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脉诀乳海
卷二
作者:清·王邦傅  |  字数:13940  |  更新时间:2022-12-25 11:10:21

  [卷二] 心脏歌

  心藏身之精。

  内经决气篇云。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即此谓也。戴氏亦知乎此。而复误精字为有形之精。改为君字何哉。

  按阴阳应象大论。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

  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舌。在味为苦。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

  热伤气。寒胜热。苦伤气。咸胜苦。金匮真言论曰。南方色赤。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征。其数七。其臭焦。

  小肠为弟兄。

  小肠属丙而刚。心属丁而柔。刚在先而为兄。柔在后而为弟。二俱属火。

  同气连枝。故曰弟兄。戴起宗云。大言阴与阳。小言夫与妇。非也。何以言之夫丁与壬合。心之夫。膀胱是也。丙与辛合。小肠之妇。肺金是也。刊误谓不可以言弟兄非也象离随夏旺。属火向南生。

  张世贤曰。离之为卦。其中空虚。心脏属火。亦犹是也。火旺于夏。所以随夏而旺相也。经云。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故曰属火。向南生也。刊误改作明字。甚无谓也。

  任物无纤巨。多谋最有灵。

  张世贤曰。任物者。住亲万物也。纤。小也。巨。大也。人心之应物。随其大小。

  无不任亲也。朱子曰。人心之灵。莫不有之。所以多谋而有灵也。

  内行于血海。外应舌将荣。

  阴阳应象大论云。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又云在窍为舌。五脏生成篇云。诸血者。皆属于心。

  七孔多聪慧。三毛上智英。

  多聪慧者。心有七窍上智英者。心有三毛。其次则不全矣。

  反时忧不解。顺候脉洪惊。

  张世贤曰。心属火而旺夏。反得冬脉沉濡而滑。此乃肾邪干心。水来克火。谓之贼邪。是可忧也。顺候。诊得夏脉也。惊者大而散也。其脉洪大而散。谓之顺候。张世贤之言固是。但忧字与惊字。义俱未透。愚谓心属火主夏。脉宜洪大而散阴阳应象大论云。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征。

  在声为笑。在变动为忧。今当夏月。反见沉细之脉。是为反四时。脉既反时。其人当忧愁不能自解之疾。洪大也。惊起。意言夏月诊得其脉洪大。

  而惊起。则谓之顺四时矣。戴起宗误认为惊恐之惊。易作平字。非也不知惊之一字。王氏脉经。已曾有其名矣。如妊娠论中云。呼则为数。吸则不惊。又如云。肝脉惊暴。有所惊骇。脉不至若喑不治自己之类是也。戴氏可谓少所见。多所怪矣。大抵古人以一字命脉之名。在学人当会意于神情。毋凝滞于字句。只如张长沙曰。寸口卫气胜。名曰高。荣气胜。名曰章。高章相搏。名曰纲。卫气弱。名曰。荣气弱。名曰卑。卑相搏。名曰损。若执字义。则高章卑。是何义理。亦在学人会意于精神冥寞而已。

  岂亦将以字义之不切。而遽改之可乎。堪笑今世之人。不于指下求其神情。专于字上求其似是。其去道不亦远乎。

  按玉机真藏论云。心脉至坚而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

  按人镜经曰。心脉浮大而散。心合血脉。循血脉而行。持脉指法。如六菽之重。按至血脉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粗者为大。又稍加力。脉道阔软者。为散也。

  液汗通皮润。声言爽气清。

  张世贤曰。肾主液。入心为汗。肺主声。入心为言。水能克火。汗通则肾水平。而皮润火不受水贼矣。火能克金。言爽则肺金平而气清金。不受火侵矣。

  伏梁秋得积如臂在脐萦。

  五十六难曰。心之积名曰伏梁。起脐上火如臂。上至心下。久不愈。令人病烦心。以秋庚辛日得之。何以言之。肾传心。心当传肺。肺秋适旺。旺者不受邪心复欲还肾。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伏梁以秋庚辛日得之。

  顺视鸡冠色。凶看瘀血凝。

  五脏生成篇云。赤如鸡冠者生。赤如血者死。言察病患之色赤如鸡冠。谓赤而明润。故曰生。察病患之色赤如血。谓赤而惨暗。故曰死。

  诊时须审委。细察在叮咛。

  凡医者。必须望闻问切。上文既已察其色。闻其声。切其脉。至此复须审委细察以问之。庶可万全。叔和之所以叮咛戒告者。欲以儆后人也。下四藏仿此。

  实梦忧惊怪。虚翻烟火明。

  灵枢云。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所谓心气盛者。实之谓也。所谓厥气客者。虚之谓也。张世贤曰。心脏有余。则梦或忧或惊。或怪异之事。心脏不足。则梦烟火光明。化竭而见本矣。

  秤之十二两。大小与常平。

  四十二难曰。心重十二两。中有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主藏神。

  [卷二] 心脉见于三部歌

  三部俱数心家热。舌上生疮唇破裂。狂言满目见鬼神。饮水百杯终不歇。

  数则为热。三部俱数。则心火炽盛。而成燎原之势矣。舌者心之外应。唇者脾之外应。火炎则土燥。故舌上生疮。而唇为之破裂矣。心藏神。心热盛则神昏。而满目见鬼神也。火盛则水衰。乃欲饮水以自救。故饮百杯而终不歇也。

