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之三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卷之三
作者:佚名  |  字数:18183  |  更新时间:2022-12-22 17:11:48

  奔豚气病脉证并治第八

  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

  【按】篇中只有奔豚一证,而吐脓、惊怖、火邪皆简脱,必有缺文。

  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

  【注】奔豚者,肾病也,以其病从少腹上冲咽喉,有如豚窜奔突之状,故名之也。发作则肾气上乘于心而欲死,作已则气衰复还于肾而止,故其病虽有微甚不同,然必皆从惊恐得之。盖惊伤心,恐伤肾,两脏交病也。水能胜火,肾上凌心,故治法宜泻肾而补心也。

  【集注】张从政曰:惊者,为自不知故也;恐者,为自知也。

  周扬俊曰:少阴脉循喉咙,因其所系之经,而上冲殊便也。

  发汗后,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主之。

  【注】此条与《伤寒论》同。《伤寒论》中无“发汗后”三字,而有“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十一字,当从《伤寒论》为是。盖明所以致惊之由非一端,即寒侵针处,亦能为是病也。夫太阳伤寒者,加温针必惊也,谓病伤寒之人,卒然加以温针,其心必惊,非谓温针之后必生惊病也。烧针,即温针也,烧针取汗亦汗法也。针处宜当避寒,若不知谨,外被寒袭,火郁脉中,血不流行,所以有结核肿赤之患也。夫温针取汗,其法亦为迅烈矣,既针而营不奉行作解,必其人素寒阴盛也。故虽有温针之火,但发核赤,又被寒侵,故不但不解,反召阴邪,而加针之时,心既惊虚,所以肾水阴邪,得上凌心阳而发奔豚也。奔豚者,肾水阴邪之气,从少腹上冲于心,若豚之奔也。先灸核上各一壮者,外祛其寒邪,继与桂枝加桂汤者,内伐其肾邪也。

  【集注】周扬俊曰:奔豚,北方肾邪也。烧针令汗,纵不合法,与少阴何与而作奔豚?盖太阳相表里也,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吾知前此之邪未散,而后此之邪复入,惟桂能伐肾邪也。所以用桂加入桂枝汤中,一以外解风邪,一以内泄阴气也。先灸核上者,因寒而肿,惟灸消之也。

  桂枝加桂汤方

  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豚汤主之。

  【注】奔豚气上冲咽喉,发作欲死,是奔豚之甚者也。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是奔豚之微者也。甚者以桂枝加桂汤,从肾逐阴降逆也;微者以奔豚汤,从心调血散逆也。

  奔豚汤方

  甘草芎当归(各二两)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生葛(五两)芍药(二两)生姜(四两)甘李根白皮(一升)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集解】沈明宗曰:用芎、归、白芍、甘草调养厥阴、少阳血气之正,而邪自外出;以生葛、黄芩、半夏、生姜佐李根,解半表半里之寒热,而逆可散。盖奔豚虽属肾病,然兼厥阴、少阳之邪而发者有之。仲景用此方,明非仅寒邪一端致然也。

  发汗后,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注】发汗后,心下悸者,心阳虚,本经自病也。脐下悸者,肾邪乘虚上干心病也。奔豚者,脐下气动而上冲也。欲作奔豚者,有似奔豚之状而将作未作也。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所以补火土而伐水邪也。上条发明外感寒邪,能病奔豚,此条更申明内有水气,亦能病奔豚也。

  【集注】徐彬曰:仲景论证,每合数条以尽其变。言奔豚由于惊,又言其从少腹冲至咽喉,又言其兼腹痛,而往来寒热,又言其兼核起,而无他病,又言汗后脐下悸,欲作奔豚而未成者,其浅深了然。用和解,用伐肾,用桂不用桂,酌治微妙。奔豚一证,病因证治,无复剩义,苟不会仲景立方之意,则峻药畏用,平剂寡效,岂古方不宜于今哉。

  周扬俊曰:汗本心之液,发汗而脐下病悸者,心气虚而肾气动也。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甘草(炙,二两)大枣(十五枚)

  上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作甘澜水法:取水三升置大盆内,以杓扬之数千遍,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颗相逐,取用之。

  【集解】程林曰:汗后脐下悸者,阳气虚而肾邪上逆也。脐下为肾气发源之地,茯苓泄水以伐肾邪,桂枝行阳以散逆气,甘草、大枣甘温助脾土以制肾水。煎用甘澜水者,扬之无力,全无水性,取其不助肾邪也。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第九

  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

  【注】脉太过则病,不及亦病,故脉当取太过不及而候病也。阳微,寸口脉微也,阳得阴脉为阳不及,上焦阳虚也;阴弦,尺中脉弦也,阴得阴脉为阴太过,下焦阴实也。凡阴实之邪,皆得以上乘阳虚之胸,所以病胸痹心痛。胸痹之病轻者即今之胸满,重者即今之胸痛也。

  【集注】李曰:《内经》云:胃脉平者。不可见,太过不及则病见矣。寸脉为阳,以候上焦,正应胸中部分,若阳脉不及而微,则为阳虚,主病上焦,故受病胸痹。尺脉太过而弦,则为阴盛,知在下焦,故上逆而为痛也。

  尤怡曰:上焦为阳之位,而微脉为虚之甚,故曰责其极虚。

  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注】平人,无病之人也。无寒热,无表邪也。平人无故而有短气不足以息之证,不可责其虚也,此必邪在胸中,痹而不通,阻碍呼吸,当责其实也。

  【集注】李曰:上节云责其极虚,此又云实何也?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留而不去,其病为实是也。然短气与少气有辨,少气者,气少不足于言,《内经》云:言而微,终日乃复言者,此夺气是也。短气者,气短不能相续,似喘非喘,若有气上冲,故似喘而不摇肩,似呻吟而无痛是也。

  尤怡曰:平人,素无疾之人也。无寒热,无新邪也。而乃短气不足以息,当是里气因邪而实,或痰、或食、或饮碍其升降之气而然也。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栝萎薤白白酒汤主之。

  【注】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里气滞,迟则为脏内寒,主上焦脏寒气滞也。关上小紧而疾,小为阳虚,紧疾寒痛,是主中焦气急寒痛也。胸背者,心肺之宫城也。阳气一虚,诸寒阴邪得以乘之,则胸背之气痹而不通,轻者病满,重者病痛,理之必然也,喘息、咳唾、短气证之必有也。主之以栝萎薤白白酒汤者,用辛以开胸痹,用温以行阳气也。

