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问于张昶曰:人有见食干哕,因何遂名恶心之证?
对曰:恶者,畏恶之恶,当作去声字读。恶心之说,想见饮食即有畏恶之心。俗呼善恶之恶,唤作恶心,虽是沿袭既久,今不改正。只作恶心字,定是不逞之徒,侮断乡曲,方叫使恶心之人,岂是指病而言。
或曰:既名恶心,形状若何?
对曰:无物无声,心下欲吐不吐,欲呕不呕,中心兀兀然,如人晕车船,头旋口吐是也。
或曰:因何致此也?
对曰:胃气虚弱,不能容食,见食即畏恶,亦有寒痰湿火停留胃脘,令人恶心,而畏饮食也。诊之脉迟,是胃寒恶心。诊之脉浮大滑数,是胃热恶心。
或曰:治当何如?
对曰:胃中有寒而作恶心者,呕清水,不渴,明知食寒物,受寒气,大半夏汤、小半夏茯苓汤,或理中汤加半夏、生姜治之。胃中有热而作恶心者,呕酸,内热,烦渴,二陈汤加姜炒黄连、栀仁治之。胃气不足,内热恶心,六君子汤加香、砂、姜炒黄连治之。此恶心之大略也,医家仔细审察,胃之虚实,脉之迟数,证之寒热,无有差错,可收万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