  [卷二] 心脉歌

  心脉芤阳气作声。或时血痢吐交横。

  芤为阳火。火之发也有声。芤主失血。心脉见芤。则火逼血而错经妄行。

  故吐血之时。哮哮有声也。或传于府。而作血痢之证。

  溢关骨痛心烦躁。更兼头面赤。

  溢上出鱼际也。关下入关中也。烦出于肺。躁出于肾。诊得左寸上出于鱼。而下入于关。则为心火炽盛。而成燎原之势。上出于鱼。则炎上而灼肺。下入于关。则风火交加。炎上灼肺。故面赤而烦。风火交加。则水涸而躁矣。

  按医说云。王叔和脉诀论曰。溢关骨痛心烦躁。通真子解云。心脉盛而溢。关则筋紧而骨束。是以骨痛。师曰。筋紧有筋挛之疾。岂得骨痛。所以心脉盛而骨痛者。心属火。骨属肾水。心脉溢关。则水不胜火。煎熬得骨痛。非筋紧也。

  大实由来面赤风。燥痛面色与心同。

  心属火。在色为赤。心脉而见实。则为心经实火。心之华在面。肺合皮毛。

  火盛则伤金。故皮肤燥痛而面色赤也。

  微寒虚惕心寒热。

  心不足则人惊惕。心脉见微。则为心火不足。然少阴为标寒本热。故虚惕而有寒热交作之证矣。

  急则肠中痛不通。

  心脉急为心邪干于小肠也。急为风热传于小肠。故不通而作痛矣。经云。心脉急。名曰心疝。少腹当有形。又举痛论云。热气留于小肠肠中痛。

  瘅热焦渴。则坚干不得出。故痛而闭不通矣。

  按大奇篇云。心脉搏滑急为心疝。帝曰。诊得心脉而急。此为何病。病形何如。岐伯曰。病名心疝。少腹当有形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心为牝藏。小肠为之使。故曰少腹当有形也。

  实大相坚并有滑。舌强心惊语话难。

  大。心脉也。滑。相火脉也。君火以宁。则相火以位。今心脉实大而滑。则君相二火交煽于上舌乃心之苗。故舌强心惊。而语言謇涩矣。

  单滑心热别无病。

  滑为水中之火。相火脉也。今见于心部。别无兼见之证。则为君臣道合。

  不过为之心热而已。

  涩无心力不多言。

  心主血脉又主言语。上文云。心脉平则声言爽气清矣。涩为血少。心部而见涩脉。则为心血不足。而懒于言语。

  沉紧心中逆冷痛。

  沉紧为太阳寒水。心部面见沉紧。则为寒水之气。厥逆于上而心中冷痛矣。所谓心中者。胃之上也。

  弦时心急又心悬。

  心主血脉。弦为寒。为收引。心脉弦。则经脉收引而急矣。经云。心脉弦。心下有水气。故曰又心悬。

  [卷二] 肝脏歌

  肝脏应春阳。连枝胆共房。色青形象木。位列在东方。

  四十一难曰。独肝有两叶。以何应也。然肝者。东方木也。木者春也。万物之始生。其尚幼小。意无所亲。去太阴尚近。离太阳不远。犹有两心。故今有两叶。亦应木叶也。四十二难曰。胆在肝之短叶间。重三两三铢。盛精汁三合。故曰连枝胆共房也。又金匮真言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

  按阴阳应象大论云。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心。肝主目。

  在天为元。在人为道。在地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元生神。神在天为风。

  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苍。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变动为握。在窍为目。在味为酸。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按金匮真言论云。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岐伯曰。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含血荣于目。牵筋爪运将。

  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故曰含血荣于目。五脏生成篇云。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故曰牵筋爪运将。

  逆时生恚怒。顺候脉弦长。

  逆时生恚怒。何为逆时。谓春脉当弦细而长。今反得浮涩而短。是为反四时。肝在志为怒。故其人恚怒不休也。若诊得弦细而长。则为顺候矣。

  或问曰。医者每云恼怒伤肝。然怒发于心。何以独伤肝也。予读楞严会解而见其说焉。夫肝者木也。主血肺者金也。主气顽金不能克木。必待心经之嗔火一发。则铸气成金。为斧为锯。而木斯克矣。今诀云。逆时生恚怒者。是浮涩短之脉。见于肝部也。浮涩短。肺脉也。肺主气。肝部而见肺脉。是为贼邪来侵。未有不伤者矣。

  按玉机真藏论云。春脉何如而弦。岐伯曰。春木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始生也。故其气来。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又云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