  【集注】赵良曰:凡寒浊之邪,滞于上焦,则阻其上下往来之气,塞其前后阴阳之位,遂令为喘息、为咳唾。为痛、为短气也。

  程林曰:胸中者,心肺之分,故作喘息咳唾也。诸阳受气于胸,而转行于背,气痹不行,则胸背为痛,而气为短也。

  栝篓薤白白酒汤方

  栝蒌实(捣,一枚)薤白(半斤)白酒(七升)

  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萎薤白半夏汤主之。

  【注】上条胸痹胸背痛,尚能卧,以痛微而气不逆也。此条心痛彻背不得卧,是痛甚而气上逆也,故仍用前方,大加半夏以降逆也。

  【集注】尤怡曰:胸痹不得卧,是胸中痛甚,肺气上而不下也;心痛彻背,是气闭塞而前后不通故也,其痹为尤甚矣。所以然者,有痰饮以为之援也。

  栝萎薤白半夏汤方

  栝萎实(捣,一枚)薤白(三两)半夏(半升)白酒(一斗)

  上四味,同煮取四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集解】魏荔彤曰:用半夏之苦,以开郁行气。痛甚则结甚,故减薤白之湿,用半夏之燥,更能使胶腻之物,随汤而荡涤也。日三服,亦从上治者,应徐取频服也。

  心痛彻背,背痛彻心,乌头赤石脂丸主之。

  【注】上条心痛彻背,尚有休止之时,故以栝萎薤白白酒加半夏汤平剂治之;此条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是连连痛而不休,则为阴寒邪甚,浸浸乎阳光欲熄,非薤白白酒之所能治也,故以乌头赤石脂九主之。方中乌、附、椒、姜,一派大辛大热,别无他顾,峻逐阴邪而已。

  【集注】李曰:心痛在内而彻背,则内而达于外矣;背痛在外而彻心,则外而入于内矣。故既有附子之温,而复用乌头之迅,佐干姜行阳。大散其寒,佐蜀椒下气,大开其郁,恐过于大散大开,故复佐赤石脂入心,以固涩而收阳气也。

  赤石脂丸方

  蜀椒(一两一法二分)乌头(炮,一分)附子(炮,半两一法一分)赤石脂(一两一法二分)干姜(一两一法一分)

  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桐子大。先食服一丸,日三服,不知稍加服。

  胸痹,缓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注】缓急者,谓胸痹痛而时缓时急也。当审其缓急而施治。若缓而不急者,以栝蒌薤白白酒汤主之。今时缓时急,故以薏苡附子散,急通痹气,以迅扫阴邪也。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两)大附子(炮,十枚)

  上二味,杵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集解】李曰:缓急者,或缓而痛暂止,或急而痛复作也。薏苡仁入肺利气,附子温中行阳,为散服,则其效更速矣。

  魏荔彤曰:薏苡下气宽胸,附子温中散邪,为邪盛甚而阳微亦甚者立法也。

  胸痹,胸中气塞、短气,茯苓杏仁甘草汤主之,橘枳姜汤亦主之。

  【注】胸痹胸中急痛,胸痹之重者也;胸中气塞,胸痹之轻者也。胸为气海,一有其隙,若阳邪干之则化火,火性气开不病痹也。若阴邪干之则化水,水性气阖,故令胸中气塞短气,不足以息,而为胸痹也。水盛气者,则息促,主以茯苓杏仁甘草汤,以利其水,水利则气顺矣。气盛水者,则痞塞,主以橘皮枳实生姜汤,以开其气,气开则痹通矣。

  【集注】沈明宗曰:邪气阻塞胸膈,肺气不得往来流利,则胸中气塞短气。方用杏仁使肺气下通,以茯苓导引湿下行,甘草和中,俾邪去则痹开而气不短矣。然胸痹乃胸中气塞,土湿寒浊阴气以挟外邪上逆所致,故橘、枳、生姜善于散邪下浊,所以亦主之。

  魏荔彤曰:此证乃邪实而正不甚虚,阳微而阴不甚盛。盖痹则气必塞,气塞则必短气,前言之矣。今开降其气,而诸证自除矣。

  茯苓杏仁甘草汤方

  茯苓(三两)杏仁(五十个)甘草(一两)

  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

  橘皮(一斤)枳实(三两)生姜(半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煎取二升,分温再服。

  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注】心中,即心下也。胸痹病,心下痞气,闷而不通者虚也。若不在心下而气结在胸,胸满连胁下,气逆撞心者实也。实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倍用枳、朴者,是以破气降逆为主也。虚者用人参汤主之,即理中汤,是以温中补气为主也。由此可知痛有补法,塞因塞用之义也。

  【集注】魏荔彤曰:胸痹自是阳微阴盛矣。心中痞气,气结在胸,正胸痹之病状也。再连胁下之气,俱逆而抢心,则痰饮水气,俱乘阴寒之邪,动而上逆,胸胃之阳气全难支拒矣。故用枳实薤白桂枝汤,行阳开郁,温中降气。犹必先后煮治,以融和其气味,俾缓缓荡除其结聚之邪也。再或虚寒已甚,无敢恣为开破者,故人参汤亦主之,以温补其阳,使正气旺而邪气自消也。

  尤怡曰:心中痞气,气痹而成痞也。胁下逆抢心,气逆不降,将为中之害也。用此二方者,一以去邪之实,即以安正;一以养阳之虚,即以逐阴。是在审其病之新久,与气之虚实而决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

  枳实(四枚)浓朴(四两)薤白(半斤)桂枝(一两)栝蒌实(捣,一枚)

  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浓朴,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

  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

  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桂枝生姜枳实汤主之。

  【注】心中痞,即上条心中痞气也。诸逆,诸气上逆也。上条之逆,不过撞心而不痛;此条之逆,则心悬而空痛,如空中悬物动摇而痛也。用桂枝生姜积实汤,通阳气破逆气,痛止痞开矣。

  【集注】程林曰:诸逆如胁下逆抢心之类,邪气独留于上,则心悬痛。

  尤怡曰:诸逆,该痰饮客气而言。心悬痛,谓如悬物动摇而痛,逆气使然也。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

