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节脏象论七十四
素问悬解
六节脏象论七十四
作者:清·黄元御  |  字数:5426  |  更新时间:2022-09-03 10:42:46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问义详下文。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一岁六六三百六十日,是为六六之节。其法原于黄钟之管,黄钟之管九寸,一寸九分,九九八十一分,三分损益,上下相生,律度衡量,莫不由之,是为九九制会。以九九之数,推六六之节,所以正周天之度,测四季之数也。

  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日月运行,不离宿度,故以天度制日月之行。阴阳化生,不离气数,故以气数纪化生之用。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

  天圆在外,动而不息,是为阳,地方居中,静而不迁,是为阴。阳气外光则为日,阴精内明则为月。日月旋运,循环不息,其行则有分纪,其周则有道理。

  盖地居天中,天象浑圆,围包地外,半在地上,半在地下。周回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子午为经,卯酉为纬,朝则东升,暮则西降。日一小周,岁一大周,遍历十二辰次,终而复始。

  天象杳茫,无迹可寻,而斗纲所指,每月一辰,是即天气之所在也。正月指寅,北极七星,其一曰魁,其五曰衡,其七曰杓,三星谓之斗纲。正月建寅,黄昏杓指寅,夜半衡指寅,平旦魁指寅。余月皆如此。二月指卯,三月指辰,四月指巳,五月指午,六月指未,七月指申,八月指酉,九月指戌,十月指亥,十一月指子,十二月指丑。天气在卯则为春,在午则为夏,在酉则为秋,在子则为冬,四时八节,于此分焉。

  日月随天升降,亦是同行。但天行速,日一周天而过日一度,日行迟,日一周天而少天一度,则天日益进,日日益退。自冬至子半,积三百六十五日四分日之一,二十五刻。日退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而与天会于子位。月行尤迟,日一周而少天十三度有奇,少日十二度有奇,则日日益进,月日益退。自上月所会辰次,积二十九日有奇,月退一周天,而与日会于下月辰次。故仲冬斗建在子,日月会于星纪,斗宿丑宫。季冬斗建在丑,日月会于玄枵,女宿子宫。孟春斗建在寅,日月会于娵訾,室宿亥宫。仲春斗建在卯,日月会于降娄,奎宿戌宫。季春斗建在辰,日月会于大梁,胃宿酉宫。孟夏斗建在巳,日月会于实沉,毕宿申宫。仲夏斗建在午,日月会于鹑首,井宿未宫。季夏斗建在未,日月会于鹑火,柳宿午宫。孟秋斗建在申,日月会于鹑尾,翼宿巳宫。仲秋斗建在酉,日月会于寿星,角宿辰宫。季秋斗建在戌,日月会于大火,房宿卯宫。孟冬斗建在亥,日月会于析木,尾宿寅宫。仲冬斗建又临子位,复交冬至,是一年周天之度也。冬至以后,天气自北而东会,夏至以后,天气自南而西行。日月自南而东会,是以星家以天为顺行,日月为逆行,不知乃进退迟速之不同,非有逆顺之殊也。

  周天二十八宿,宿三十六分,共计一千零八分。房至毕,十四宿,为阳,昴至心,十四宿,为阴,阳主昼,阴主夜。一日十二时,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春秋二分,日昼行地上五十刻,计五百零四分,夜行地下五十刻,计五百零四分。自春分以后,昼渐长,夜渐短。至夏至午半,昼五十九刻,计五百九十四分有奇,夜四十一刻,计四百一十三分有奇。自秋分以后,昼渐短,夜渐长。至冬至子半,昼四十一刻,计四百一十三分有奇,夜五十九刻,计五百九十四分有奇。是行有分纪也。

  天周一百八万里,人一息天行八十里,昼夜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日行一千零八分,天周一百八万里,日行不及天,岁退一周,月行不及日,月退一周。是周有道理也。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行不及天,日退一度,积三百六十五日二十五刻,乃退一周而与天会。一岁三百六十日,天气常盈五日二十五刻之度。月行又不及日,一日较天退十三度有奇,较日退十二度有奇,积二十九日五十三刻零。乃退一周而与日会。一岁三百六十日,月行又缩五日六十三刻之度,则一岁止得三百五十四日三十七刻。一岁十二月,一月三十日,分之不足,是六大六小。天气所盈,一年十日零八十八刻,是以三年一闰。以三岁计之,合得三十二日六十四刻,一闰而不尽。以五岁计之,合得五十四日四十刻,再闰而未足。积十九年,合得二百六日又七十二刻,二十九日五十三刻为一月,共计七月,七闰时刻不差,是谓一章也。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自上古甲子推至本年冬至子半,一岁节气,皆自此始,立端于此,以次推之,是历法之原也。