  按人镜经云。肝脉弦而长。肝合筋脉。循筋而行。持脉指法如十二菽之重。按至筋而脉道如筝弦。相以为弦。次稍加力。脉道迢迢者为长。

  泣下为之液。声呼是本乡。

  四十九难曰。肾主液。入肝为泣。肺主声。入肝为呼。泣与呼。皆属于肝。故曰是本乡。

  味酸宜所纳。

  宣明五气篇云。五味所入。酸入肝。

  麻谷应随粮。

  他本释谓麻字有误。当云麦谷。不知生气通天论。及金匮真言论。皆云其谷麦。惟五常政大论曰。其谷麻。以其色苍故也。非脉诀之误。

  实梦山林树。虚看细草芒。

  淫邪发梦篇云。肝气胜则梦怒。逆气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洁古曰。甲刚为木。故实梦山林树。乙柔为草。故虚看细草芒也。

  按中岁经云。虚则梦化草茸茸。实则梦山林茂盛。

  积因肥气得。杯覆胁隅傍。

  五十六难曰。肝之积。名曰肥气。在左胁下如覆杯。有头足。久不愈。令人发咳逆疟。连岁不已。以季夏戊己日得之。何以言之。肺病传肝。肝当传脾。脾季夏适旺。旺者不受邪。肝复欲还肺。肺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肥气以季夏戊己日得之。

  翠羽身将吉。颜同枯草殃。

  五脏生成篇云。青如草兹者死。青如翠羽者生。言察病患之色青如翠羽。谓青而明润也。故曰生。察病患之色。青如草兹。谓青而惨暗也。故曰死。

  四斤余四两。七叶两分行。

  四十二难曰。肝重四斤四两。左三叶。右四叶。凡七叶。

  [卷二] 肝脉见于三部歌

  三部俱弦肝有余。目中疼痛若虚。怒气满胸常欲叫。翳蒙瞳子泪如珠。

  张世贤曰。。少腹下病也。弦脉见于三部。乃肝家有余。目乃肝之窍。有余主目中疼痛。其经还绕阴器。而抵少腹。故苦虚也。愚谓当作眩。

  夫弦。肝之本脉也。今三部俱弦。是木不务其德。肝开窍于目。故目中疼痛。经云。木太过甚。则忽忽善怒。眩冒巅疾者。是也。夫既曰肝有余。而又曰虚者何也。所谓有余者。邪气有余。所谓虚者。乃亢则害。承乃制。反自伤而虚也。怒则气上逆。故气满胸膛。常欲叫也。瞳子属肝。肝气盛则翳障疼痛。而泪出也。凡眼科诸书。动言目有五输。乃以黑睛属肝。瞳子属肾非也。愚谓当以黑睛属肾。瞳子属肝。何也以黑睛色黑。当属肾。瞳子色青。当属肝。况水能生木。正以黑睛之水在外。方能养其瞳子之木在内。而常清浮光明。斯千载以来。窥其窍者。叔和一人耳。

  [卷二] 肝脉歌

  肝软井弦本没邪。

  经云。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曰肝平。故云没邪也。

  紧因筋急有些些。

  紧为寒。肝主筋。寒则筋挛。故紧因筋急有些些也。

  细看浮大更兼实。赤痛昏昏似物遮。

  浮为风实。大为火。风火相煽。上为目疾。

  溢关过寸口相应。目眩头重与筋疼。

  肝脉本弦长。然但当守其本位。今溢关而过于寸口。则木盛矣。木盛则生风。谚曰树大招风。故为目眩头重之疾矣。

  芤时眼暗或吐血。四肢瘫痪不能行。

  肝藏血者也。芤为失血之脉。目得血而能视。手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肝脉而见芤。故或为眼暗。并四肢瘫痪之证作矣。

  涩则缘虚血散之。肋胀胁满自应知。

  肝为血多气少之脏。涩乃气多血少之脉。肝脉而见涩。则知肝虚而血散矣。肋与胁肝。经之所布也。肝不藏血。故气乘其虚而居之。是以肋胀而胁满矣。

  滑因肝热连头目。紧实弦沉癖基。

  肝开窍于目。肝部而脉见滑。是为肝经有火。火性炎上故热连头目也。

  按医学云。沉弦紧实四脉。主肾水不能生木以致肝虚结成癖积。或近脐或两肋间作痛。基者言其病有根基。而难拔也。

  微弱浮散气作难。目暗生花不耐看。

  肝为血多气少之脏。微弱浮散。乃肺脉也。为气多血少之脉。今四脉见于肝部。乃血不足。而气居之。故曰气作难也。肝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今血既不足。故目暗生花。而不耐看矣。

  甚浮筋弱身无力。遇此还须四体瘫。

  肝主筋。取之当于十二菽之重。与筋平者。肝部也。今甚浮则浮而无力矣。浮而无力为虚。虚则无血以荣其筋。筋不得其养。则难以束骨。故四肢瘫痪矣。

  [卷二] 肾脏歌

  肾脏对分之。膀胱其合宜。

  四十二难曰。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主藏志。血气形志论云。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谓肾与膀胱为表里也。

  按阴阳应象大论云。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骨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窍为耳。在味为咸。在志为恐。恐伤肾。

  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金匮真言论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