  桂枝(三两)生姜(三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

  【集解】赵良曰:枳实。生姜,原以治气塞、况于痞乎?故较前条稍减轻分两,使痞者下其气以开之。悬痛属饮者,得生姜以散之,既足建功矣。乃去橘皮而用桂枝者,以所逆非一,或通阳气,或破结气,或散寒气,皆能去痹也。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并治第十

  跗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注】跗阳胃脉也,当缓而和,今见弦脉,是肝脉也。肝脉见于脾部,是木盛土虚也,法当腹满。今不腹满者,肝脉微弦,不盛而脾不虚,故脾未受病也,肝自郁则失其条达之性,必本经自病,故便难两痛也。然非肝火实病,此乃虚寒从下上也,当以温药服之。

  腹满时减,复如故,此为寒,当与温药。

  【按】此篇无治虚寒腹满之方。当与温药之下,当有“宜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主之”十四字,必是脱简,阅《伤寒论·太阴篇》自知。

  【注】此承上条,互详其证,以明其治也。腹满便难,脾实病也,今腹满而不便难,脾虚病也。且腹满有时而减,有时复如不满,乃虚寒也,当与温药主之。以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消满散寒,缓中降逆补虚,乃治虚满之法也。

  【集注】魏荔彤曰:腹满或服下药,或服补药。有时减退,未几旋腹满如故,则不可作实与热治也。仲景明此为寒,里寒从无下法,惟有温药与服,虚者以温中补气,实者亦以温中行气为义,是治气寒腹满第一善法也。

  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方

  浓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斤)人参(一两)甘草(炙,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当须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腹满时减、时满,虚满也;腹满常常而满,实满也。腹满不减,减不足言,谓腹满不减,虽减不过稍减,不足言减也。虚满当温,实满当下,故宜大承气汤下之,此治实满之法也。

  【集注】尤怡曰:减不足言,谓虽减而不足云减,所以形其满之至也,故宜大下。所谓中满者,泻之于内也。

  大承气汤方

  (见前痉病中)

  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

  【注】前条腹满,以时减、时不减别虚实;此条腹满,以痛、不痛辨有余不足也。腹满按之不痛为虚,虚者脾虚也,可温之,则当与浓朴生姜甘草半夏人参汤也。按而痛者为实,实者胃实也,可下之,当与大承气汤。胃实者舌苔必黄,若未下者,下之黄苔自去也。

  【集注】赵良曰:腹满亦有属实,实则非虚寒也明矣,岂概以温药治之乎?故有试之之法,在痛与不痛之分,虚实较然矣。盖胃实必热,热蒸必舌黄,下其实热,舌黄不自已乎?有此一辨,并虚者愈审已。

  魏荔彤曰:无形之虚气作痞塞,则按之无物,何痛之有?倘挟有形之实物为患,如宿食在胃,疝气在少腹等是也。按之有物阻碍于脏腑之侧焉,有不痛者乎?是于按之痛否,以决其虚实之法也。

  病者痿黄,躁而不渴,胸中寒实而利不止者,死。

  【按】躁而不渴,当是“燥而不渴”,文始通顺。胸中寒实,当是“胃中寒实”。若是胸中寒实,如何曰下利不止者死?皆是传写之讹。

  【注】病者面色痿黄,若口燥而渴者,热实也;今痿黄口燥不渴,寒实也。寒实者当不下利,若下利是寒虚也;今下利不止,乃寒虚胃气下脱,故死也。

  【集注】程林曰:痿黄者,脾胃病也。见燥而渴者为热,不渴者为寒。病患既痿黄,又兼下利不禁,则脾气衰绝,故死。

  李曰:下利若燥而渴者为热,阳气尚存,犹为可治。今燥而不渴,胃中寒邪盛也,若利不止,则阴盛阳衰,气下脱矣,故死。

  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

  【注】此承上条“寒实证误以寒药下之”之义也。瘦人形气虚弱,难御外邪,若绕脐痛,必有风冷伤胃,致令谷气不行也。绕脐疼痛,虽属实邪,但因风冷则为寒实,医者当温而行之,今反以寒药下之,其风冷之邪,若上虚则气上冲,中虚则痞结心下,理必然也。

  【集注】尤怡曰:瘦人脏虚气弱,风冷易入,入则谷气留滞不行,绕脐疼痛,有似里实而实为虚冷。是宜温药以助脾之行,乃反下之,谷出而风冷不与俱出,正乃益虚,邪乃无制,势必上冲,若不冲者,心下则痞。

  寸口脉弦者,即胁下拘急而痛,其人啬啬恶寒也。

  【注】此详申首条,两疼痛属寒之义也。寸口脉弦,即首条之弦也。胁下拘急而痛,即首条之两疼痛也。何以知其为寒也?然必其人有阳虚啬啬恶寒之证,始为肝寒而痛也,即有腹满,亦当温之可也。

  【集注】程林曰:弦,肝脉阴也。肝脉循胁里,寒主收引,故胁下拘急而痛。以寒胜于内,而阳气不行于外,故外亦啬啬而恶寒也。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

  【注】中寒家,谓素有中寒病之人也。前以时减辨腹满之中寒,又以恶寒辨胁痛之中寒,此以喜欠清涕出而辨心胸之中寒也。欠者,呵欠也。夫人欲睡喜欠者,阴引阳入也;睡觉喜欠者,阳引阴出也。今中寒喜欠者,是阴盛引阳也。年老之人清涕出者,是阳虚也;遇寒之人清涕出者,是寒盛也。今中寒而清涕出者,是阳气虚寒也。若发热色和者,非为中寒也,乃为外寒所搏,虽有清涕出,亦因善嚏而出也。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一云痛。)

  【注】上条以喜欠、清涕自出,辨心胸之中寒;此条以下利、欲嚏不能嚏,而辨腹中寒也。其人下利里气素虚也,欲嚏不能嚏,何以知此人腹中寒也?盖喷嚏者,雷气之义也,其人内阳外阴,阳气奋发而为嚏也。今欲嚏不能嚏,是阳欲出而复留,阴气盛也,故知腹中寒也。