  《周礼》:大司空之职,立土圭,正日景,以求地中。日南则景短多暑,日北则景长多寒,日东则景夕多风,日西则景朝多阴。周公营洛,置五表,颖川阳城置中表,中表东西南北各千里置四表,即其法也。

  盖子午卯酉,为天地四方。南北二极,正当子午之线,是谓天枢。北极出天三十六度,南极入地三十六度,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半有奇。赤道居其中,去两极各九十一度有奇,冬至日行赤道之南二十四度,去北极一百一十五度有奇,其景最长,其时昼行地上一百四十六度余,夜行地下二百一十九度余,故夜长而昼短。夏至日行赤道之北二十四度,去北极六十七度余有奇,其景最短,其时昼行地上二百一十九度余,夜行地下一百四十六度余,故夜短而昼长。春秋二分,日行于赤道之中,度在两极远近之介,景居二至长短之交,故昼夜平。

  土圭测景之法,表长八尺,圭长一尺五寸,立表于四方之中。冬至之日,表景长一丈三尺,夏至之日,表景长一尺五寸。夏至为一年之中,嵩山为四方之中,立表于此。以土圭量其日景,正长一尺五寸,与度相合,所以准四时之节序,正八方之气候也。自此以南,则景短而多暑,南方去日近,故景短而偏热。自此以北,则景长而多寒,北方去日远,故景长而偏寒。自此以东,则景夕而多风,东方日在其西,故虽午中而景如日夕之东倾。自此以西,则景朝而多阴,西方日在其东,故虽午中而景如日朝之西斜。皆非中也。惟表正于中,则节序均而气候得矣。一岁之内,天气盈余,推之于终,以置闰月,即上文气余盈闰之法也。始、中、终皆得其法,则历数明而天度毕矣。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天有十日,谓天干也,天干纪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凡十日。干支相错,凡六十日,天干六竟,正六十日,而六甲之数周。六甲六复,正六六三百六十日,而一岁之数终,是一岁之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在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

  自古人物之生,悉通于天,以其生之本,本于阴阳。阴阳者,天气也,其在地则有九州,在人则有九窍,皆本此阴阳,则皆通乎天气。阴阳以升降而化五行,以太少而化三气,太阳阳明少阳为三阳,太阴少阴厥阴为三阴。是其生以五,其气为三。以此三气而成天,三气而成地,三气而成人,天地人虽殊,不过此三阴三阳而已。

  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三三为九,地以此分而为九野,即九州也。人以此分为九脏。故人有形脏四,脑髓骨脉胆,义详五脏别论。神脏五,肝心脾肺肾,肝藏魂,心藏神,脾藏意,肺藏魄,肾藏精,是谓五神。合为九脏以应之,是天地人气数相合之妙也。上文帝问气数何以合之?此答其义。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

  上帝,天帝。先师,僦贷季。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

  一年节序,五日而侯变,故五日谓之候。三候而气改,故三候谓之气。六气而时更,故六气谓之时,四时而岁成,故四时谓之岁。五行相代,各从其主治之时以为气令,寒暑温凉所以殊也。春夏秋冬,五气主治,义详脏气法时论中。

  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

  春为木,夏为火,长夏为土,秋为金,冬为水,五运迭相承袭,而皆治其主令之时,终其期岁之日,周而复始。四时既立,则二十四气流布于中,如环无端,而七十二候亦旋运于内,同此法度也。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年岁有阴阳,气运有盛衰,此虚实所由起也。医家推步一年气候,欲知天人虚实之原耳,不知此则不足为工矣。

  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五运相袭,天气之常,苍天之气,不得无常。若其不袭,木已去而火未来,金既退而水不进,是谓非常,非常则为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变至则人物感之而为病,是其所胜之邪则病微,其所不胜之邪则病甚,若因而重感于邪,正气再伤,不止甚也,则人死矣。故感非其时,是为所胜,则病微,如春受土邪,夏受金邪,秋受木邪,冬受火邪。感当其时,其所不胜,则病甚矣。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四时旧误作五行时,今依金匮真言论改正。之胜,各以其气命其脏。