  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旺冬身属水。位北定无欺。

  阴阳应象大论云。北方生寒。塞生水。水生咸。咸生肾。肾生骨髓。

  两耳通为窍。

  阴阳应象大论云。肾主耳。又云在窍为耳。

  三附在斯。

  古之言三焦者不一。其说或云无状有名。或云有状有名。诸论纷然。千载莫决。所谓无状有名者。其说起于秦越人。所谓有状有名者。其说起于三因方。不知三焦。原自有二。皆本之于内经。奈后之学人。执一不分。

  随成疑案。至以手少阳之三。混而为上中下之三焦。何其谬也。特未取内经诸篇。反复之耳。其一见于内经营卫生会篇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观其如雾。如沤。如渎。而且判之以上中下。则其为无状有名可知矣。其二见于内经本藏篇曰。密理浓皮者。三膀胱浓。粗理薄皮者。三膀胱薄。疏腠理者。三膀胱缓。皮急而无毫毛者。三膀胱急。毫毛美而粗者。三膀胱直。稀毫毛者。三膀胱结也。观其与膀胱同其浓薄。同其缓急。同其直结。则其为有状有名。又可知矣。要知营卫生会篇所云。乃无状有名之三焦。主营气卫气宗气者也。本藏篇所云。乃有状有名之三。与手厥阴为表里。配十二经络者也。若云手少阳之三。即上中下之三焦。则是五脏五腑。皆在手少阳之中矣。假令手少阳有病为热。当治之以寒。俾十二经俱寒之可乎。又令手少阳有病为寒。当治之以热。俾十二经俱热之可乎。若云自有手少阳引经之药。不犯他经。则非上中下之三焦。不辨而自明矣。大抵无状有名之焦字。无有月傍。当以平声读。有状有名之字。从以月傍。当以去声读。或曰三既与手厥阴为表里。而又曰附于肾者何也。以灵枢本藏篇有曰。肾合三膀胱。本输篇亦曰。少阳属肾。故诀曰。三附在斯也。戴起宗不玩本藏本输二篇之旨。谓三非肾所附。而据改为二阴窍附。何其也。

  按三十一难曰。三焦何禀何生。何始何终。其治常在何许。可晓以不。然三焦者。水谷之道路。气之所终始也。上焦者。在心下。下膈在胃上口。主纳而不出。其治在膻中。玉堂下一寸六分。直雨乳。间陷者是。中焦者。在胃中脘。不上不下。上腐熟水谷。其治在脐傍。下焦者。在脐下。当膀胱上口出。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以传导也。其治在脐下一寸。故名曰三焦。

  其府在气街。一本云冲字。

  味咸归藿豆。

  洁古曰。肾象水而味咸。藿与豆皆咸。故归之也。藏气法时论云。脾色黄。

  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而此谓归肾者。何也。王冰注云。乃谓利关机之义也。肾为胃关。脾与胃合。故假咸柔以利其关。关利而胃气乃行。胃行而脾气方化。故应脾宜味与众不同也。

  精志自相随。

  三十四难曰。肾藏精与志也。

  沉滑当时本。

  肾脉当沉实而滑。平人气象论云。平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

  曰肾平。按之而坚者。沉而实也。喘喘累累者。滑也。

  按人镜经云。肾脉沉而软滑。肾合骨。肾脉循骨而行。持脉指法。按至骨上而得者为沉。次重以按之。脉道无力而濡。举指来疾流利者为滑。

  浮摊厄在脾。

  摊。缓也。云岐子曰。肾旺冬。其脉当沉而滑。今反浮而缓。是土来乘水。故云厄在脾。

  色同乌羽吉。形似炭煤危。

  五脏生成篇云。黑如乌羽者生。谓黑而明润也。又云黑如者死。谓黑而惨暗也。

  按玉机真藏论云。真肾脉至。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

  冷即多成唾。焦烦水易亏。

  四十九难曰。肾主液。自入为唾。张世贤曰。水盛则火灭。火灭则气冷。气冷。则水溢于上而多唾。火盛则水干于内而烦躁。烦躁则津液衰而好饮也。

  奔豚脐下积。究竟骨将痿。

  五十六难曰。肾之积名曰奔豚。发于少腹。上至心下。若豚状。或上或下。

  无时令人喘逆。骨痿少气。以夏丙丁日得之。何以言之。脾病传肾。肾病传心。心以夏适旺。旺者不受邪。肾复欲还脾。脾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奔豚以夏丙丁日得之。