  【集注】沈明宗曰:此脾经受寒现证也。寒中太阴,阴寒湿盛,阳虚不固,其人下利,但通多不足,故为里虚。盖阳和则嚏,而欲嚏不能,乃阴寒凝滞于里,所以肚中病也。

  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附子粳米汤主之。

  【注】腹中切痛寒也,腹中雷鸣气,腹中寒气,故雷鸣切痛。而胸胁逆满者,肠胃之外寒气为之也;腹痛雷鸣呕吐者,肠胃之中,寒气为之也。主之以附子粳米汤,胜寒气,和内外,此治腹中寒之法也。

  附子粳米汤方

  附子(炮,一枚)半夏(半升)甘草(一两)大枣(十枚)粳米(半升)

  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心胸中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上冲皮起,出见有头足,上下痛不可触近,大建中汤主之。

  【注】心胸中大寒痛,谓腹中上连心胸大痛也。而名大寒痛者,以有厥逆、脉伏等大寒证之意也。呕逆不能饮食者,是寒甚拒格于中也。上冲皮起,出见头足者,是寒甚聚坚于外也。上下痛不可触近,是内而脏腑,外而经络,痛之甚亦由寒之甚也,主之以大建中汤,蜀椒、干姜大散寒邪,人参、胶饴大建中虚。服后温覆,令有微汗,则寒去而痛止。此治心胸中寒之法也。

  大建中汤方

  蜀椒(去汗,二合)干姜(四两)人参(二两)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胶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温再服,如一爨顷可饮粥二升,后更服,当一日食糜温覆之。

  寒气厥逆,赤丸主之。

  【按】此条之文、之方,必有简脱,难以为后世法,不释。

  赤丸方

  茯苓(四两)半夏(洗,四两一方用桂)乌头(炮,二两)细辛(一两)

  上四味,末之,真朱为色炼丸,丸如麻子大,先食,酒饮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痛而闭者,浓朴三物汤主之。

  【注】腹满而痛下利者,用理中汤,所以温其中也;腹满而痛便闭者,用浓朴三物汤,所以开其下也。

  浓朴三物汤方

  浓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内大黄,煮取三升,温服一升,以利为度。

  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当下其寒。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可下之。

  【按】“其脉数而紧,乃弦,状如弓弦,按之不移,脉弦数者”之十九字,当是衍文,阅《伤寒论·辨脉法》自知。“当下其寒”之四字,当在“必心下坚”之下,文义始属。

  【注】脉紧大而迟者,必心下坚硬,乃寒实也,当下其寒。脉大而紧者,阳中有阴也,大者阳实,紧者阴实也,故可下之。

  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宜温药下之,以大黄附子汤。

  【按】胁下偏痛之“偏”字,当是“满”字,必是传写之讹。

  【注】腹满而痛,脾实邪也;胁下满痛,肝实邪也;发热若脉数大,胃热实邪也。今脉紧弦,脾寒实邪也,当以温药下之,故以大黄附子汤下其寒实。方中佐细辛者,以散其肝邪,此下肝脾寒实之法也。

  【集注】尤怡曰:胁中满痛而脉紧弦,阴寒成聚也,虽有发热,亦是阳气被郁所致。是以非温不能已其寒,非下不能去其结,故曰:宜以温药下之。

  大黄附子汤方

  大黄(三两)附子(炮,三枚)细辛(二两)

  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若强人煮取二升半,分温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病腹满,发热,十日脉浮而数,饮食如故,浓朴七物汤主之。

  【注】病腹满,里证也。发热,里热也。然十日脉浮而数,表热亦未已也。饮食如故,胃热能消谷也。因胃热里实,表热发热,故用浓朴七物汤,表里均解,腹满发热两除也。

  此桂枝汤、小承气汤之复方也。

  【集注】程林曰:腹满者,内有实热也。十日脉尚浮而数,浮为在表,表热邪未已,故发热。数为在里,里热能消谷,故饮食如故。与此方荡腹满而除表热。夫表里俱实,当先解表,乃可攻里,今表邪微而里邪甚,故用承气桂枝二汤,相合以和表里,如伤寒之用大柴胡,此其义也。

  浓朴七物汤方

  浓朴(半斤)甘草(三两)大黄(二两)大枣(十枚)枳实(五枚)桂枝(二两)生姜(五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温服八合,日三服。呕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黄。

  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

  按之心下满痛者,此为实也,当下之,宜大柴胡汤。

  【按】按之心下满痛之下,当有“有潮热”之三字,若无此三字,则不当与大柴胡汤,是必传写之遗。

  【注】按之心下满痛,有潮热者,此为表里俱实,当下之,宜大柴胡汤两解之。此二治皆下实满之法也。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洗,半斤)枳实(炙,四枚)大黄(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五两)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绕脐痛苦,发则白汁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

  【按】此条脉重出,下条有证无脉,“其脉沉紧者”之五字,当在下条里急之下。然脉弦而紧,是劲急之甚,当属寒疝之重者,其白汗之“白”字,当是“自”字。下条其脉沉紧是里痛之脉,当属寒疝之轻者,必是传写之讹。

  【注】疝病犯寒即发,故谓之寒疝也。其病发则绕脐少腹急痛,恶寒汗出,手足厥冷,不欲饮食,脉弦而紧,主急主痛,此寒疝应有之证脉也。主之乌头煎者,是专以破邪治标为急,虚实在所不论,故曰: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也。

  乌头煎方

  乌头(熬,去皮,不咀,大者五枚)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二升,煎令水气尽,取二升,强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更服,不可一日再服。

  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者,当归生姜羊肉汤主之。

  【按】胁痛里急之下,当有上条“其脉沉紧”四字。

  【注】寒疝腹中痛及胁痛里急,脉见沉紧,较之绕脐苦痛轻矣。且无恶寒汗出,手足厥冷,故不用乌头煎之大温大散,而用当归生姜羊肉汤,养正为本,散寒为次,此治寒疝之和剂也。服乌头煎病势退者,亦当与之。

  【集注】李曰:疝属肝病,肝藏血,其经布胁肋,腹胁并痛者,血气寒而凝涩也。当归通经活血,生姜温中散寒。里急者内虚也,用羊肉补之。《内经》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是也。

  沈明宗曰:按此连冲脉为疝,治当温补也。肝木受邪,乘脾则腹中痛;本经之气不舒,故胁亦痛;连及冲脉则里急矣,所以当归补养冲任而散风寒,羊肉温补营卫之气,脾邪散而痛自止。方后云:痛而多呕,乃肝气上逆临胃,故加橘、术补之。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

