宜感应丸。加巴豆或半硫丸。备急丸。木香槟榔丸通之。

  因怒痞塞。见本门七气证。诸五噎五膈。并宜五膈宽中散。不效。谷神加禾散。前痞塞诸药皆可选用。噎膈甚而水浆不入。药食皆不下。食入口即吐者。当镇坠之。宜盐汤下灵砂丹仍以嘉禾散作末。干点服。

  卷之三·诸气门

  积聚

  五脏之积曰五积。六腑之积曰六聚。积有定形聚无定处。不问何经。并宜十味大七气汤吞下去食积。牵牛甘遂去水积。雄黄腻粉去涎积。HT砂水银去肉积。各从其类也。

  有饮癖结成块。在腹胁之间。病类积聚。用破块药。多不效。此当行其饮。宜导痰汤。

  何以知为饮。其人先曾病瘥。口吐涎沫。渍水。或素来多痰者。是也。

  又多饮人。结成酒癖。腹肚积块。胀急疼痛。或全身肿满。肌黄少食。宜十味大七气汤肝积在左胁下。状如覆杯。或如鳖。或呕逆。或痛。在两胁。牵引小腹。足寒转筋。久疟。名曰肥气。宜大七气汤煎熟。待冷。却以铁器烧通红。以药淋之。乘熟服。肺积在右胁下大如覆杯。气逆背痛。或少气喜忘。目瞑肤寒。皮中时痛。如风缘针刺。久则咳喘。名曰息贲。宜大七气汤。如桑白皮半夏杏仁各半钱。

  心积起脐下。直至心。大如臂。腹热咽干。心烦甚。则吐血。名曰伏梁宜大七气汤。加蒲。半夏各半钱。脾积在胃脘。大如覆杯。痞塞不通。背痛心疼。饥减饱见。腹满吐泄足肿肉消。久则四肢不收。名曰痞气。宜大七气汤。下红丸子。

  肾积发于小腹。奔上至心。上下无时。如奔豚走。饥见饱减。小腹急。腰痛口干。目昏骨冷。久则骨痿。名曰奔豚。宜大七气汤。倍桂。加茴香炒楝子肉。各半钱。

  若腹中似若癖瘕。随气上下。未有定处。宜散聚汤。

  若气作痛。游走心腹间。攻刺上下。隐若雷鸣。或已成积。或未成聚。以全蝎一个。劈煎汤。调苏合香丸。有正当积聚处。内热如火。渐渐遍及四肢。一日数发。如此二三日又愈此不当攻其热。

  又有元得热病。热留结不散。遂成癖。此却当兼用去热之剂。

  有病瘕腹胀。纯用三棱莪术。以酒煨服。下一物如黑鱼状而愈。或加入香附子用水煎多服取效。又有病此者。用姜苏汤。吞六味丸。六味者。乃小七香丸。红丸子。小安肾丸。连翘丸。三棱煎。理中丸。六件等也。

  诸饱气。并见诸痛门腹痛证。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目录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