  实梦腰难解。虚行溺水湄。

  淫邪发梦篇云。肾气盛则梦腰春雨解。不属厥气。客于肾。则梦临渊。没居水中。

  按中藏经云。肾虚梦船溺。人得其时。梦伏水中。盛实则梦临渊投水中。

  一斤余二两。胁下对相垂。

  说见首节。

  [卷二] 肾脉见于三部歌

  三部俱迟肾藏寒。皮肤燥涩发毛干。梦见神魂时入水。觉来情思即无欢。

  肾主水。水之性也。寒迟脉为寒。三部俱迟。则知其为肾藏寒也。肾主五液。肾病则无津液以荣养皮毛。故皮肤燥涩。发毛干也。水阴寒之物也。

  梦入水。从其类也。经云。肾病者虚。则意不乐。故觉来情思即无欢也。

  [卷二] 肾脉歌

  肾散腰间气。

  肾主藏。其脉当沉而实。今脉见散。是为肾气不藏。腰者。肾之府。故腰间生气也。他释皆以此属下文。非也。

  尿多涩。滑并。其中有聚散。聚散且无凭。实滑小便涩。淋痛涩苦。脉涩精频漏。恍惚梦魂多。小肠疝气逐。梦里涉江河。

  此言尿。多之证。当细察其寒热虚实而治之也。倘诊得其人肾病涩而且滑。则当断之曰。必尿多也。虽然。凡脉可以兼见。滑与涩。其状相反。安可以一部之中。而兼见也。要知涩脉为阴。当于沉中取。滑脉为阳。当于浮中得。诊得其人轻手取之。其脉皆聚而滑。及乎重手取之。其脉复聚而涩。浮之中聚而滑。则为火有余。沉之中散而涩。则为水不足。水不足而火有余。故为小便频数之证也。然所谓其中有聚散。聚散且无凭者。

  何也。言当诊脉之时。须于浮沉中细心审察。不可以浮中见脉道之聚。

  而尽凭之为滑。亦不可以沉中见脉道之散。而尽凭之为涩也。然余何以作如是之释也。试观下文所云。即知之矣。假令其人脉实而滑。则是浮沉俱滑。此为实火。故当病小便涩而淋痛。若诊得其人脉浮沉俱涩。

  则为伤精败血。多梦纷纭之证作矣。又肾脉而见涩。为金寒水冷。丙火受伤。故为小肠疝气也。肾为水藏。涩为阴脉。水为阴物。故梦涉江河大水。

  实大膀胱热。小便难往通。

  实大为火。为阳。肾脉见实。则为府病。为热结膀胱。故小便难往通也。

  滑弦腰脚重。沉紧痛还同。

  弦为寒。紧则为寒之甚。滑为水之阳。沉为水之阴。经云。北风生于冬。病在肾俞在腰股。寒气在肾。故腰脚重也。至于沉而紧。则寒之甚矣。故腰脚不止于重。而更痛也。按经脉篇云。肾所生病者。脊股内廉痛是矣。

  单匀吉无病。浮紧耳应聋。

  池氏曰。肾脉浮紧。主肾有风耳。乃肾之窍上攻于耳。是致耳聋也。

  [卷二] 肺脏歌

  肺脏最居先。大肠通道宣。

  肺为华盖。居各藏之上。故曰居先。肺与大肠相为表里。灵兰秘典论云。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故云通道宣也。

  按阴阳应象大论云。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肺主鼻。其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毛。在脏为肺。在色为白。

  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其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在味为辛。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热伤皮毛。寒胜热。辛伤皮毛。苦胜辛。金匮真言论云。西方色白。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兑为八卦地。

  肺主西方金气。文王八卦。兑居于西。若以八卦言之。则肺居兑地也。戴起宗以地字改为说。不通。

  金属五行牵。

  牵。合也。以五行言之。则肺合于金。

  皮与毛相应。

  五脏生成篇云。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

  魂将魄共连。

  或难曰。肝藏魂。肺藏魄。保以不歌于肝。而并歌于肺也。不知五脏之神。

  虽各有所属。而其妙在于互融互摄。四十难中发明耳闻鼻臭之说。肝木虽属东方。然受气于申。培胎于酉。肺金虽属西方。然受气于寅。培胎于卯。故参同契云。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释云。举东以合西者。驱龙而就虎也。魂魄自相拘者。移情而合性也。

  按参同契二八弦气章云。偃月作鼎炉。白虎为熬枢。汞日为流珠。青龙与之俱。举东以合西。魂魄自相拘。释云。今夫龙居于东。虎居于西。虽则各守方隅。却有感通之理。故举东方之魂。以合西方之魄。则龙虎自然交媾。相钤相制。而大药成矣。举东以合西者。驱龙以就虎也。魂魄自相拘者。推情而合性也。

  鼻闻香臭辨。壅塞气相煎。

  经云。肺气通于鼻。鼻和则知香臭。邪气迫于肺。则鼻窍壅塞不通。而不闻香臭。

  语过多成嗽。

  肺主气。语言太过。则气伤矣。肺气伤则发嗽矣。

  疮浮酒灌穿。

  酒。湿热之物也。疮湿热所生也。肺主皮毛。过于酒则肺经受伤。而皮上生疮矣。

  猪膏凝者吉。枯骨命难全。

  五脏生成篇云。白如豕膏者生言。白而明润也。故曰生。白如枯骨者死。

  言白而惨暗也。故曰死。

  按玉机真藏论云。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羽毛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

  本积息奔患。乘春右胁边。

  五十六难曰。肺之积。名曰息奔。在右胁下。覆大如杯。久不已。令人洒淅。

  寒热喘咳。发肺壅。以春甲乙日得之。何以言之心病传肺。肺病传肝。肝以春适旺。旺者不受邪。肺复欲还心。心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息贵以春甲乙日得之。