  当归(三两)生姜(五两)羊肉(一斤)

  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呕者,加橘皮二两。白术一两。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诸药不能治,抵当乌头桂枝汤主之。

  【按】“抵当”二字,衍文也。

  【注】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身体疼痛,此疝之寒重者也。灸刺、诸药不能取效,则急以乌头煎加桂枝汤五合,以解内外之盛寒也。

  【集注】徐彬曰:起于寒疝腹痛,而至逆冷,手足不仁则阳气大痹;加以身疼痛,营卫俱不和,更灸刺诸药不能治,是或攻其外,或攻其内,邪气牵制不服也。故以乌头攻寒为主,而合桂枝全汤以和营卫,所谓七分治里,三分治表也。

  乌头桂枝汤方

  乌头上一味,以蜜二斤,煎减半,去滓,以桂枝汤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复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状,得吐者为中病。

  【方解】以桂枝汤五合解之者,溶化也。令得一升,谓以乌头所煎之蜜五合,加桂枝汤五合溶化,令得一升也。不知,不效也;又不知,又不效也;其知者,已效也。如醉状,外寒方散。得吐者,内寒已伸,故为中病也。

  问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曰: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

  【按】尺中亦微而涩之“微”字,当按《伤寒论》作“大”字是。

  【注】宿食病,即今之伤食病也,谓食隔宿不化也。人病腹满而痛,何以别之为宿食也?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谓按且大、且涩,且有力也,关上尺中亦然,大涩有力为实而不利,故知有佰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下之愈,宜大承气汤。

  【注】腹满而痛,脉数而滑者,实也,此有宿食,故当下之。

  【集注】李曰:滑者,水谷之气胜也,若滑而兼数,则实热已入胃腑矣。故云:有宿食可下之。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注】初下利不欲食者是伤食,恶食不欲食也;久下利不欲食者,是伤脾不能食也。今初下利即不欲食,以有宿食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无疑矣。

  【集注】沈明宗曰:此伤食而致下利也。骤伤宿食,停滞胃中,壅遏升降之机,不转肠中,水谷不分而下奔则利,宿食在胃,故不欲食。必当攻去宿食,利得止而欲食,故宜大承气汤。

  宿食在上脘,当吐之,宜瓜蒂散。

  【注】胃有三脘,宿食在上脘者,隔间痛而吐,可吐不可下也;在中脘者,心中痛而吐,或痛不吐,可吐可下也;在下脘者,脐上痛而不吐,不可吐可下也。今食在上脘,故当以瓜蒂散吐之也。

  瓜蒂散方

  瓜蒂(熬黄,一分)赤小豆(煮,一分)

  上二味,杵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钱匕,温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为度而止。亡血及虚者,不可与之。

  脉紧如转索无常者,有宿食也。

  【注】转索元常,紧脉之状也。若浮紧,伤寒;沉紧,冷痛。冷犯胃脘,谷气不行,故曰:有宿食也。

  脉紧,头痛风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一云寸口脉紧)。

  【注】脉紧头痛,是外伤风寒病也,脉紧腹痛,是内伤宿食病也。

  【集注】李曰:按此脉与证,似伤寒而非伤寒者,以身不疼。腰脊不强故也。然脉紧亦有辨浮而紧者,为伤寒;沉而紧者,为伤食。《甲乙经》曰:人迎紧甚伤于寒,气口紧甚伤于食,则寒与食又以左右手为辨已。是以知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

  【按】身运而重,当是“头运而身重”,冒而肿胀,当是“冒风而肿胀”,始与文义相合,此必传写之讹可知。

  【注】肺主气,外合皮毛,肺中风邪,风伤气则津结不行,故口燥;风伤肺则气逆上空,故喘咳。头运而身重者,气伤而力乏也。冒风而肿胀者,皮伤风水也。

  【集注】李曰:肺主气,风邪中之则气壅而津液不行,故口燥、气逆而呼吸不利,故气喘也。

  肺中寒,吐浊涕。

  【注】肺中寒邪,胸中之阳气不治,则津液聚而不行,故吐浊涎如涕也。

  【集注】李曰:五液入肺为涕,肺合皮毛,开窍于鼻,寒邪从皮毛而入于肺,则肺窍不利而鼻塞涕唾,浊涎壅遏不通,吐出于口也。

  肺死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

  【注】肺中风寒之邪,脉若见浮之极虚,按之弱如葱叶之空,下无根者,乃肺脏之死脉也。以下五脏俱言浮者,是明外中之邪,应得之脉也。

  【集注】程林曰:真肺脉至,如以毛羽中人肤,非浮之虚乎?葱叶中空,按之弱如葱叶,下又无根,则浮毛虚弱是无胃气也。此真脏已见,故死。

  肝中风者,头目,两胁痛,行常伛,令人嗜甘。

  【注】肝主风,外合于筋,肝中风邪,风胜则动,故头目动也。两胁肝之部,肝受病故两胁痛也。风伤筋,故行常伛偻也。肝苦急欲甘缓之,故令人嗜甘也。

  【集注】徐彬曰:高巅之上,惟风可到,风性动摇,故头目动。肝脉上贯膈,今胁肋有邪故痛。肝主筋,风胜则筋急故伛。人以脾胃为主,木邪甚而土负,甘益脾,嗜甘所以自救也。

  肝中寒者,两臂不举,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转侧,食则吐而汗出也。

  【按】“两臂不举,舌本燥”二句,“而汗出”三字,文义不属,必是错简,不释。

  【注】肝性条达,气行于胸侧,肝中寒邪,故有气抑不伸,喜太息。气滞不行,痛不得转侧也。食则吐,亦寒邪上逆也。

  肝死脏,浮之弱,按之如索不来,或曲如蛇行者,死。

  【注】肝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弱,按之不弦,是失其肝之本脉也。今按之如索不来,曲如蛇行而去,夫索曲蛇行,去而不来,非皆肝脏之死脉乎?【集注】周扬俊曰:按之如索,则弦紧俱见,脉有来去,乃阴阳往复之理。今曰:不来但去,是无胃气也。否则真气将散,出入强勉,有委而不前,屈且难伸之状,故曲如蛇行也。