  春木胜长夏土,土胜冬水,水胜夏火,火胜秋金,金胜春木,是谓得四时之胜者,各以五行之气命其五脏。如春得风邪则伤在脾,夏得火邪则伤在肺,长夏得湿邪则伤在肾,秋得燥邪则伤在肝,冬得寒邪则伤在心。得一时之胜气,其所被克之脏必当受病,知其何气为邪,则知何脏受病矣。

  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为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

  一年气候,始于立春,欲知何气之胜,先于立春候之。未应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木反侮金,乘其所胜,木邪贼土,命曰木气过盛而为淫也。已应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土邪无畏,所生受病,火败莫炎,所不胜薄之,金邪肆虐,命曰他气乘虚而相迫也。得一气则余气可知矣。

  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求其至者,必于此气应至之时。谨候其时,则气可与之相期,失其时而反其候,则五邪相感,五治不分,邪僻内生,传变诸病,工亦不能禁之也。

  帝曰:其有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太过,何也?岐伯曰:至而至者和,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

  应至而至,是为来气平和。应至而不至,是为来气不及。未应至而至,是为来气有余。

  帝曰:至而不至,未至而至,如何?岐伯曰: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生则病。帝曰:善。请言其应。岐伯曰:物生其应也,气脉其应也。以上二段,旧误在六微旨大论中,今移正也。

  来气愆时,人体必应之,应之则为顺,不应则为逆,逆则变生而病作矣。天地人物,同气相应,欲知其应,观之万物之发生,人身之气脉则知之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五运循环,气化更改,何忽有此太过不及?缘五气更立,各有所胜,胜者为盛,不胜者为虚,盛虚之变,此其常理。盛则太过,虚则不及,无足为怪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

  太过不及之法,详见气交变、五常政论中,故曰在经有也。平气无过,即至而至者,和也。

  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罢,音疲。

  肝藏魂而主筋,罢极则伤筋力,故肝为罢极之本,魂之居也。爪者筋之余,故其华在爪,其充在筋。肝为乙木,木旺于春,春时三阴方降,三阳方升,故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心藏神而主脉,其德生长,故心为生之本,神之处也。面者宗脉所聚,故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为丁火,火旺于夏,夏时六阴全降,六阳全升,故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阴中之少阴,通于秋气。

  肺藏魄而统气,故肺为气之本,魄之处也。肺主皮而荣毛,故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为辛金,金旺于秋,秋时三阳方降,三阴方升,故为阴中之少阴,通于秋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肾藏精而主藏,故肾者主蛰,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肾主骨而荣发,故其华在发,其充在骨。肾为癸水,水旺于冬,冬时六阳全降,六阴全升,故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脾藏营而主消磨水谷,故脾为仓廪之本,营之居也。胃者脾之腑,主盛受水谷,水谷消化,谷滓由大肠小肠而下,水滓由三焦膀胱而下,是皆名曰器,能消化水谷糟粕,运转五味,入于上口而出于下窍者也。脾主肌肉,开窍于口,口唇者,肌肉之本,故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脾为己土,土无专位,故不主时,其寄宫在长夏而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此与胃肠三焦膀胱诸腑,同为至阴之类,通于土气,一岁土旺之时则应之也。精神魂魄意,是为五神,上文所谓神藏五者,即此。此言营不言意者,《灵枢·本神》脾藏营,营舍意,营者意之所在也。上文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各以其气命其脏,是人之五脏本应四时,故帝问五脏应四时之象,岐伯以五脏之通于四时者答之。胆主决断,诸脏腑所取决,言十一脏者,连胆言也。

按“键盘左键←”返回上一章   按“键盘右键→”进入下一章   按“空格键”向下滚动

目录

作品相关共4章·本卷共3513
卷一 养生共5章·本卷共17579
卷二 脏象共5章·本卷共6947
卷二 脉法共4章·本卷共13556
卷三 脉法共6章·本卷共17666
卷四 经络共7章·本卷共11100
卷四 孔穴共4章·本卷共10762
卷五 病论共8章·本卷共21666
卷六 病论共8章·本卷共18502
卷六 治论共3章·本卷共2550
卷七 刺法共11章·本卷共18774
卷八 刺法共5章·本卷共19300
卷九 雷公问共7章·本卷共13870
卷十 运气共4章·本卷共20195
卷十一 运气共2章·本卷共21205
卷十二 运气共1章·本卷共18989
卷十三 运气共1章·本卷共22395

设置

阅读背景
字体大小
A-
14
A+
页面宽度