  顺时浮涩短。

  肺王于秋。肺主皮毛。故脉浮。肺为气多血少之脏。故脉涩。秋属金。五行之中。为金最少。故脉短。

  按人镜经云。肺合皮毛。肺脉循皮毛而行。持脉指法。如三菽之重。按至皮毛而得者。为浮。稍稍加力。脉道不利为涩。又稍加力。不及本位曰短也。

  反即大洪弦。

  若秋时见大洪而弦之脉。谓之反四时。何也。洪大属火。火来克金。又且兼弦。弦属木。木能生火。今肺脉洪而且弦。是母挟子势。而反来侮金。风火相炽。而肺金受伤。故曰反也。

  实梦兵戈竞。虚行涉水田。

  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淫邪发梦篇云。厥气容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客于大肠。则梦田野。今诀云。实梦兵戈竞。虚行涉水田者。

  谓肺属秋金。主乎肃杀。肺实故梦兵戈争竞之事。北方属水。乃庚金衰墓之乡。金虚故梦涉于水田也。

  三斤三两重。六叶散分悬。

  四十二难曰。肺重三斤三两。六叶两耳。凡八叶。主藏魄。

  [卷二] 肺脉见于三部歌

  三部俱浮肺藏风。鼻中多水唾稠浓。壮热恶寒皮肉痛。颡干双目泪酸疼。

  浮为风三部俱浮。则肺为风所伤。肺主气。气者卫也。风伤卫。则卫气不得主于外。与风邪之气相角。循肺窍而出。是以鼻中多水。久则渐传于肺之本脏。风火相煽。煎熬津液。而成涕唾浓痰。卫气者。阳气也。阳气郁而不行。故壮热而恶寒。肺主皮毛。肺伤故皮肉痛。颡者。肺之系也。风火相煎。故干。张世贤曰。金衰不能制木。木火俱盛。故双目流泪而酸疼也。

  [卷二] 肺脉歌

  肺脉浮兼实。咽门燥又伤。大便难且涩。鼻内乏馨香。

  肺脉本浮。今云浮兼实。盖浮而有力也。浮而有力为风。咽门。肺之道路也。今肺有风邪。则咽门燥伤矣。藏病传府。故大便难且结也。又肺开窍于鼻。上文云。鼻闻香臭辨。壅塞气相煎。今肺脉浮而兼实。则肺为风邪所壅。故鼻窍为之壅塞矣。

  实大相兼滑。毛焦涕唾粘。更和咽有燥。秋盛夏宜砭。

  夫脉之实大为火。滑则为痰。今实大见于肺部。则知火煎熬而成痰矣。

  咽。肺之道路。肺既有火。则咽燥矣。但此证非暴疾。乃陈年之疾也。每遇秋则作。盖以其肺家素有火邪。当金旺之时。则乘时为虐。故秋盛也。治之者。宜于长夏。当金沐浴之时。迎其气而夺之。至秋则不再作矣。

  沉紧相兼滑。仍闻咳嗽声。

  沉紧为寒。寒气客于肺。则肺有寒痰。故脉相兼而滑也。肺之变动为咳。

  肺有寒痰故见咳嗽声也。

  微浮兼有散。肺脉本家形。

  微浮而散。秋之毛也。为肺之本脉。

  溢出胸中满。气滞大肠鸣。

  肺脉当浮涩而短。所谓短者。重手按之缩入关中也。今云溢出。是溢出乎鱼际。肺苦气上逆。肺脉而溢。则是气上逆。而胸为之满矣。肺主气。气盛则传于府。上盛则下虚。故气下泄。而大肠鸣也。

  弦冷肠中结。

  肺主气。大肠为传送之官。然大肠之所以传送者。盖赖肺气通畅。有力传送而下也。张世贤曰。肺脉见弦。乃金不足。而妻乘之也。主大肠不温。

  而为病结。治用温药。其气自通。

  芤暴痛无成。

  芤。失血脉也。肺为气多。血少之脏。肺脉见芤。无血可失。然芤为阳火。火之发也暴。不过临时暴痛。而不能成其大害也。

  沉细仍兼滑。因知是骨蒸。皮毛皆总涩。寒热两相承。

  肺脉当浮。今脉见沉。是为阳虚。阳虚则生外寒。及乎重手取之。其脉见细。是为阴虚。阴虚则生内热。滑为水中之火。从阳化则热。从阴化则寒。

  故知其为骨蒸劳热之证。肺主皮毛。肺脉见沉细而滑。则其阴阳两虚。

  皮毛失养。而寒热交作之证现矣。

  [卷二] 脾脏歌

  脾脏象中坤。安和对胃门。

  五营运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又云。其性静。其政为谧。皆安和之谓也。脉经脾部第三云。脾象土与胃合为府。其经足太阴。

  与足阳明为表里。故曰安和对胃门也。

  按阴阳应象大论云。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

  脾主口。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

  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在味为甘。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

  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金匮真言论云。中央色黄。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旺时随四季。自与土为根。

  肝旺春。心旺夏。肺旺秋。肾旺冬。每脏各旺七十二日。惟脾则于辰戌丑未之月。土王用事之时。寄王十八日。亦共成七十二日。以终一岁。故太阴阳明论。帝曰。脾不主时。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

  四藏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着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至时也。