  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复花汤主之。

  【按】“旋复花汤主之”六字,与肝着之病不合,当是衍文。

  【注】肝着者,为肝气着而不行,致胸痞塞不快也。故其人常欲按摩其胸,以疏通其气也。其先未曾痞塞苦时,但欲饮热者,乃寒气为病也。

  【集注】李曰:肝主疏泄,着则气郁不伸,常欲人蹈其胸上,以舒其气,又以寒气固结于中,欲饮热以胜其寒也。

  心中风者,翕翕发热,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

  【按】翕翕发热,中风之本证也。不能起,心中饥,食即呕吐,文义不属,必是错简,不释。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譬如蛊注,其脉浮者,自吐乃愈。

  【注】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状,谓辛辣刺心之状也。剧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谓心背相应而痛也,譬如蛊注,谓似虫之往来不已而痛也。此皆心中寒邪之证。若其脉浮,是心得本脉,为寒邪上越之候,故自吐则邪去乃愈也。

  【集注】徐彬曰:寒则为阴邪,外束之则火内郁,故如啖蒜状,其似辣而非痛也。剧则邪盛,故外攻背痛,内攻心痛。彻者相应也。譬如蛊注状,其绵绵不息。若脉浮,是邪未结,故自吐而愈。

  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弦,此为心脏伤所致也。

  【按】其脉弦之“弦”字,当是“沉”字。沉为肾脉,文义相属。必是传写之讹。

  【注】心伤者,谓心伤病之人也。因其人劳倦则扰其心,心之阳盛于上,故头面赤也。上盛则下虚,故下重而无力也。心中痛,自烦发热,当脐跳。其脉沉,肾乘心伤之所致也。

  【集注】尤怡曰:心伤者,其人劳倦,即头面赤而下重。盖心虚者,其阳易浮,上盛者,其下必虚也。心中痛而自烦发热者,心虚失养而热动于中也。当脐跳者,心虚于上,而肾动于下也。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气少也。血气少者,属于心。心气虚者,其人则畏,合目欲眠,梦远行而精神离散,魂魄妄行。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

  【按】阴气衰者为癫之“癫”字,当是“狂”字;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内经》曰: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必是传写之讹。

  【注】邪哭,谓心伤之人无故而哭也。邪哭则使人魂魄不安,心之血气少也。血气少而心虚,则令人畏,合目欲眠则梦远行,此是精神离散,魂魄妄行也。心之血阴也,阴过衰则阳盛,阳盛则为病狂也;心之气阳也,阳过衰则阴盛,阴盛则病癫也。

  心死脏,浮之实如丸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注】心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极实,如丸豆之状,按之益劲躁疾乱动者,乃心脏之死脉也。

  【集注】李曰:《难经》云心脉浮大而散,若浮之实如麻豆,按之益躁疾,则真脏脉见,胃气全无,故死。《内经》云:真心脉至坚而搏,如寻薏苡子,累累然即如麻豆。意可与此同参。

  脾中风者,翕翕发热,形如醉人,腹中烦重,皮目而短气。

  【按】脾缺中寒之文,必是简脱。

  【注】脾中风邪,翕翕发热,中风之本证也。形如醉人,亦风热攘乱于中,应有之证也。腹中不快而烦,身体懈惰而重,皮目,动而气短,皆脾经证也。

  【集注】李曰:风属阳邪而气疏泄,形如醉人,言其面赤而四肢软也。风气内扰,故腹中烦重,皮目,上下眼胞也。

  脾死脏,浮之大坚,按之如覆杯,洁洁状如摇者,死。

  【注】脾中风寒之邪,若脉见浮之大坚,失其和缓,按之状如覆杯,高章明洁,有力如摇,乃脾脏之死脉也。

  【集注】李曰:脉弱以滑,是有胃气,浮之大坚,则胃气绝,真脏脉见矣。覆杯则内空,洁洁者,空而无有之象也。状如摇者,脉躁疾不宁,气将散也,故死。

  跗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坚,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按】此条当在《腹满篇》中便难之下,必是错简在此。

  【注】跗阳胃脉也,若脉涩而不浮,脾阴虚也,则胃气亦不强,不堪下矣,今脉浮而涩,胃阳实也,则为胃气强,脾阴亦虚也。脾阴虚不能为胃上输精气,水独下行,故小便数也;胃气强,约束其脾,不化津液,故大便难也。以麻仁丸主之,养液润燥,清热通幽。不敢恣行承气者,盖因脉涩终是虚邪也。

  【集注】徐彬曰:脾约病用丸不作汤者,取其缓以开结,不敢骤伤元气也。要知人至脾约,皆因元气不充,津液不到所致耳!李曰:跗阳胃脉也。胃为水谷之海,浮为阳脉,故胃气强而能食;小便数则津液亡,故脉涩。盖脾主为胃行津液,此以胃强脾弱,约束津液,不能四布,但输膀胱,致小便数而大便坚也。麻子仁丸通幽润燥。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一斤)大黄(一斤)浓朴(一尺)杏仁(一升)

  上六味,末之;炼蜜为丸,梧子大,饮服十丸,日三,以知为度。

  肾着之病,其人身体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状,反不渴,小便自利,饮食如故,病属下焦。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带五千钱,甘姜苓术汤主之。

  【按】肾缺中风、中寒二条,必是简脱。

  【注】肾着者,谓肾为寒湿所伤,着而不行之为病也。肾受寒湿,故体重腰冷,如坐水中。虽形如水肿之状,反不渴而小便自利,非水也,乃湿也。饮食如故,以病属下焦肾,而不属中焦脾故也。询其所以得之之由,身劳汗出,衣里冷湿,久久伤之也,是以腰下冷痛寒胜也。腹重,湿胜也。如带五千钱,形容重着之甚也。以甘姜苓术汤补上以制水,散寒以渗湿也。

  【集注】尤怡曰:其病不在肾之中脏,而在肾之外府,故其治不在温肾以散寒,而在燠土以胜水也。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

  甘草(二两)白术(二两)干姜(四两)茯苓(四两)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腰中即温。

  肾死脏,浮之坚,按之乱如转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注】肾中风寒之邪,若见浮之极坚,按之乱动有如转丸,及下入尺中,通然乱动,皆肾死真脏之脉也。

  【集注】程林曰:肾脏死,浮之坚,与《内经》辟辟如弹石曰肾死同意,皆坚之象也。

  按之则乱如转九,下入尺中者,此阴阳离决之状也,故死。以上真脏与《内经》互有异同。总之脉无胃气,现于三部中,脉象形容不一也。

  问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谓也?师曰:上焦受中焦气,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下焦竭,即遗尿失便,其气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须治,久则愈。

  【注】三焦竭部者,谓三焦因虚竭而不各归其部,不相为用也。上焦受气于中焦,下焦生气于中焦,互相为用则为和也。若中焦虚竭,不能消化水谷,谷气不受,则上焦不相为用而失和也,失和则谷气郁而不宣,故善噫也。下焦虚竭,不能供升生之气于中焦,则失和也。失和则肾气独沉,自不能禁,故前遗尿而后失便也。不须治,久则愈,在善噫可也。若遗尿失便,未有不治能愈者,恐是错简。

  【集注】程林曰:竭,虚也。本经云:三焦不归其部,上焦不归者,噫而酢吞;中焦不归者,不能消谷引食;下焦不归者,则遗溲。上焦胃上口也,中焦脾也,脾善噫,脾不和,则食息迫逆于胃口而为噫也。经云:膀胱不约为遗尿,因气不和则溲便不约。故遗失而不能自禁制也。

  师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热在中焦者,则为坚;热在下焦者,则尿血,亦令淋秘不通。大肠有寒者,多溏;有热者,便肠垢。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注】热在上焦者,篇中所谓肺痿吐涎沫也;热在中焦者,篇中所谓腹满坚痛也;热在下焦者,篇中所谓小便淋沥也。其外大肠有寒者,多清彻溏,即下利溏泻也。有热者,便稠粘肠垢,即下利脓血也。小肠有寒者,下重便血,即结阴便血也。有热者,热流于大肠,蓄于肛门必病痔也。

  【集注】徐彬曰:小肠为受盛之官,与心为表里。丙,小肠也。挟火以济阴,而阴不滞,挟气以化血,而血归经,有寒则气不上通而下重,血无主气而妄行矣。直肠者,大肠之头也,门为肛,小肠有热,则大肠传导其热,而气结于肛门故痔。痔者,滞其丙小肠之热于此也。

  问曰:病有积、有聚、有气,何谓也?师曰:积者,脏病也,终不移。聚者,腑病也,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为可治。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复发为气。诸积大法:脉来细而附骨者,乃积也。寸口,积在胸中;微出寸口,积在喉中。关上,积在脐傍;上关上,积在心下;微下关,积在少腹。尺中,积在气冲;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积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作解,见首篇。)

  【注】病有积、有聚、有气,当别之也。积者脏病,无时不有,不移其处也。聚者腑病,发作有时,展转痛移也。为可治,谓腑病易治也。气者,饮积胁下痛也,按之则止,不按复痛,以水气得按暂散,故痛暂止止也,此即其证而言之。然诸积大法,尤当以诊候之也,脉来沉伏附骨而细者,乃诸积之诊也。若见两寸,积在胸中也;微出近鱼际,积在喉中也。两关,积在脐傍也;上关近寸,积在心下也;微下近尺,积在少腹也。

  尺中,积在气冲也;脉出左,积在左;脉出右,积在右;脉两出,谓左右俱见,积在中央也。各以其部之处,而诊积之所在也。

  【集注】徐彬曰:积者迹也,病气之属阴者也。脏属阴,两阴相得,故不移。不移者,有专痛之处,而无迁改也。聚则如市井之物,偶聚而已,病气之属阳者也。腑属阳,两阳相比,则非如阴之凝,故寒气感则发,否则已。所谓有时也,既无定着,则痛无常处,故展转痛移,其根不深,故比积为可治也。

  李曰:积为脏病,深入在里,故脉细而附骨也。寸、关、尺,上下、左右,别积病之所在,皆指细而附骨之部分,即《内经》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

  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

  【注】寸口通指三部也。脉动而弱,主惊悸病也。动即为惊,以惊为外触而动也;弱即为悸,以悸为内生而怯也。

  【集注】徐彬曰:惊为外邪袭心,故其寸口脉动。动者,脉来乱动也。悸乃神不自主,故其寸口脉弱。弱者,脉沉无力也。邪之所袭,因心之虚,故惊悸并见。

  李曰:此寸口脉兼三部而言。盖惊自外至者也,惊则气乱,故脉动而不宁;悸自内惕者也,悸因中虚,故脉弱而无力。

  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

  【注】浮脉主阳主表,若目睛清洁,主阳表病也;目睛晕黄,主血脉病也。盖以诸脉络于目,而血热则赤,血瘀则黄。今目睛黄晕,知其衄未止也;若黄晕去,目睛慧了,知其衄已止,故曰:衄今止也。

  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

  【注】衄血,阳络伤也。下血,阴络伤也。

  太阳主外,春夏主外,故从春至夏衄血,属太阳也。阳明主内,秋冬主内,故从秋至冬衄血,属阳明也。

  【集注】李曰:衄血出于鼻。手太阳经上抵鼻,目下为;足太阳经,从巅入络脑,鼻与脑通;手阳明经挟鼻孔;足阳明经起鼻交额中。四经皆循鼻分,故皆能致衄。太阳行身之表,经云:太阳为开。是春生夏长,阳气在外有开之义,故春夏衄者太阳。阳明行身之里,经云:阳明为阖。是秋敛冬藏,阳气在内,有藏之义,故秋冬衄者阳明。

  尤怡曰:少阳之脉不入鼻额,故不主衄。

  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不得眠。

  【注】衄,该吐血而言也,衄血吐血之家,阴已亡矣,若发其汗,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紧且急也。目直视,目瞪不转睛也。不能,目睫不合也。

  亦为热灼其脉,引缩使然也。不得眠,阳气不能行于阴也。凡此之病,皆阳盛阴微之危证,故衄家慎不可汗也。

  【集注】赵良曰:足太阳经主表,上巅入额,贯目睛,衄则在上络脉之血己脱,若更发汗,是重竭津液,津液竭则脉枯,故额上陷中脉紧而急,牵引其目,视不能合也。无血阴虚,故不得眠。