  磨谷能消食。荣身本在温。

  夫脾胃旺。则谷易消。而津液行。足以荣养一身。而温暖肌肉。故东垣饮食伤脾论云。夫脾行胃津液。磨胃之谷。主五味也。又云。脾受胃禀。乃能熏蒸。腐熟五谷者也。故曰磨谷能消食也。经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东垣脾胃论云。胃者十二经之源。

  水谷之海也。平则万化安。病则万化危。五脏之气。上通九窍。五脏禀受气于六腑。六腑受气于胃。六腑者。在天为风寒暑湿燥火。此无形之气也。胃气和平。荣气上行。始生温热。温热者。春夏也。故曰荣身本在温也。

  应唇通口气。连肉润肌臀。

  五脏生成篇云。其华在唇。四曰其充在肌。阴阳应象大论云。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故曰。应唇通口气。连肉润肌臀也。

  形扁方三五。膏凝散半斤。

  四十二难曰。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

  顺时脉缓慢。

  脾属土。王于四季辰戌丑未之月。每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十八日。

  是其候也。尤于六月长夏为之正旺。其脉当如春风中之杨柳。阿阿缓大。乃为顺时也。

  按人镜云。脾脉大而缓。脾合肌肉。故脾脉循肌肉而行。持脉指法如九菽之重。按至肌肉而得者。如微风轻柳梢之状为缓。又稍加力。脉道敦实为大也。

  失则气连吞。

  熊宗立云。夏以胃气为本。反得脉弦而急。如相连吞咽而来是。肝木克脾土。故为反脉。张世贤曰。气谓脉气也。脉气如相连吞咽而来。即雀啄漏水之脉。脾衰乃见。故曰失矣。据二氏之说。俱以气字为脉气。然熊氏之说。本于李范。范曰。连吞者。所以形容紧数之状。恐未必然。何也。

  若以脾脉之反时言。则弦而急矣。连吞是何脉。而足以尽弦急之状也。

  以愚观之。气字当作口气。

  按内经宣明五气篇云。五气所病。脾为吞。又针经云。刺中脾十日死。其动为吞。是以知吞为口气言。非为脉状言也。予尝见一人脾病。其口常如连连吞咽之状。至死方休。此之谓也。

  按玉机真藏论云。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

  实梦歌欢乐。虚争饮食分。

  淫邪发梦篇云。脾气胜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厥气客于脾。则梦见丘陵大泽。坏屋风雨。又方盛衰论云。脾气虚。故梦饮食不足。

  按中藏经云。脾实则梦筑墙盖屋。盛则梦歌乐。虚则梦饮食。不足。厥邪客于脾。则梦大泽丘陵。风雨坏室。

  湿多成五泄。肠响若雷奔。

  夫脾主湿。湿多则成泄矣。五十七难曰。泄凡有几。皆有名否。然。泄凡有五。其名不同。有胃泄。有脾泄。有大肠泄。有小肠泄。有大瘕泄。名曰后重。

  胃泄者。饮食不化色。黄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大肠泄者。食已窘迫。大便色白。肠鸣切痛。小肠泄者。溲而便脓血。小腹痛。大瘕泄者。

  里急后重。数至圊而不能便。茎中痛。此五泄之法也。脉经云。脾病者。虚则腹胀。肠鸣溏泄食不化。取其足太阴阳明少阴血也。

  痞气冬为积。皮黄四体昏。

  五十六难曰。脾之积。名曰痞气。在胃脘。覆大如盘。久不愈。令人四肢不收。发黄瘅。饮食不为肌肤。以冬壬癸日得之。何以言之。肝病传脾。脾病传肾。肾以冬适旺。旺者不受邪。脾复欲还肝。肝不肯受。故留结为积。故知痞气以冬壬癸日得之。

  二斤十四两。三斗五升存。

  四十二难曰。人肠胃长短。受水谷多少。各几何。然。胃大一尺五寸。径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常留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又曰。

  胃重二斤十四两。纡曲屈伸。长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径五寸。容谷二斗。水一斗五升。张世贤曰。此歌言脾。今并及胃者。脾胃相连故耳。

  [卷二] 脾脉见于三部歌

  三部俱缓脾家热。口臭胃翻常呕逆。齿肿龈宣注气缠。寒热时时少心力。

  缓脉属土。三部俱缓。则为土太过矣。故曰。脾家热。脾开窍于口。故口臭。

  经脉篇云。脾虚则吐。故胃翻常呕逆也。脾与胃相连。胃之经脉。上入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故曰齿肿龈宣。脾病有寒热证。如少阴司天。四之气主客。湿土寒热是也。心脾之母也。子病则耗母气。母亦因之而病。故寒热时时少心力也。有所谓注气者。如尸注。鬼注。劳注。及注夏。

  注船之类。皆谓之注。其病注于阴阳气血之内。不可名状。其人饮食懒进。面黄羸瘦寒热时时。四肢无力。以月以年。缠绵不已。是皆注病之情状也。土性缓。故其脉其病亦缓。

  按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缓者多热。仲景曰。缓者阳气长。又曰。缓则胃气有余。王海藏曰。缓大而长为热。张景岳曰。缓者纵缓之状。非后世迟缓之谓。故凡纵缓之脉多中热。而气化从乎脾胃也。

  [卷二] 脾脉歌

  脾脉实并浮。消中脾胃亏。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

  阿阿缓弱春扬柳。乃脾之本脉也。经云。善者不可得见。恶者可见。今脾脉实而且浮。是为土中有火。火炎则土燥。故为消中之病矣。诸脉以实为实。以虚为虚。惟脾脉则以实为虚。何也。以脾胃本和缓故也。经脉别论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毛脉合精。行气于府。府精神明。留于四脏。气归于权衡。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死生。饮入于胃。

  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若土中有火。则饮食易于焦熬。不能化行津液。上输于肺。散精于脾。以荣养肌肉。故口干饶饮水。多食亦肌虚也。

  按帝曰。诊得胃脉病形何如。岐伯曰。胃脉实则胀。虚则泻。

  按儒门事亲云。八卦之中。离能物。五行之中。惟火能焚物。六气之中。

  惟火能消物。故火之为用。燔木则消而为炭。焚土则消而为伏龙肝。炼金则消而为汁。石则消而为灰。煮水则消而为汤。煎海则消而为盐。

  干汞则消而为粉。熬锡则消而为丹。故泽中之潦。涸于炎晖。鼎中之水。

  干。于壮火。盖五脏心为君火正化。肾为君火对化。三焦为相火正化。胆为相火对化。得其平。则烹炼饮食。糟粕去焉。不得其平。则燔灼脏腑。而津液竭焉。故入水之物。无物不长。入火之物。无物不消。夫一身之心火。

  甚于上。为膈膜之消。甚于中。为肠胃之消。甚于下。为膏液之消。甚于外。

  为肌肉之消。上甚不已。则消及于肺。中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脾。下甚而不已。则消及于肝肾。外甚而不已。则消及于筋骨。四脏皆消尽。则心始自焚而死矣。故素问有消瘅。消中。消渴。风消。膈消。肺消之说。消之证不同。归之火则一焉。故消瘅者。众消之总名。消中者。善饥之通称。消渴者。

  善饮之同谓。惟风消。膈消。肺消。此三说不可不分。风消者。二阳之病。二阳者。阳明也。阳明者。胃与大肠也。心受之则血不流。故女子不月。脾受之。则胃不化。故男子少精。皆不能成隐曲之事。火伏于内。久而不已。为风所鼓。消渴肠胃。其状口干。虽饮水而不咽。此风热格拒于贲门也。口者。病之上源。故病如是。又经曰。二阳结谓之消。此消乃肠胃之消也。其善食而瘦者。名曰食。此消。乃肌肉之消也。

  单滑脾家热。口臭气多粗。

  脾胃者。应唇而通口气者也。今脾脉见滑。则脾家有热。而口气臭矣。脾有火则上蒸于肺。而清肃之气不行。肺叶举而口气粗矣。

  涩即非多食。食不作肌肤。

  夫脾主中州。而能摄血。故曰营出中焦。脾阴足则磨谷能消食。而连肉润肌臀矣。涩为血少。今脾脉而见涩。则为脾虚血少。脾既虚。则饮食不甘美。故曰。即非多食也。纵强食之。亦不能作肌肤矣。熊氏谓脾脉见涩。

  是心火虚。故令脾土无生气。其说亦太转折。张氏谓其涩为肺脉。见于土部。是子来母位。实邪为患。故能多食。不多食则肌肉消瘦矣。其说更悖。

  微浮伤客热。来去作微疏。

  熊宗立云。脾部脉微而浮。是外之风邪热毒。客舍于脾也。故乍热乍止。

  如客之往来。非本经之正病。但安其脾胃。则自愈矣。

  有紧脾家痛。仍兼筋急拘。欲吐即不吐。冲冲未得疏。

  经脉别论云。食入于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紧则为寒。脾胃而见紧脉。

  是为内伤生冷。木气郁于土中。不得发越。故腹痛而筋急。欲吐不吐。即呕逆也。呕逆则气扰乱于胸中。而冲冲未得疏泄。若能得一吐。则木气条达而复伸。筋自不拘。腹痛自止矣。

  若弦肝气盛。妨食被机谋。

  此为木来克土。必致妨碍饮食。而为贼邪所谋害矣。

  大实心中痛。如邪勿带符。

  脾脉大实。则为脾有实邪。而为心中痛者。何也。按经脉篇云。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

  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又云。脾病为心下急痛。故曰。大实心中痛也。藏病则传于府。足阳明胃经是也。足阳明病。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故曰。

  如邪勿带符也。

  溢关涎退场门。风中见羁孤。

  脾属土。其性镇静。其畏风木。开肌腠也。其液为涎。脾气不足。则所胜侮之。脾土被克而起。致中州无权。风木之邪肆虐。故风痰壅塞于上。而涎液溢出于口。此为太阴中风之证。太阴。脾土也。脾土主灌溉四傍。今既中风。则如人之羁旅孤危。而一无所根据助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目录

作品相关共2章·本卷共3064
正文共7章·本卷共102461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