  病患面无血色,无寒热,脉沉弦者,衄;脉浮弱,手按之绝者,下血;烦咳者,必吐血。

  【按】脉沉,当是“脉浮”;脉浮,当是“脉沉”,文义始属。必传写之讹。

  【注】赤色,血色也,面无血色,谓面白之人,纯白而天赤;面黄之人,纯黄而不红也。人有恐怖则面色脱白,其状惊骇;人有愧心,乍白乍红,其状惶怯。今无故而面天血色,则可知非惊愧致气乱血散也;且无寒热病,又可知非虚损不生血少血也。既非血散,又非血少,当询之病患,必有失血之故。诊之于脉,必有吐衄、下血之因。衄吐属阳,故脉见浮弦,按之必芤,营血空也;下血属阴,脉见沉弱,按之欲绝,营气微也。且脉色如斯,而证兼烦咳,是病在心肺,故必吐血也。

  夫吐血,咳逆,上气,其脉数,而有热,不得卧者,死。

  【注】吐血咳逆,肺大伤也;上气,肺无降也;脉数有热,火烁肺金也;不得卧者,阳不入阴,故曰死也。

  【集注】赵良曰:脉数有热,阳独胜也;不能卧,阴已绝也。阴既绝,阳岂独生耶?故死。若得卧者,阴未绝,未可言死。

  程林曰:吐血、咳逆。上气,则肺脏伤矣。脉数则虚热不去,火来刑金矣。阴血消亡,故不得卧,死可必矣。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极饮过度所致也。

  【注】酒性大热,溃脉伤经,极饮过度,必致咳嗽吐血也。

  【集注】徐彬曰:此言吐血,不必由于气不摄血,亦不必由于阴火炽盛。其有酒客而致咳,则肺伤已极,又为咳所击动,必致吐血,故曰:极饮过度所致。则治之者,当以清酒热为主也。

  亡血不可发其表,汗出则寒栗而振。

  【注】凡失血之后,血气未复为亡血也,皆不可发汗。失血之初,固属阳热,亡血之后,热随血去,热虽消而气逐血虚,阳亦微矣。若发其汗,则阳气衰微,力不能支,故身寒噤栗而振振耸动也。发阴虚之汗,汗出则亡阴,即发吐衄之汗也,故见不得,不得眠,亡阴之病也。发阳虚之汗,汗出则亡阳,即发亡血之汗也,故见寒栗而振,亡阳之病也。

  【集注】李曰:夺血者无汗,以汗与血俱属心液,血亡液竭,无复余液作汗也。今又发表,则阴虚且更亡阳,表间卫气虚极,故寒栗而振。

  吐血不止者,柏叶汤主之。

  【注】吐血之病,热伤阳络,当清其热;劳伤阳络,当理其损。今以柏叶汤温散之品,而治吐血不止者,则必是热伏阴分,用此宣发,使热行阳分,血不为热所迫,则自止矣。

  柏叶汤方

  柏叶干姜(各三两)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温再服。

  【集解】程林曰:《神农经》云:柏叶主吐血,干姜止唾血,艾叶止吐血。马通者,白马尿也。凡尿必达洞肠乃出,故曰通,亦微温止吐血。四味皆辛温行阳之品,使血归经,遵行隧道,而血自止,故吐血不止,以柏叶汤主之也。

  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

  【按】心气“不足”二字,当是“有余”二字,若是不足,如何用此方治之,必是传写之讹。

  【注】心气有余,热盛也,热盛而伤阳络,迫血妄行,为吐、为衄。故以大黄、黄连、黄芩大苦大寒直泻三焦之热,热去而吐衄自止矣。

  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病患胸满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无寒热,脉微大来迟,腹不满,其人言我满,为有瘀血。

  【注】表实无汗,胸满而喘者,风寒之胸满也;里实便涩,胸满烦热者,热壅之胸满也;面目浮肿,胸满喘不得卧者,停饮之胸满也;呼吸不快,胸满太息而稍宽者,气滞之胸满也。今病患无寒热他病,惟胸满、唇痿、舌青、口燥,漱水不欲咽,乃瘀血之胸满也。唇、舌,血华之处也,血病不荣,故痿瘁色变也。热在血分,故口燥漱水不欲咽也。脉微大来迟,阴凝之诊,则当腹满,今腹不满,询之其人,言我满在胸在腹也,与上如是之证推之,为有瘀血也。

  病者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伏,是瘀血也。当下之。

  【注】此承上文互详证脉,以明其治也。如热状,即所谓心烦胸满,口干燥渴之热证也。其人当得数大之阳脉,今反见沉伏之阴脉,是为热伏于阴,乃瘀血也。血瘀者当下之,宜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类也。

  【集注】李曰:血瘀内无实热,故外证但如热状,而其脉不数疾,反元热也。烦满者,血瘀经气不舒;燥渴者,血瘀津液不布。血属阴,瘀则脉伏于内,故为阴伏。当下之,以去瘀生新也。

  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黄土汤主之。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注】先便后血,此远血也,谓血在胃也,即古之所谓结阴,今之所谓便血也。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谓血在肠也,即古之所谓肠为痔下血,今之所谓脏毒、肠风下血也。一用黄土汤以治结阴之血,从温也;一用赤小豆当归散以治脏毒之血,从清也。

  【集注】赵良曰:肠胃阳明经也,以下血言,胃居大肠之上,若聚于胃,必先便后血,去肛门远,故曰远血,若聚大肠,去肛门近,故曰近血。故治远血黄土汤主之,治近血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黄土汤方

  甘草干地黄白术附子(炮)阿胶黄芩(各三两)灶中黄土(半斤)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

  赤小豆当归散方

  (见狐惑)

  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减,大则为芤;减则为寒,芤则为虚。寒虚相击,此名曰革。妇人则半产漏下,男子则亡血。

  【注】详见《伤寒·辨脉篇》内,不复释。

  火邪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按】此方是治火逆惊狂者,与首条之脉动惊病不合,必是错简。

  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桂枝(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三两)牡蛎(熬,五两)龙骨(四两)大枣(十二枚)蜀漆(洗去腥,三两)

  上为末,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一升,内诸药,煮三升,温服一升。

  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

  【按】此方是治寒水心卞悸者,与首条之脉弱悸病不合,必是错简。

  半夏麻黄丸方

  半夏麻黄(等分)

  上二味,末之,炼蜜和丸,小豆大,饮服三丸,日三服。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目录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